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男士護理 > 健康 > 元宵節 你瞭解多少

元宵節 你瞭解多少

來源:爵士範    閱讀: 3.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元宵節 你瞭解多少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

據說是漢文帝時爲紀念“平呂”而設。漢惠帝劉盈死後,呂后篡權,呂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陳平等人在呂后死後,平除呂后勢力,擁立劉恆爲漢文帝。因爲平息諸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後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漢文帝都微服出宮,與民同樂以示紀念,並把正月十五日定爲元宵節。

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爲重大節日。

元宵節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爲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爲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爲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爲“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另有一說是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爲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爲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爲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爲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爲四到五天。#p#副標題#e#

【元宵節的傳說】

元宵節 你瞭解多少 第2張

關於燈的傳說

傳說在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去打它們, 有一隻神鳥因爲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 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着生命的危險,偷偷駕着祥雲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衆人聽說了這個消息,有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好久,纔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正月十五、正月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裏張燈結綵、點響爆竹、 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爲人們都被燒死了。

大家聽了都點頭稱 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爲是大火燃燒的火焰,以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爲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p#副標題#e#

元宵節 你瞭解多少 第3張

漢文帝時爲紀念“平呂”而設

另一個傳說是元宵節是漢文帝時爲紀念“平呂”而設。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后之子劉盈登基爲漢惠帝。惠帝生性懦弱,優柔寡斷,大權漸漸落再呂后手中.漢惠帝病死後呂后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朝中老臣,劉氏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懼怕呂后殘暴而敢怒不敢言.

呂后病死後,諸呂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和排擠。於是,在上將軍呂祿家中祕密集合,共謀作亂之事,以便徹底奪取劉氏江山。

此事傳至劉氏宗室齊王劉囊耳中,劉囊爲保劉氏江山,決定起兵討伐諸呂隨後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繫,設計解除了呂祿,“諸呂之亂”終於被徹底平定.

平亂之後,衆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恆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爲與民同樂日,京城裏家家張燈結綵,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元宵節 你瞭解多少 第4張

東方朔與元宵姑娘

這一則傳說與吃元宵的習俗有關:相傳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他善良又風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幾天大雪 ,東方朔就到御花園去給漢武帝折梅花。剛進園門,就發現有個宮女淚流滿面準備投井。東方朔慌忙上前搭救,並問明她要自殺的原因。原來,這個宮女名叫元宵,家裏還有雙親及一個妹妹。自從她進宮以後,就再也無緣和家人見面。每年到了臘盡春來的時節,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覺得不能在雙親跟前盡孝,不如一死了之。東方朔聽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證,一定設法讓她和家人團聚。#p#副標題#e#

一天,東方朔出宮在長安街上擺了一個占卜攤。不少人都爭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個人所佔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籤語。一時之間,長安裏起了很大恐慌。人們紛紛求問解災的辦法。東方朔就說:“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會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訪,她就是奉旨燒長安的使者,我把抄錄的偈語給你們,可讓當今天子想想辦法。”說完,便扔下一張紅帖,揚長而去。老百姓拿起紅帖,趕緊送 到皇宮去稟報皇上。

漢武帝接過來一看,只見上面寫着:“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他心中大驚,連忙請來了足智多謀的東方朔。東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說:“聽說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宮中的元宵不是經常給你做湯圓嗎?十五晚上可讓元宵做好湯圓。萬歲焚香上供,傳令京都家家都做湯圓,一齊敬奉火神君。再傳諭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掛燈,滿城點鞭炮、放煙火,好像滿城大火,這樣就可以瞞過玉帝了。 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進城觀燈,雜在人羣中消災解難”。武帝聽後,十分高興,就傳旨照東方朔的辦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長安城裏張燈結綵,遊人熙來攘往,熱鬧非常。宮女元宵的父母也帶着妹妹進城觀燈。當他們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驚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聽到喊聲,終於和家裏的親人團聚了。

如此熱鬧了一夜,長安城果然平安無事。漢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後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湯圓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樣全城掛燈放煙火。因爲元宵做的湯圓最好,人們就把湯圓叫元宵,這天叫做元宵節。

【元宵節的習俗】

元宵節 你瞭解多少 第5張

鬧花燈

元宵節是名符其實的“燈節”,燃燈、觀燈是這個節日最主要的活動。從正月十三“上燈日”開始,商鋪都掛出各式花燈供人購買,蔚爲燈市。十四日“試燈”,各處紛紛搭起牌樓,在棚上張燈結綵,有的更疊成山林的形狀,稱爲“燈山”,並燃放煙火,預先慶祝元宵節。十五日稱爲“正燈”,即燈節的正日子,各處有燈會和比賽花燈,小孩也高興地提着燈籠四處遊觀玩耍。這種歡樂的場景一直要持續到十八日“落燈”爲止。至於燈節的起源,一直有許多不同的傳說:有說起源於釋道的宗教活動;有說漢武帝時流傳下來的;也有說與“照田蠶”的風俗有關。唐朝,民間還有認爲燈節是“放哨火”的發展──春耕之前將乾枯雜草燒掉可以除蟲害;更有許多與神話相關的故事與傳說。不論如何?說紛紜,燈,總是象徵美好、光明、喜慶和吉祥,於廣東和福建一帶更與“丁”諧音,點燈有“添丁”之意(詳見香港傳統節誕專號“元宵點燈” )。唐朝以後,燃燈和觀燈逐漸脫離了宗教色彩,成爲民?盛大的娛樂活動。#p#副標題#e#

