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數碼 > 手機 > 小米手機的神話與謊言

小米手機的神話與謊言

來源:爵士範    閱讀: 9.6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神話與謊言之間有多遠?也許只有一步之遙。4、5月間,當小米手機的銷量連續創造神話之時,媒體間充滿了對小米的溢美之詞和質疑之聲,然而在我們接觸到的手機行業人士中,一談起小米,他們嘴角便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我們更多的時候把這種笑容理解爲嫉妒,因爲小米成長得太快,甚至擋住了手機行業許多廠家的光芒。

於是我們開始關注小米。然而調查一開始,許多事情都超出我們的想象,奇蹟和現實的差距太大了。

從初春到仲夏,在五個多月的調查中,我們反覆出入小米的維修門店、手機賣場,走訪了幾十位投資界、手機行業、移動互聯網應用開發團隊等方面的人士及各種類型的小米用戶,力圖還原一個真實的小米的成長故事。

每個神話謝幕時,總有一份難言的苦澀,況且中國已很長時間沒有出現神話了。

但願小米的神話可以擺脫這種宿命。

2012年的夏天,與酷暑的悶熱相比,中國互聯網的溫度更加炙熱,製造這些炙熱的就是小米及其董事長雷軍。

6月26日,雷軍宣佈,小米公司獲得第三輪2.16億美元融資,公司估值40億美元。消息傳出,業界深感驚訝。

這也許是個神話,也許是個笑話。

小米40億美元的估值接近市值54億美元的黑莓,是諾基亞88億美元市值的一半;與國內互聯網企業相比,超過了34億美元的新浪,29億美元的分衆傳媒,是奇虎360市值的2倍。

更不可思議的是,小米自成立到估值40億美元,僅僅用了兩年時間;而在同樣的兩年時間裏,Facebook只做到10億美元估值。

不管是神話還是笑話,小米和雷軍的故事,註定成了中國IT行業一個無法迴避的話題。

於是,在小米舉杯歡慶之時,一直話題不斷的小米和雷軍,再次把自己推到輿論的漩渦之中,巨大的質疑浪潮再次襲來。

小米手機的神話與謊言

第一章 小米是什麼

沒有了互聯網,百度將不再是百度,騰訊將不再是騰訊,而小米依然是小米。至少在目前,說小米是互聯網企業勉爲其難。

雷軍說,小米是一家互聯網公司。

對於40億美元的估值,雷軍的解釋是投資者給予小米的高估值,與小米手機當下的銷量關係不大,投資人看到的是小米的未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市場會放大,將會誕生很大的公司,投資者相信小米有可能."

然而最大的疑問是,小米以後會是那家很大的公司嗎?

雖然小米表面看去像雷軍所言,"軟件+硬件+服務"的互聯網生態模式,但就目前的小米而言,它真的是一家互聯網公司嗎?

這一切還需從頭說起。

雷軍:小米公司堅持做厚道的公司,以堅持超越米粉的預期爲目標。

雷軍不服

所有的證據表明,少年成名的雷軍在金山的歲月,並不像今天的雷軍這樣鋒芒畢露、是非纏身。

有互聯網"活化石"之稱的雷軍,在成爲"雷布斯"之前的歲月裏,雖然"驕傲",但以每週工作七天的勤奮,成爲有名的"IT勞模"。

在金山的16年中,雷軍度過了他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歲月。在他告別金山的"演出"(記者招待會)上,他深深地鞠了一躬,一聲嘆息,"我的青春,我的金山"。

沒有人能體會2007年雷軍告別金山的心情,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求伯君的光環下,金山永遠不屬於雷軍,即使是他作爲董事長的日子。

在那段日子,雷軍帶領着金山八年五次衝擊IPO,2007年10月最終在香港上市,然而市值只有6.261億港元,遠低於當年阿里巴巴、百度的市值,就連後起的盛大、九城遊戲廠商,市值也遠高於金山。更爲傷感的是,以軟件起家的金山,竟然是依靠遊戲才得以上市!

