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時尚訊 > 時尚訊爆料 > 「西街觀察」當打之年,歌手敗了

「西街觀察」當打之年,歌手敗了

來源:爵士範    閱讀: 9.9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剛剛結束的湖南衛視大屏共享會上,《我是歌手》節目的總導演洪濤宣佈《歌手2020》將是歌手系列的最終季,2021年就不再做了。

「西街觀察」當打之年,歌手敗了

爲創造音樂而生,如今“我是歌手”卻走到了終點。和隔壁開播毫無聲響的《中國好聲音》一起,老牌音樂綜藝的命運,讓人唏噓,又無可奈何。

歌手8年,有專業受衆的視聽疲勞,也有大衆審美的普遍倦怠。賽制上的小修小補,加上歌手本身的乏善可陳,都讓這檔紅極一時的綜藝失去了原本的光亮。

這些年,“我是歌手”總在不停地搖擺。一邊找自己,一邊迷失。想要保持新鮮感,想成爲創造音樂的先鋒,注重風格標籤與辨識度,甚至不惜發掘優質小衆的音樂以獨領風騷,;一方面它又迫切需要掌聲和流量,讓節目作爲一檔當紅綜藝當之無愧。

“我在尋找什麼,一個靈感,一段旋律,還是一首歌。我在尋找什麼,更多的掌聲,更大的舞臺。” 去年,節目組爲2000年出生的歌手克里斯蒂安·科斯托夫撰寫宣傳文案。這段文字不經意間投射出,一季又一季的歌手和他們的作品,其實充滿了矛盾。

那些“不同尋常”的音樂人和他們的作品,無論精緻,新潮,甚至高級,往往能被大衆接納的依然寥寥無幾。不管多麼有概念與意義,有沒有被廣泛認可與傳唱則更爲重要,從唱片的審美、歌曲演繹、競賽比拼的角度,大衆對於歌手的評判標準,依然是樸素的、傳統的、單一的,也是不容易被輕易改變的。那些熟悉的面孔和熟悉的歌謠,又成爲觀衆對歌手創新無能的質疑,這種評判既是苛刻而不公的,卻又是殘酷和公平的。

歌手,想做這個矛盾的音樂承接者,也終究在矛盾中消亡。互聯網時代到來,版權市場被蠶食,流量當道,歌者求生。唱片業落寞後,歌手消亡在自我開創與閉合中,也消亡在時代的前進與反叛中。

“歌手”節目與它請來的歌手們做再多的嘗試,看起來都於事無補。我是歌手,確實曾給少數歌手帶來了職業生涯的春天,僅僅是幸運的少數。在“我是歌手”中,更多歌手想要表達的或是天真的、邪惡的、自省的、悲涼的、浪漫的、暴戾的故事,最終都沒有如他們所願的拔地而起揚眉吐氣,只能繼續默默無聞沉入海底。

這不是創造音樂的春天。囿於市場體制、資源地位、發展路線上的分明,流量明星比唱片歌手吃香太多。兩者之間有着一條巨大的鴻溝,這條鴻溝既是顯性的天賦異稟、業務能力、舞臺表達,也是隱形的市場、資本、觀衆緣。

著名音樂人宋柯曾坐在自己開的烤鴨店裏談唱片業的運勢與衰落,他笑稱這本身已足夠有趣。每個曾改變時代的音樂,有時候也隱喻了時代本身。屬於歌手和唱片業的黃金時代,渴望,不可及。

北京商報評論員陶鳳

明星八卦
時尚訊評論
影視資訊
演出活動
體育吧
時尚訊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