元宵節 你瞭解多少 第6張

猜燈謎

元宵節除放燈之外,不少地方還設有燈謎盛會,猜燈謎是將謎語貼在花燈上,讓人們一邊賞燈,一邊猜謎;猜對了固然拍掌叫絕,猜不出亦是一種樂趣。燈謎的起因相傳與春秋時期的遊說之士,多以借喻、暗示的方式表達自己意見有關。由於謎語含義豐富,亦莊亦諧,既能?迪智能,又能開人笑顏,所以自秦漢以後,騷人墨客以猜謎爲樂事。相傳至宋代,宋仁宗爲了表示與民同樂,大力倡導漢魏以來舉行元宵燈節的舊俗,一些文人學士爲顯示才學,常在元宵節之夜,將謎語貼在彩燈上供人猜射,以吸引路人駐足欣賞,此後猜燈謎便逐漸成爲元宵節的習俗了。

元宵迎紫姑

紫姑是傳說中的廁神和占卜神,而且還是一位主生育的女神。中國各地婦女,每於元宵夜準備祭品向紫姑祈福問卜,稱爲“迎紫姑”,其中尤以浙江省一帶最爲盛行。相傳紫姑爲唐初山西壽陽人,名叫何媚,自幼好詩文,其夫後被壽陽刺史陷害,納她爲妾。紫姑後爲刺史夫人所妒,被殺之於廁,因天神憐之,使她成爲神靈。其後人們有以絹制紫姑神爲形象,正月期間到廁邊問卜,稱她爲“馬糞娘”。

在元宵節這天,常常伴以祈子、祈生育的習俗,多與紫姑神有關。在廣東、福建一帶,因“人丁”之“丁”與“燈”諧音,這兩個地區仍有元宵點燈的習俗:生男孩的家庭在元宵節要在祖宗祠堂升花燈以示慶賀,未生子者也要升花燈,爲添丁之兆。有的地方則流行竊取人家門前的燈籠以爲生子之兆。#p#副標題#e#

元宵節 你瞭解多少 第7張

婦女外遊和“走百病”

中國古代雖然以種種禮教對婦女進行身心束縛,但在元宵節和中秋節,均要暫時解脫對婦女的種種限制和束縛,允許其離開閨房外出參與娛樂。元宵節觀燈,往往是少女結識意中人、與佳偶相會的大好時機。元宵節期間總會出現一些愛情佳話。又據說元宵節婦女羣遊,遊城牆,摸城門釘、走橋等,可治病強身,抖去晦氣,祈免災咎等,所以又叫“走百病”或“走三橋”。

行頭橋

位於南粵大地的潮汕地區,普寧市洪陽鎮元宵節有這樣的風俗“行頭橋” 。

“頭橋”——即太平橋,位於洪陽老縣衙前的保城帝君廟前面的城內河上,大約建於四百多年前。拱型小巧的石橋兩端各有五級石階,橋面由七板約六米多長的石板組成,橋寬約三米,兩側欄杆兩端均有兩頭石獅。小小石橋,雖不雄偉壯觀,可是小巧精緻,歷史悠久,古式古風,熱鬧異常,特別是“十五夜行頭橋”,已成當地人們的慣例,而且是元宵佳節,必不可少的一個活動項目。

元宵,是一年裏的第一個節日,在這一天晚上,人們酒足飯飽之後,總是三五成羣,扶老攜幼地去“行頭橋”,意在圖個好兆頭,行過太平橋,一年裏便平平安安。這天夜裏,人們從四面八方涌來,不論從哪個方向走來,都必須走過太平橋,而且走過橋時切不可回頭。有人說“回頭不吉利”。因爲元宵是“聖日”,所以這一夜裏人們走過橋時常常說好話,並配以和諧的動作:讀書的孩子去摸獅鼻時說“摸獅鼻,寫雅字”;少女們去摸獅頭說“摸獅頭,事事賢”;未結婚的青年男子去摸獅肚說“摸獅肚,覓雅效”;還有懷孕的婦女模獅耳說“摸獅耳,生阿弟”……等等。

走過太平橋,回家路上,人們總是花上幾元錢,買幾根長長的竹蔗,傳說:過橋之後買長竹蔗,這一年裏便是錢多米足,節節有餘。

護膚
髮型
香氛
健康
整形
妝容
減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