而雷軍作爲董事長帶領金山艱難衝擊IPO的過程,讓許多行業人士懷疑雷軍是否擁有掌握大公司的能力。

"爲什麼有人付出百分百的努力只能換回百分之二十的增長?有人付出百分之二十的努力,卻能獲得百分百的回報?"雷軍究竟是感嘆時運不濟還是命運不公?或者,更像是在問自己。金山的衰老,帶給雷軍太多的不甘心。

不甘心的雷軍開始了他人生中的另一個活法。

早在2004年,雷軍以7500萬美元把金山和聯想共同投資的卓越賣給亞馬遜,加上2007年他離開金山的收入,據業內人士估計,當時的雷軍手頭至少擁有1億元人民幣。雖然以常人的眼光看,此時的雷軍名利雙收。但與同時入行的兄弟相比,他的影響力遠不及馬化騰、丁磊等一幫小兄弟,於是雷軍開始做起了投資。

幾年間,雷軍看似隨性地投資的20家(一說17家)企業,全部集中在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和互聯網社區三個領域,拉卡拉、凡客、樂淘、UC、可牛、iSpeak、多玩、雷鋒網等都成爲行業中有影響力的企業。於是雷軍成了投資領域"神"一般的人物。

在雷軍投資的這些企業中,按他自己的說法,一般投資規模在200萬元左右,佔股15%左右。而實際上,公開數據顯示,雷軍2005年12月投資多玩網100萬美元;2007年投資凡客誠品200萬美元;2006年投資樂訊200萬美元。以當時這些企業動輒上億美元的估值和總融資數據計算,雷軍的股份應該低於他所言稱的15%左右。然而奇怪的是,在雷軍的每次"商業活動"中,雷軍系的企業都會以自己的企業形式出現。雷軍在其投資企業中的地位成爲行業中的謎。

2011年年底,有消息稱雷軍從UC撤資,與俞永福鬧翻,後來俞在微博中稱"雷軍是UC的超級天使",但對於是不是撤資隻字未提。其實這從另外一方面證明了消息的可靠性。而意味深長的是,俞在聲明中的另外一句"他不是普通的股東."

同樣的疑問發生在凡客身上,小米成立之前,雷軍給外界的印象就是凡客真正的操盤人,但當《IT時代週刊》就雷軍在凡客的股份比例求證一位接近雷軍的資深人士時,他說,“10%?笑話吧,目前雷軍在凡客的股份比例不會超過2%。”

對於投資,雷軍對媒體反覆強調,“原則上,我不擔任董事長。雷軍的一點知名度,很容易掩蓋創業者的光芒。”然而事實上雷軍投資的企業都貼上了"雷軍系"的標籤,無人不知。同樣在天使投資行業相當活躍的徐小平和周鴻禕,人們並不太清楚他們投資過哪些企業。

雷軍對於投資的企業稱“只幫忙不添亂”,但事實似乎與此有很大出入,徐小平就曾在評價雷軍的投資時說,用企業家的心態去做天使投資,投資之後總想參與,最後不滿足投資者的角色。

在金山的16年職業生涯中,讓雷軍學會了如何利用外勢和媒體來經營自己的地盤。雷軍系企業頻繁地在媒體面前出現,對於急功近利的創業者和年輕人有極大的殺傷力,同時他有選擇性地遺忘自己曾經投資的類似大街網、幾家技術社區、廣州尚航這些瀕臨消失企業,這讓他迅速成爲投資界的"神話",並在虛虛實實的迷霧中,成了這些企業的“主人”。

可以說,雷軍在投資界成功地把自己推銷了出去,這也許是後來小米神話的一次預演。

然而,雷軍的“不甘心”依舊,他依然不是哪個領域的領袖,像雷軍後來回憶的一樣,“那段時間,沒有一家媒體想要採訪我,沒有一個行業會議邀請我參加。有時走出機場感覺空蕩蕩的,我似乎被整個世界遺忘了。”

而雷軍反思的結果,就是他需要能承載自己夢想的企業,一家重量級的企業。於是造夢開始了,造"神"也隨之而來,雷軍性情大變。

奢華的陣容與低調的開場

其實早在大學期間,雷軍就創立過三家公司,並一直希望成爲像喬布斯一樣能影響世界的人。進入金山後,求伯君當年的光芒太耀眼了,雷軍無法成爲他想成爲的那個人。

2009年10月,雷軍向谷歌中國工程研究院前副院長、Google全球技術總監林斌發出了合夥邀請,隨後不久的時間裏,雷軍先後招募到了曾擔任過金山在線、金山詞霸的負責人黎萬強,曾參與谷歌3D街景的高級產品經理洪鋒,摩托羅拉北京研發中心原高級總監周光平,北京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原主任劉德。隨之,小米科技的"1+6"的豪華聯合創始人團隊形成。

2010年4月6日,小米科技低調地在銀谷大廈成立,雷軍以全新的姿態殺入了手機行業,風格大變。

“只要站到風口前,豬都能夠飛上天。”雷軍曾說,這次他把自己推到風口浪尖上,而那個飛起來的“豬”會是他嗎?

