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確認!美團收購摩拜單車 互聯網企業跨行整合成主流?

確認!美團收購摩拜單車 互聯網企業跨行整合成主流?

來源:爵士範    閱讀: 7.9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2018年4月4日訊,中關村在線消息:此前有消息傳出美團將要收購摩拜單車的消息,此傳聞一出,引得多家媒體的關注。而就在4月4日,美團CEO王興發佈了內部信,正式宣佈全資收購摩拜單車,自此這起收購傳聞變成現實。

確認!美團收購摩拜單車 互聯網企業跨行整合成主流?

收購後的摩拜公司還將繼續保持獨立品牌、以及獨立運營並且整個摩拜管理團隊均保持不變。美團CEO王興表示,摩拜作爲一家少有的中國原創的科技品牌,不僅推動了綠色出行的理念,還將低碳環保的生活普及到了大衆,有着極大的社會價值。

以下是美團CEO王興內部信全文:

各位同學,大家好:

我很高興向大家宣佈一個具有戰略意義的好消息:今天,美團和摩拜簽署全資收購協議,摩拜將正式加入美團,成爲我們大家庭的一員。讓我們熱烈歡迎新成員的加入!

我要特別感謝摩拜的創始人胡瑋煒、王曉峯、夏一平和他們的團隊。摩拜是少有的真正的中國原創,是難得的有設計感的科技品牌,推動了綠色出行、低碳生活的普及,有着巨大的社會價值。今天,遍佈全球的摩拜單車正在成爲深受世界各地消費者喜愛的一個新品牌,正在成爲中國創新的一張新名片。

作爲我們的新成員,摩拜將繼續保持獨立品牌、獨立運營,爲所有用戶繼續提供更好的服務,同時將最大程度保護用戶和合作夥伴的權若繼續爲行業爲社會創造價值。摩拜的管理團隊將保持不變,王曉峯將繼續擔任CEO,胡瑋煒將繼續擔任總裁,夏一平將繼續擔任CTO,我將擔任董事長。

此次摩拜的加入,不僅基於雙方團隊對創造美好生活的共同理念,也源於雙方投資人對摩拜和美團生態融合的巨大潛力的信心。作爲創新的綠色出行解決方案,摩拜將是我們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摩拜單車是城市三公里出行最便捷的工具,將成爲美團到店、到家、旅行場景的最佳連接,既爲用戶提供更加完整的閉環消費體驗,也極大的豐富了用戶的消費場景。“讓自行車迴歸城市”是摩拜的初心和願景,我堅信摩拜的加入,將更好的幫助我們實現“讓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的使命。

最後,再次歡迎每一位mobiker!機會永遠屬於敢冒險和能堅持的人。讓我們一起,既往不戀,縱情向前!

王興2018年4月4日

(原標題:塵埃落定 美團公司宣佈正式全資收購摩拜單車)

在傳了幾個月的緋聞後,阿里日前宣佈以95億美元全資收購外賣公司餓了麼,坊間戲稱“馬雲點了一份史上最貴的外賣”。這份收購大單堪稱近年來“外賣爭霸戰”中的一個小高潮。從餓了麼、美團、百度帶來的“三足鼎立”,到百度與餓了麼合併後形成與美團的“兩極對峙”,再到最近滴滴橫插一腳加入戰局,外賣市場硝煙四起,看得人是驚心動魄。外賣作爲“新零售”領域的代表,它所覆蓋的用戶體量和由“外賣小哥”組成的物流體系,都是巨頭們垂涎三尺的資產,也被認爲是邁向下一個“風口”的階梯,競爭到如此熱度也就不足爲奇了。

互聯網巨頭在資本市場裏合縱連橫、“神仙打架”,消費者在初期也的確得到了不少實惠。手機輕輕一點,上百家口味各異的餐廳任君挑選,再配上紅包、滿減等優惠,足不出戶便可大快朵頤。不論是寫字樓白領,還是高校學生都甚爲歡喜,“終於不用在夜晚饞嘴時,只有泡麪陪伴了”。巨頭有了流量,用戶得了好處,似乎只有統一與康師傅相擁而泣。據統計,由於外賣的影響,方便麪三年裏少賣了80億包。

但一片狂歡之下,糟心事兒也不少。外賣企業急於做大規模、擡高估值、早日上市,常常忽視了產業鏈條最末端,但其實最重要的那些問題,比如准入門檻,比如食品安全。於是,紅線開始失守,大量無良商家登陸外賣平臺,觸目驚心的“黑外賣”被頻繁曝光:

2016年8月9日,百度“生態廚房”被曝使用過期菜品做飯,繁忙時員工甚至用剪刀拌飯,多家店鋪共用一個餐飲服務許可證。

2017年6月7日,美團外賣被發現送餐用的保溫箱骯髒不堪,每一個角落都被油垢包圍。

2018年1月13日,杭州市市場監管局約談餓了麼、百度、美團,因爲“網絡訂餐抓取系統”發現,這三大平臺有數千家違規商戶。

隨手搜來的新聞只是外賣平臺斑斑劣跡的冰山一角。此外,還有時效考覈逼着“外賣小哥”橫衝直撞,爲了節約人力成本不給小哥們上五險一金等等負面消息。污水橫流的廚房、質量存疑的飯菜和以身犯險的“小哥”組成的裏子,撐起了外賣平臺風光“獨角獸”的面子。一筆筆併購大單不斷刷新人們對資本的認知,但手中一單單飯菜的質量卻似乎常常被忽略了。

確認!美團收購摩拜單車 互聯網企業跨行整合成主流? 第2張

雖然客觀上有監管難度大的因素,但保障食品安全是外賣平臺義不容辭的責任,不能爲了跑馬圈地、爲了蠅頭小利,就在監管上出工不出力,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衆所周知,一家店鋪只有經過審覈才能出現在訂餐APP中,如今黑心作坊卻屢屢出現在一頁頁的菜單裏,顯然是外賣平臺這個“把關人”沒有盡到責任,甚至可能是揣着明白裝糊塗。

近日有一則新聞頗值得玩味:某外賣平臺試點讓騎手舉報黑作坊,據說效果立竿見影,一下就發現了5家黑店。一條看似“表功”的新聞卻讓人讀出了另外一層更深的邏輯,那就是本該做好的源頭審覈哪去了?不加強源頭監管,而讓騎手去一線履行監督職能,如此本末倒置,外賣平臺當“撒手掌櫃”的心態可見一斑。在這個意義上,寄望第三方平臺通過自律擔當起守土之責,恐怕是一廂情願。

今天,外賣平臺身價動輒幾十億美元,但老百姓不會關注你在資本市場上有多麼長袖善舞,而是關心送來的湯粥飯菜能否吃得舒心放心。企業終究是要爲消費者服務的,資本數量永遠抵不過生活質量。能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丟了食品安全這根底線、紅線、高壓線,再高的身價也只是鏡花水月。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拉呱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