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猎奇 > 民间故事 > 端午节的由来和屈原有何关系 讲述屈原与端午节的故事

端午节的由来和屈原有何关系 讲述屈原与端午节的故事

来源:爵士范    阅读: 2.46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屈原才出现的节日,其实并不是这样的。端午祭祀由来已久,所谓的为了纪念屈原,只不过是端午节中的一些习俗是为了纪念屈原跳江才出现的。那么端午节的由来和屈原有何关系?今天本站的小编就来跟大家讲述下屈原与端午节的故事吧!

端午节的由来和屈原有何关系 讲述屈原与端午节的故事

小时候,端午节还没有成为国家法定节日,但门上挂艾叶、菖蒲,家里人亲手裹粽子,却是经年难忘的记忆。那时候最关心的是粽子的口味,赤豆的要撒上白糖吃才好;红枣的甜腻腻入口软糯;而肉粽最有滋味最受欢迎。

后来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屈原忠心事君,却因奸臣所害,被楚怀王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自尽殉国,这一天正好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楚国百姓竞相荡舟江河寻找屈原后发展为划龙舟竞赛,百姓为保护屈原尸身而拿米团投江喂食鱼虾,则变成了现在吃粽子的习惯。

只是对这个说法,苏州和绍兴的同学一直很不服气。一个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吴国大夫伍子胥,因为伍子胥建了苏州城,在任时又屡屡劝谏献策,最后反而被逼自杀,死后还陈尸于水。苏州百姓感念伍子胥的恩义,又悲叹伍子胥之死,每年端午节都会有纪念伍子胥的活动,而不少伍氏宗亲也会赶到苏州参加祭祀活动。

另一个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为父投江而死的孝女曹娥。曹娥的父亲溺于舜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曹娥年仅14岁,昼夜沿江号哭,并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投江。五日后从江中抱出父亲尸体。此事传为佳话,后人为纪念曹娥孝节,立曹娥碑,建曹娥庙,改舜江为曹娥江,曹娥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端午人物。

端午节的由来和屈原有何关系 讲述屈原与端午节的故事 第2张

会出现屈原、伍子胥和曹娥三位历史人物的端午节代言之争,主要还是因为吃粽子、赛龙舟这两项端午节最重要的民间风俗在历史上比这三位历史人物出现得更早或没有必然关系。

比如,为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子推而形成的“寒食节”(清明前一天)也吃粽子,起源就要比端午食粽早,可见粽子早已有之。闻一多考证端午节是“龙的节日”,也是比屈原早得多,主要起源于南方吴越民族部落举行图腾祭的日子,赛龙舟是祭祀中半宗教半社会性的娱乐节目。如此一来,似乎赛龙舟、吃粽子这两项民俗活动和三个代言人都能搭配。

然而,三位代言人中,显然还是屈原的影响力最大。端午食粽成为全国性风俗最早见于西晋周处写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唐、宋时,粽子成为端午节的必备食物。唐代文秀的诗《端午》写道:“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节的由来和屈原有何关系 讲述屈原与端午节的故事 第3张

端午节源自纪念屈原的说法已经流传很广、很久。到了今天,屈原作为一个才华横溢、品行高洁的爱国诗人,为后来的知识分子所推崇,力压曾“掘坟鞭尸”的伍子胥和“家庭小爱”的曹娥,成为端午节首席代言,渐渐变成与端午节划等号的代言人。

端午的真正起源还是众说纷纭。与“纪念说”竞争的还有“节令说”。端午的其他习俗,比如挂艾叶、菖蒲,喝雄黄酒,除五毒,与屈原并没有什么关系,但这些习俗却凸显了端午节的节令意义。

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此时阴阳二气争斗激烈,宇宙丧失平衡,邪气丛生,危害生命,因此挂艾叶、菖蒲,是为了辟邪。这种说法进而还扩展至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江绍原《端午竞渡考》认为竞渡本来就是驱瘟、送灾的活动。至于粽子,最初外缠五色线也是辟邪的意思。

“节令说”下,纪念屈原不过是后人把对屈原的追思附会到了已有的节日上。但毫无疑问,纪念屈原是如今端午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端午节的由来和屈原有何关系 讲述屈原与端午节的故事 第4张

2009年,端午节成为中国第一个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传统节日,入选理由上写着“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迄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由驱毒辟邪的节令习俗衍生出各地丰富多彩的祭祀、游艺、保健等民间活动,主要有祭祀屈原、纪念伍子胥、插艾蒿、挂菖蒲、喝雄黄酒、吃粽子、龙舟竞渡、除五毒等。

各种活动因地域差别而略有不同。端午节是蕴涵独特民族精神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对中国民俗生活有重大影响。”

如今的端午节,门上的艾叶和菖蒲也渐渐消失不见,屈原或许不是端午节的真正源头,但屈原却是现在日渐单薄的端午节最有生命力的故事。

社会万象
国际快讯
人间冷暖
奇闻趣事
世间印象
拉呱
历史名人
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