整個行業及媒體界被攪動了,雷軍做手機?唱衰者甚衆。

在諾基亞、摩托羅拉、蘋果、三星等一批世界級的公司面前,一個新品牌如何立足?更何況還有HTC、華爲、中興等一批諸侯想方設法地鞏固自己在手機江湖的地位,雷軍必須要用超出常人的方式,一種有別於所有玩家的新玩法做手機,否則必死無疑。

於是,做手機的小米,被雷軍定位成了互聯網公司,一個"軟件+硬件+服務"做手機的模式出現了。

小米伊始,受蘋果及喬布斯的啓發,雷軍就描繪了一張前進方向的藍圖。通過互聯網培養粉絲;通過手機頂級配置並強調性價比的方式吸引用戶;手機銷售只通過互聯網銷售;在商業模式上,不以手機盈利爲目的,以互聯網的商業模式,先積累口碑建立品牌,繼而把手機變成渠道。

雷軍徹底打破了手機硬件行業的規則。但如果沒有後面的故事,可能從雷軍當時的路線圖上,看不出有什麼破綻,而正是這種看似異常的手段讓後來的小米麻煩不斷。

於是,小米的第一個產品"小米手機操作系統"--MIUI問世。按雷軍的講法,MIUI系統是小米公司基於安卓系統深度開發的第三方手機操作系統,截至2011年小米手機發布前,MIUI系統擁有了50萬左右的用戶,小米的粉絲文化初步見效。

在MIUI緩慢生長的同時,雷軍受Talkbox和KiK的啓發,迅速山寨出了米聊,出乎意料,米聊迅速在手機市場竄紅。雷軍希望以偷襲的手法動搖騰訊的地位,然而有高度警覺性的馬化騰迅速意識到危機。騰訊也以極快的速度山寨了米聊,推出微信,藉助QQ平臺集團資源整體傾斜,微信用戶很快過億,最終米聊的用戶數停止在1000多萬上。

兩條路線推進並不順暢,雷軍需要的"輕"公司的"快"打法,出現了一點偏差,是手機出場的時候了。

秀出的神話

2011年8月16日,北京798藝術中心北京會所。經過精心培養的粉絲們在音樂聲中,瘋狂地重複着"雷布斯"。

一個"神"出現了,一個神話開始了。

小米手機發佈會現場,身穿黑色T恤和牛仔褲的雷軍出現在小米手機產品圖的大屏前,帶點幽默地介紹小米手機的參數時,神情和動作如同設計一般,與蘋果產品發佈會極爲相似,只是有點怪異。

其實這並不意外,這個畢業於武漢大學計算機系的程序天才,自稱大學時就非常崇拜喬布斯。近年在公衆場合露面也是黑T恤牛仔褲的類喬布斯打扮,看似溫和平易的雷軍,講起話來娓娓道來卻激情異常且煽動性極強,這倒與喬布斯有幾份相似。

不管是不是有意,雷軍都利用偶像喬布斯以及蘋果公司讓小米和自己傍上了"大款"。

在發佈會上,雷軍系的企業悉數到場,大屏幕上播放凡客CEO陳年、多玩CEO李學凌等多位頭腦人物集體表演的視頻,他們逐個扔掉手中的蘋果手機,高喊"我們要小米"。

雷軍宣佈,小米手機擁有1.5GHz雙核處理器,售價1999元,擁有多個行業第一,甚至稱性能超過同等機型200%。臺下的米粉開始喊雷叔叔、雷爺爺,更多的人叫起"雷布斯"。

雷軍曾說過,他喜歡兩本書,其中一本就是《一生只做一件事》,而書中講的"那件事"就是"自我推銷"。從小米上市後的種種表現看來,雷軍深受這本書的影響,與其說是雷軍在賣小米手機,不如說,雷軍在賣自己,小米只是雷軍的一個載體而已。

隨後的神話一個接着一個,雷軍以小米社區和微博爲陣地,開始了他堪稱經典的"粉絲營銷"或表演。

2011年9月5日,小米首次在網上預售.34小時共預訂出30萬臺;12月18日,小米手機第二次預售,3個小時又賣出10萬臺。

兩次預售總共37個小時,售出40萬臺同款手機。這確實是個"神話",最火爆的蘋果iPhone4,全球首日銷量也不過60萬臺。

這也許是一個轉折點,雷軍曾預期一年能銷售30萬臺小米,這數字也許是雷軍可以掌控的。然而不管這40萬臺的量是否注水,此時的雷軍看到了更加宏大的未來而欲罷不能,"順勢而爲"的他看到這個勢頭了。

