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中小藥企陷融資怪圈:新藥開發與風投關注糾結

中小藥企陷融資怪圈:新藥開發與風投關注糾結

來源:爵士範    閲讀: 8.2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零星長出的人蔘、天麻與雜草爭奪着養分,這是在通化市一家位於半山腰的中藥材種植基地的現狀。“這裏很久都沒有使用了,反正土地承包租金低廉,先擱在那裏。”藥廠的負責人説。在通化市制藥企業大大小小的中藥材種植基地中,多數因為後期資金缺乏而處於荒廢狀態。“企業連生產銷售的資金都很緊張,怎麼可能再投錢去慢慢種藥材,還不如直接從外地買,價格更低。”這位負責人説。

中小藥企陷融資怪圈:新藥開發與風投關注糾結

通化藥城曾是東北三省的驕傲。2008年2月,通化市被批准為“生物產業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同年4月又被國家命名為全國首家“中國醫藥城”。2009年,通化市醫藥工業實現總產值215.5億元,佔吉林省醫藥工業總產值的40%以上。

“這兩年通化製藥行業已經在走下坡路,生存比較好的藥企不超過10家。”當地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藥廠老闆説,企業缺少資金,但卻貸不來錢,也融不來資,除了幾家上市公司,修正、萬通等發展較好的企業經過資本原始積累,還能夠經受住市場的大風大浪,他們是不願融資,其他中小企業急缺資金,但融資無門,只能靠着自有資金緩慢向前滾動。而其餘的小藥廠基本都陷入了困境,特別是金融危機的衝擊,資金無法回籠再生產,只有等待併購這一條出路。

“通化市是吉林省醫藥產業的重要基地,特別是國家級的現代中藥產業基地。在生物醫藥產業方面,通化市也培育建設了國家生物產業高技術產業基地、國家火炬計劃生物醫藥產業基地。”中投顧問醫藥行業研究員郭凡禮認為,通化地區醫藥產業的這些優勢因缺乏資本槓桿而得不到充分發揮。#p#副標題#e#

三種投資人

位於吉林省東南部的通化市,2/3面積是山地,長白山地區藴藏着大量種類豐富的藥用動植物資源,其中人蔘產量佔全國的40%,被稱作是“中國三大天然藥庫”之一。跟其他資源城市一樣,醫藥產業自然也成為通化市的支柱產業之一。

20世紀90年代中期,國內醫藥市場開始升温,守着“聚寶盆”的通化人掀起了辦藥廠的熱潮。而此前計劃經濟體制下成立的多數國營藥廠負債累累難以為繼,讓一批有眼光、有膽識的人抓住了這個歷史機遇。有了天時、地利,辦藥廠投資小,見效快,很快崛起了一批製藥企業。

“在通化做藥廠的人可以分為三類人。”33歲的魏峯從父親手中接過了振霖藥業,他在大學畢業後一直在藥廠工作,是家族企業的二代管理者。在他的三類人劃分中,一類是一直從事醫藥行業,經驗比較足,經歷了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風風雨雨的人,他很敬重他們,比如東寶藥業的李一奎;另一類是“實戰+機遇型”的人,比如修正藥業的修淶貴,萬通藥業的潘首德,他們都是半路出家從收購虧損企業做起,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才取得今天的成功。而第三類人在他眼中是註定要失敗的,因為他們經驗實戰全都沒有,從房地產、酒店等其他行業轉型,或者是看到辦藥廠賺錢就熱血沸騰地投資的暴發户。

東寶實業集團總裁李一奎原為一家國營藥廠技術員,靠兩萬元借貸資金辦起了通化白山製藥五廠。1992年12月,李一奎組建了通化東寶實業集團。他第一個在通化藥企中實施了股份制改造,1994年,通化東寶成為吉林省第一家上市公司。

吉林修正藥業董事長修淶貴原來是個警察,1995年他放下交警指揮棒,租下通化市醫藥研究所下屬一個長期虧損的藥廠,開始了自己的創業史。早在 “2007年胡潤百富榜”中,他就以55億元的資產成為吉林省首富。

曾經是眼鏡業大亨的潘首德1997年接手萬通藥業前身—瀕臨倒閉的通化市第二製藥廠,10年後,萬通藥業入選中國製藥工業百強榜。

這些成功故事在通化市人盡皆知。“通化市10個家庭中,差不多有7個家庭有在藥廠上班的職工。你説那時咱家要是有錢也開個藥廠多好!”本地的出租車司機王師傅不無遺憾地説。主要靠民間資本投入,通化市醫藥企業由1995年的45户發展到2009年的95户,東寶、修正、金馬、茂祥、方大、華夏、金泉、長龍、萬通等9户企業發展為企業集團。#p#副標題#e#

資金鍊風險

“這裏的民營企業對貸款、融資很敏感,誰想要融資,就會被圈子裏的人認為生存不下去了,所以大企業乾脆不找銀行貸款,直接等待上市,中小企業有需求,但又吸引不來資金。”魏峯無奈地説。