40萬臺的銷量,也同時宣告創業一年多的小米,在不到兩天的時間內實現了8億元的銷售額。然而,此時的小米仍然沒有一個專門的維修門店,這在任何一個手機廠家的產品推廣過程中是不可思議的一件事,而這導致了小米後來出現的"維修門"、"砸手機門"等熱點事件。

“大躍進”

依靠MIUI積累下來的50多萬用戶,米聊的1000萬用戶,以及雷軍微博粉絲,爲小米準備了足夠的聽衆和看客,接下來小米的"粉絲營銷"更是高潮迭起。

沒有銷售渠道的小米,需要不斷製造引起關注的話題;沒有廣告投放的小米,需要用事件引起媒體的注意,因此雷軍在小米限購和口水戰上做得風生水起。事實也確實如此,除蘋果外,沒有哪家企業能這麼低成本調動了全中國的媒體爲其"宣傳",不管是不利還是有利,總之,小米手機的曝光率無人能及。

要做到這些,小米需要提供足夠的話題。

2月16日,小米手機電信版開放預訂搖號,兩天內92萬人參與;2月28日,小米手機第四輪開放預訂,30分鐘15萬臺電信版小米手機預訂完畢;3月17日,小米手機第五輪10萬臺開放購買,35分鐘售罄……

隨着一個個"神話"的出現,6月13日,小米科技宣佈小米手機銷量已突破300萬。

這是一部手機嗎?"放衛星"般的"大躍進"數據,不斷地刺激人們的神經,但沒有人能解讀出小米爲什麼一夜暴紅。

泰克飛石CEO董德福在接受《IT時代週刊》採訪時對小米現象做分析時表示,"小米是在市場上缺智能手機時上市的,搶了先機,那個時候聯想、中興、華爲的千元智能機都賣得很好."而雷軍的聰明之處是在合適的時候傍上了喬布斯這個"大款"。這也許是更接近於真相的一種可能。

但人們無法忽視的是雷軍成功的"飢餓"營銷。讓小米手機長期處於缺貨狀態,一旦小米官網有預定或秒殺活動,米粉們一擁而上,至少表面看來由於米粉的搶購帶來了產品的熱銷,而這一做法更大收益是讓小米庫存基本爲零,降低了資金風險。

同時,雷軍更是把互聯網的口碑營銷做到了極致,甚至本人每天都會在微博上回答一百個問題,利用微博非常好地給小米手機找到定位,實現了精準營銷,而且不需要什麼成本。在國內,沒幾個企業家能像他那樣,堅持每天都發微博,與"粉絲"互動。同時通過小米社區的刻意經營,讓小米社區成爲傳播的主陣地。

而隨着5月初周鴻禕和雷軍"口水戰"開始,小米爲媒體提供的話題更是被進一步放大。儘管周鴻禕向雷軍開戰,並不排除爲其"360特供機"造勢的嫌疑,但周的疑問也是業界所關注的問題."假的'飢餓'營銷是雷軍的一個大問題,這是爲什麼我特別煩他的原因。雷軍一直在打悲情牌,向用戶宣揚手機不賺錢。你不能一邊賺錢,一邊打悲情牌,糊弄用戶."周鴻禕如是說。

在雷軍和小米制造一個個神話之時,業界和用戶的質疑也隨之累積。

第二章 是神話還是謊言?

小米每一次神話般的數據公佈,在引起行業驚呼的同時,也帶來一片質疑,人脈極廣的雷軍,難道真有那麼多仇人嗎?

雷軍在2012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上接受本刊記者採訪時談到,"米粉評價小米就兩個字--厚道,小米公司堅持做厚道的公司,以堅持超越米粉的預期爲目標."而實際上,小米真的厚道嗎?

銷量疑雲

從小米第一次預售出30萬臺起,業界對小米銷售的質疑就開始了。小米"大躍進"的神話背後到底隱藏着什麼祕密?

不管是對30萬臺的質疑,還是對6月的300萬臺的質疑,小米都沒有拿出過硬的證據來反駁。由於小米前期的銷售全部依靠網絡銷售,質疑方也無法覈實小米的銷量神話。

但隨着小米的代工方英華達和配送方如風達浮出水面,小米的銷量的"大躍進"開始出現了一些動搖。

小米科技聯合創始人兼副總裁周光平曾公佈,小米的代工方英華達,在去年10月份的日產能僅4000臺,11月份至今年5月之前日產能在8000臺左右。以此爲據計算,從去年10月起算,到今年5月份,英華達開足馬力最大可能提供給小米的產品最多也就170萬臺左右,這與300萬臺差距甚大。同樣疑問在於,英華達這個被雷軍稱爲國際一流的代工廠,還自己運營着OKWAP手機品牌,這是一個在三四級市場與山寨手機搶市場的品牌。

5月後,英華達增加了小米的裝配線,產能才擴大到每月60萬臺。

而《IT時代週刊》通過如風達快遞人員瞭解到的情況是,小米配送最火的時候是今年3月份。此前如風達曾向媒體透露,在全國範圍內小米手機一天出貨最多的時候也就1000臺。如果按每天配送1000臺計算,至今如風達最多配送不到30萬臺,如果加上其他的渠道,小米的總銷量與其公佈的數據相差更大。

爲了進一步覈實小米的銷量,7月13日,《IT時代週刊》查閱了在Alexa上關於小米的數據,小米官方網站日均IP訪問量是22.2萬,日均 PV 瀏覽量93.2萬次。而小米的主要銷售渠道就是這一平臺,依據電商訪問量的一般轉化率2%計算,小米每日的銷量可能是4440臺,非常巧合,這與之前提到的英華達日產能4000臺數量驚人地相似。

而在雷軍和周鴻禕的"口水戰"中,傅盛在反擊"360特供機"的微博中說"如果預訂了20萬臺,則轉化率約爲千分之一,很一般。從預訂到實際購買還有至少70%的衰減(樂觀估計),實際銷售約在6萬臺。前後折騰一個月,捆了6萬個360產品."

這個規律也許更接近真相,以傅盛的算法,當初小米第一二批預定的40萬臺,按70%衰減,實際銷量可能是12萬臺,對比如風達3個月的配送量,正好與如風達配送9萬多臺的數量基本吻合。

有多少神話,就有多少巧合,但對於小米的銷量,實際情況可能只有雷軍清楚。

與小米不斷製造的網上銷售神話不同的是,小米在聯通渠道銷售的冷清.7月初,《IT時代週刊》記者數次走訪北京西單聯通店和金融街聯通店,聯通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小米手機每個月大概送貨兩三次,每次有十幾到二十臺手機,一天諮詢的顧客也就兩三個。

雖然中國聯通爲小米手機提供"購手機送話費"和"預存話費送手機"兩種補貼方案,補貼力度接近於蘋果,但依然帶動不起消費者的購買慾望。難道說小米手機的神話只適合於電商平臺?

對於小米而言,神話帶來的麻煩遠不止這些。

質量迷霧

採用高通雙核1.5G CPU、4寸夏普大屏、1G內存,性能超過主流機型200%,雷軍號稱採用世界一流廠商的配件打造的高端發燒機,在不斷出現重啓、掉漆、漏光、發熱等一系列問題面前,受到了用戶的吐槽。

今年1月間,在小米不斷製造神話的期間,首批產品的質量問題接二連三地暴露出來,而當時的小米沒有實體維修店,所有的問題產品都需要寄回小米總部進行維修,走得太快的小米,忘了自己還需要回頭來看看."僞雙核"、"超頻"、代工廠是二流廠家等一系列內幕也隨之被曝光,雖然小米對這些問題作出瞭解釋,但並沒有消除用戶心中的疑慮。

小米稱其手機採用的是高通MSM8260CPU,爲了覈實其性能的實際情況,《IT時代週刊》在隱去CPU使用廠家後,向AMD、手機方案公司及傳統手機廠家等多方專家進行了求證。得到大體一致的結論是,這款高通A8構架的CPU並不是其最好的產品,而是一款接近退市的產品採用異步架構,出廠標定是1.2G,相對於普通意義的雙核同步產品,性能至少低了40%以上,比同頻單核產品僅高40%左右。更嚴重的是,高通雖然設計的CPU最高主頻爲 1.5G,但出廠標定1.2G是綜合考慮過的,如果強制使用在1.5G的主頻上,發熱會增大,死機的頻率會提高,使用壽命會縮短。

如此看來,小米號稱的"發燒機",不僅有"偷換概念之嫌",而且"超頻"之說並非空穴來風。

在小米官方《關於小米手機重啓問題的說明及解決方案》中,小米的返修率爲2%,但小米這一超常規的返修率受到手機業人士的質疑,手機的返修率平均大致在4%-5%,小米手機作爲一款新上市的產品,返修率就遠低於行業水平,有悖於常理。