“像我們這家廠子,建廠時投入3800萬元,幾年來只有自有資金滾動,現在剛剛解決生存問題,才能喘口氣了。”魏峯不是不願意貸款,他覺得國有銀行對中小民企還是有一定的歧視,各種條條框框的規定,讓他們很難貸到錢,同當地通鋼這樣的國企相比,他感覺兩者好像是親媽和後媽的區別。而地方銀行貸款成本更高,評估抵押登記、利息滾動的高成本讓他望而卻步。

相反,修正藥業卻一直在大手筆地投錢,粗略統計,從2004年到2007年,修正藥業用於各類項目的投資超過30億元。但修正畢竟只此一家,多數通化市醫藥企業其實存在較大的資金需求,因為這些醫藥企業大多屬於市場上的中小型企業,直接融資手段缺乏,同時企業本身財務狀況和經營管理水平欠佳,信用狀況差,抵押能力不足,完全符合金融機構准入條件的不多,所以難以獲得有效的金融支持。

“一個意外就有可能讓你的資金鍊斷裂。”魏峯現在還心有餘悸,比如2006年國家實行對藥品包材備案,23、24號令以及補充規定不到一年時間連續下發,藥廠大批量印刷的包裝物損失慘重。誰都想研發新藥來佔領市場,而他們一個研發品種10年沒有審批下來,理由可能是臨牀、病例、檢驗等各種可能的原因,直接導致800萬元的前期投入打了水漂。

資金短缺已經成為通化醫藥產業的瓶頸,特別是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後,對企業的資金鍊更是形成了衝擊,大企業也同樣不能倖免。2008年通化市醫藥行業產值、利潤增幅分別比上年降低4.1和21.5個百分點。

坊間曾傳出上市藥企通化金馬被作為首鋼收購通鋼的附加條件而出讓的説法,但並未經有關方面證實。 通化金馬每年投入研發費用1000餘萬元,但到目前為止未見明顯成效,近期還看不出能推出什麼有競爭力的新產品。北京盛邦惠民創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項目經理嶽章標分析,通化金馬主要生產競爭壓力較大的傳統產品,產品品種多,產量小,競爭壓力大,成長空間有限,雖然產品毛利率奇高,但銷售和管理費用消耗了公司大量的營業利潤。#p#副標題#e#

還是要資金和政策

“最需要的還是資金和政策,政府曾經組織我們到蘇州、本溪等地去引資,但是沒有什麼效果,這與咱們招商引資政策落後,引資後也很難兑現承諾有很大關係。”一家藥廠的趙姓老闆流露出對通化當地招商引資力度的不滿。

河南、安徽、浙江等其他產區中藥材市場的衝擊,使得通化的中藥材資源優勢逐漸削弱。魏峯明顯感覺到,只有個別中藥材品種像人蔘還具備資源優勢,其他產區種植的人蔘都沒有長白山地區的人蔘皂苷含量高。再一個優勢是天麻,通化地區種植的是北天麻,比南天麻質量要優,成本要高,北天麻成熟期需要3年,比南天麻要長一兩年的時間。

但實際上很多藥廠並不用北天麻做原料,因為在產品上體現不出來原材料的不同,藥品標準上標明的有效成分只是天麻,只要天麻的有效成分達到國家標準就可以了,並沒有體現出產地區別來。而且通化當地藥材價格普遍高於外地,也讓藥廠不得不去價格低的廣州等地買藥材再回來生產。

“再不採取相應的措施,對特殊的中藥資源產地加以保護,長久以往通化的中藥材資源特色豈不失去了意義?當地中藥材基地的荒廢率將會更高,雖然土地承包租金低廉。”這位趙姓老闆憂心忡忡。

不久前,國家開發銀行已與通化市達成意向,分3年,投資70億元資金,大力支持通化新型工業產業化醫藥示範基地的建設。當地政府也公開表示抓住國家實施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行動計劃和吉林省建設中藥現代化產業基地的機遇,全力打造集“科技、種植、加工製造、商貿、醫療康復、旅遊”於一體的醫藥價值鏈體系,加快產業集聚和結構升級,全力推進醫藥產業向更高層次發展。

“只要哪個投資人能讓企業發展,我可以把一部分股權讓出去,讓他控股都可以。”年輕的魏峯希望打破當地人對待融資的消極,但他不得不面對現實,他的企業還沒有開發出高科技新產品,沒辦法吸引風投的關注;而沒有研發資金,他就不能去開發新藥。看上去,這簡直就是一個惡性循環。現在他寄望於國家對藥城的扶持政策能帶來改觀,“如果我們能夠獲得平等的扶持機會,境況肯定大不一樣。這個市場不僅需要大藥廠 ,他們覺得利潤低不願做,或者暫時做不到的產品還得由我們來做。”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拉呱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