《IT時代週刊》追蹤了近一個月地處北京蘇州街的小米維修店和小米公主墳維修店,6、7月間,蘇州街店每天維修的手機達80臺以上,週六日超過 100臺,維修人員甚至需要從小米北京郊區維修店調來,而公主墳的店總是人滿爲患。與之相近的聯想維修店,雖然無法統計數據,但從維修客戶的平均數上看,並不比小米多,而聯想手機和平板電腦的銷售基數遠非小米可比擬,由此看來,小米的返修率並不比一般手機的低。

今年3月份後,小米不得不加大了維修門店的建設,小米目前在全國範圍內建立了27個"小米之家",386個維修店。然而,手機故障頻發,加上維修店水平參差不齊,讓小米售後問題也不斷。

在《IT時代週刊》採訪的過程中,有一位用戶的小米手機在半年不到的時間裏換了三臺,仍然解決不了問題,目前第四部更換的手機正在配送的路上,如果說小米的返修率在2%,那麼接連換三臺都有問題的機率,和中500萬彩票大獎的機率差不多了。

雷軍和小米依賴互聯網營銷模式和口碑傳播的放大作用,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用戶關注的同時,也放大了小米產品質量的問題。互聯網營銷一方面能促進小米銷售創造神話;另一方面,在部分小米手機出現質量問題時,也放大了問題,從而傷及品牌。

雷軍在享受米粉帶來的"神"一般的感覺的同時,也註定要受到米粉變成米黑帶來的謾罵。

從“米粉”到“米黑”

7月7日,位於上海市閘北區天目西路218號的小米之家依然人滿爲患。

姚孟早早在小米之家的樓下等待,不一會兒,姚孟見到數日來與他微博及電話溝通的小米科技高級客戶經理小米陽仔(微博用戶名),以及一個據稱爲律師的人,這個律師是前一天小米客服總監張劍慧說要派來給姚孟解決問題的人。

簡單的寒暄顯然沒有化解姚孟的憤怒,談話的氣氛隨着姚孟一再堅持的態度,變得有點尷尬。用姚孟的話說,這兩個人來上海找他,其實是來"招安的"。

“相信很多買小米的人和我一樣,都是看中了MIUI才錯信了小米手機的,無可否認,MIUI做到至今爲止還算不錯的。軟件能做好,硬件也不會差,可是事實是錯的。”直至今日,姚孟想起使用小米手機的4個月都是一段不願回憶的記憶。

僅僅使用了4個月,無限次重啓,故障頻繁發生,電話一響就重啓,嚴重影響使用,這讓姚孟備受煎熬。後來他在微博上發現手機的這種重啓現象並非個案,有很多人也出現了相同的情況。從4月開始,姚孟開始在微博上發表一些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沒想到,這一舉動遭到一羣米粉的強烈反擊。

4月中旬,姚孟第一次拿手機到小米之家維修,更換了電池連接器,這是導致他的手機重啓的原因。但是沒多久,故障再次發生,無奈之下,他將手機寄回小米總部。這之後,他就再也沒見到過自己的手機。

從姚孟給《IT時代週刊》記者的手機錄音文件上看到,從2012年4月28日到6月29日,姚孟給小米客服及相關工作人員打了超過20次電話。然而除了一些客套話後加上道歉外, "我一說正事他們就不吭聲了"。

然而,更讓姚孟氣憤的是,小米客服提供的工號都是假的."我第二次打都是找上次工號的客服,因爲這樣問題能有個連續性,否則每次電話都是讓你重新敘述一遍,結果每次去查找都說此人不存在,真的很生氣."根據姚孟提供的手機錄音顯示,爲了找到一個工號爲7037姓王的客服,姚孟一天內打了五次客服電話,但均被告知沒有這樣一個員工。

如果說一次記錄錯誤可能是姚孟的失誤,那麼工號爲7030、8039、8037的員工,爲何也"查無此人"呢?

與客服的溝通讓姚孟精疲力竭,每一次承諾的24小時回覆都是遙遙無期。

沒有辦法的姚孟氣憤地向小米手機產品公關總監陳福祥在新浪微博上發了如下內容的私信:當班班長"張超"說下班之前給我回復,但之後再沒接到任何電話。這就是小米的客服?這就是你們的客服素質?欺騙=客服?

姚孟徹底失望了。

從一個曾經信任、支持、充滿期待的小米用戶,變成今日這個在互聯網上說話遭米粉圍攻的"米黑",姚孟的心被失望填滿。

“所有的人都是因爲小米不跟用戶道歉而耿耿於懷,包括我自己。我們只是要公司的一個道歉,但不接受個人道歉,這不是個人的過錯。”在姚孟看來,公司和人一樣,誰都會犯錯,但死撐着不改,是激起用戶怨恨最大的原因。

新浪微博名爲黃師傅加V用戶,曾經是小米同城會的會長,也是因爲手機出問題發表了觀點,被廣大米粉給噴得半死,淪爲“米黑”--在米粉眼裏只要說小米不好的都是米黑。

姚孟和黃師傅的經歷絕非個案。在QQ上,名爲小米重啓維權羣1、小米重啓維權羣2、小米重啓維權羣3、小米故障交流羣的QQ羣平均成員人數高達 230人,每天都有人在諮詢、抱怨、咒罵。在一段姚孟提供的錄音裏,一個在小米之家正等待維修的用戶對着話筒,傳來一個極度自嘲地聲音,"用到一部沒問題的小米,算是幸運的."

姚孟的手機最終沒有要回來,小米公司選擇如數返回購機費用。然而,姚孟4個多月所受的折騰又有誰會承擔責任呢?

當消費者變爲米粉時,小米和雷軍用一個個超出米粉們預期的消息讓他們熱血沸騰,同時小米和雷軍便一個成了"神話",一個近乎"神"者。雷軍把自己的品牌影響傳遞到小米手機,而在這一過程中,小米的形象變得清晰起來,同時其更需要有雷軍這樣不可顛覆的"神明"和正確的言行。

同樣,當米粉所賦予小米品牌的質量期望與實際產生差距後,米粉可能會還原爲消費者,當小米損害到米粉的利益時,米粉可能迅速變成米黑。

米粉是使小米真正成爲神話的基礎,然而當米粉變成米黑後,這神話還會繼續嗎?

第三章 神話繼續?

互聯網是一個創造奇蹟的行業,但卻不是一個創造神話的場所。奇蹟和神話最大的差別就是,一個是事實;另一個可能只是傳說或謊言。

小米的第三輪融資2.16億美元,主要來自於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和俄羅斯DST投資機構創始人尤里·米爾納的個人投資,小部分資金則來自於雷軍的兩個朋友。出人意料的是,前兩輪融資的六家機構投資人此輪並沒有跟投。

順爲基金副總裁孔毅對《IT時代週刊》分析道,小米40億美元估值可能也是基於對未來的預期。互聯網企業的估值的通用方法是基於未來利潤的預計,如果未來是10億元的利潤,那麼根據PE計算就可能是300億市值,約40億美元,小米也是按照這種方式來計算。利潤方面,小米的銷售渠道和宣傳營銷成本較低,所以這部分的成本是可以控制的。

小米賺了多少錢

小米手機的利潤,也許決定了此次融資的計算方式。而對於一直宣稱手機不賺錢的雷軍,由於受融資事件的影響,不再堅稱手機硬件不賺錢言論,轉而講小米手機的利潤是百分之十幾,這是一個合理的利潤說法。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坊間對此有多種說法,其間周鴻禕曾曝出小米手機的利潤在800-1000元之間。爲了揭開小米手機的利潤之謎,《IT時代週刊》就雷軍公佈的小米手機的配件表,專門採訪了多家手機生產廠家和深圳一家手機企業,求證小米手機的利潤,得到的結論是,小米手機的稅後成本在1015元-1350元之間,利潤在600-900元之間。這與之前周鴻禕所曝的諾基亞員工計算的成本相近。以現在小米宣稱的銷量計算,小米的利潤在20億元左右。這個利潤水平,也間接說明了小米40億美元估值的合理性。

但這對雷軍來說,是件兩難的事情,承認小米有相對大的利潤,意味着他之前所說的小米手機不掙錢是個謊言,如果不承認,那麼行業對小米的估值的質疑就難以消除。

同樣的疑問在於,如果小米有300萬部的銷量,那麼它已經擁有20億元左右的利潤,爲什麼小米還要這麼着急融資呢?

"這個估值比較瞎."北京某基金品牌總監宗寧在接受《IT時代週刊》採訪時表示,雖然沒有證據表明小米的此次融資有對賭協議存在,但以40億美元的估值推測,這次雷軍付出的代價極大,也許是壓上了身家性命."諾基亞一年賣3億臺手機,全世界80多個國家的渠道,幾萬人的研發團隊,擁有幾萬條專利,現在市值才80多億美元."小米300萬臺的注水銷量估值40億美元,哪家PE的審計都難通過,除非是個人投資。

雷軍此前對於類似的說法表示,不要拿國際性手機企業與小米比,其言下之意是小米是一家互聯網公司。

硬件化的小米能走多遠

然而對小米是互聯網公司的這一定位,業界並不認同。

小米在MIUI上成長緩慢,而米聊又被微信扼制,主要的業務和利潤來源都依靠手機,小米變"硬"已是事實,說是互聯網企業確實很牽強。

泰克飛石CEO董德福在接受《IT時代週刊》採訪時曾表示,"小米走到現在應該說做得不錯。但現在的問題是,實際上它的'武器'出問題了,米聊被微信給廢了,MIUI從誕生就沒什麼起色,應用又太少,所以就是一個界面。如果小米走向硬件型公司(小米正在硬化),走向硬件主戰場上,早晚會被屠殺掉."

泰克飛石的前身爲摩托羅拉、諾基亞等大型手機廠商提供手機操作系統,就產品而言,董更習慣叫自己的產品爲ROM而非操作系統,這與雷軍和小米全然不同。據董德福介紹,泰克飛石的ROM是在安卓的原系統上做二次開發,而MIUI則是以CM(全球影響力較大的安卓ROM開發團隊之一)ROM爲基礎,進行本地化和UI的改進,而這種補丁摞補丁令系統更不穩定。

周鴻禕在回覆本刊的郵件裏表示,"所謂操作系統,都只是基於Android之上的UI,是一種界面.360桌面也是一種UI,只不過我們的UI可以自由安裝和卸載的。我們不想把這種UI稱爲操作系統."

就安卓系統的ROM而言,一個只停留於對國際性團隊產品進行UI設計和本地化優化,能撐起小米的互聯網公司的夢想嗎?"沒有了互聯網,百度不再是百度,騰訊不再是騰訊了,但小米還是小米"。確實,小米至少在目前來看,根本不是什麼互聯網公司,也許雷軍把小米定位於互聯網企業,只是爲了更好地融資。

行界公認的互聯網的贏利方向有三種,廣告、遊戲、電商。就目前而言,在米聊和MIUI折戟沉沙的情況下,依靠硬件贏利的小米,怎麼看都是離互聯網公司越來越遠。

對於今天的雷軍和小米來說,已經顧不得想商業模式的事了,至少他們已經無法按原來的道路前進。

依靠口碑得以飛天的小米,今天不僅要面臨難以言說且迫切需要解決的質量和售後問題,同時要面臨因過度營銷帶來的各種質疑,隨着小米利潤事件的泄漏,未來小米的價格和利潤必然受到影響,這都是需要面對的問題。

而這些問題都關乎小米的品牌形象,任何一個問題解決不好,都必然產生讓小米和雷軍創造的神話破滅的危險,這是決定着小米未來的銷量重要因素。

小米除了做手機之外,目前沒有第二條路可走。至於MIUI,程序員出身的丁磊近期說,"雷軍的小米是僞操作系統,他並沒有核心的引擎,就好比去買輛吉利回來,改裝成BMW(寶馬)."相信同爲程序員出身的雷軍不會不明白箇中的道理。

對於小米的未來,雷軍說“至少我知道完全輸掉的概率已經不大了。”確實,雷軍用很少的一筆錢,撬動投資人3億多美元的資金供小米發展。以此時的體量,小米只要把虛的做實,雖成不了一方諸侯,但生存並不是問題,在投資行業,先虛後做實的先例並不少見。

當然,“硬”起來的小米,在華爲、中興、以及二線的金立、OPPO之間,有多少優勢?本刊記者通過查詢國家知識產權局發現,小米公司擁有的發明專利爲35項,這與華爲、中興等成千上萬的專利數相差甚遠。

而華爲在創高端品牌的路上一路前行,其資源並不是小米可以比擬的,中興依然是中端市場的王者,至於金立、OPPO等這些處於中國市場前十名的企業,它們在二級市場深耕多年,靠的是價格、產品線、渠道,這更是小米無法在短時間裏達到的。雖然說小米的開局走的是一條新路,但當戰鬥進入陣地戰後,沒有太多選擇的它只能遵從現有的商業規則。

8月8日,小米宣佈收購MSNLite團隊,看來,小米是要重回移動互聯網戰略嗎?

一切都是未知。

8月初,一位長期從事手機應用開發,並長期關注小米及研究移動互聯網方向的不具名的專家對《IT時代週刊》說,"微信的成長充分說明雷軍唯快不敗的言論是胡扯。米聊是先做的,微信是後出的,但微信出來後就把米聊廢了。互聯網唯快不敗時代的故事已經結束了。現在就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野蠻式的創新不可複製,靠做一個簡單東西成就霸業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攝影
電腦
手機
APP
極客
音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