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猎奇 > 社会万象 > 彝家女儿十几年基层防艾 走保卫本民族抗毒防艾路

彝家女儿十几年基层防艾 走保卫本民族抗毒防艾路

来源:爵士范    阅读: 1.2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四川省西南部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随着艾滋病在凉山蔓延并不断夺去许多年轻的生命,彝族儿女开始走上保卫本民族的抗毒防艾之路。

彝家女儿十几年基层防艾 走保卫本民族抗毒防艾路

感动凉山的彝家女儿——吉木子石

昭觉县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所所长吉木子石是位34岁的彝家女。她从事了十几年基层防艾工作,足迹遍布县里的村村寨寨,还和艾滋病人同吃同住。去年,她被凉山彝族自治州评为感动凉山年度人物之一。

截至今年10月31日,昭觉全县累计报告艾滋病感染者6477例,在整个凉山州位列第二。

在基层开展禁毒防艾工作有许多具体的困难。最让吉木子石头疼的就是交通问题。不少村子坐落在高山上,下乡走访十分不便。

出于安全考虑,母亲曾强烈反对她的工作,但没有动摇子石的决心。“我的民族正在遭遇毒品的重创,多少人因病早逝。我身为彝家的女儿,如果都不站出来做些事情,还指望谁呢?”吉木子石说。

她认为,防艾的重中之重是保护健康人群,阻止病毒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她和同事们走家串户,面对面给老乡普及毒品的危害和艾滋病防治的相关知识。

吉木子石说,彝族人以前是怕麻风不害怕艾滋病的,因为艾滋病症状不明显,且潜伏期长。现在家家户户,包括孩子,都知道艾滋病的三种传播途径。“县里的防治所每天都有艾滋感染者家属来主动领取安全套,这在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保守的彝族人观念在转变”。#p#副标题#e#

血酒盟誓——彝族风俗干预禁毒

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地势区位和普遍贫困,凉山开始成为“金三角”和“金新月”地区毒品经云南贩运至中国内地的重要通道。同期,许多彝族青壮年外出打工,染上吸毒,之后毒品随之而来,这种情况在昭觉县的竹核、尔古两乡尤为严重。

因毒品导致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悲剧不断上演。当地深受其害的村民提出以“家支”(彝族以父系为中心,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组织结构)为单位,利用彝族风俗整合民间力量,结成自治团体开展禁毒。

2001年3月,两乡上万名群众自发召开大会,以杀鸡宰牛、喝血酒盟誓的传统风俗成立了“昭觉县竹核尔古民间禁毒协会”,并通过了相关章程和禁毒公约,签订了禁毒协议书。

协会会长马国各介绍说,目前协会成员共8人,每天有两人外出巡逻,发现外来可疑人员就进行登记查问。“彝族人很听家支头人的话,他们在当地比较有威望。由他们出面签订责任书,负责教育其家支体系中的人不参与吸毒、贩毒效果显著”。

禁毒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两乡的吸毒人数已经从2001年的877人减少到目前的239人,先后有85人成功解除毒瘾。此外,协会还组织脱瘾人员外出务工,帮他们解决了生活困难。

据美姑县疾控中心副主任胡贤友介绍,美姑不少村镇也有类似的民间自发以家支或者村寨为单位的禁毒组织。这些民间组织的共同特点是依托家支内或村里最有威望的头人、族长出面组织同一体系内的群众互相监督,面对面地宣传禁毒知识。

山里的美沙酮治疗点

凉山州卫生部门的数据显示,凉山州艾滋病毒感染人数仍处于上升趋势。去年累计报告感染者21565人,截至今年9月累计报告感染者24768人。目前,全州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共有11549人。

针对这些吸毒人员,凉山州共建立了11个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开设了64个美沙酮维持治疗延伸点,正在接受治疗的有5690人。

设在昭觉县疾控中心院内的美沙酮门诊共有6名专业医生。疾控中心负责人红伟告诉记者,昭觉的美沙酮门诊目前在治196人,日平均治疗60人,保持率维持在63%。

红伟介绍说,大多数来接受治疗的人都是出于自愿,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下乡宣传给他们介绍了美沙酮维持治疗,只花10元治疗费就可以领药服用。美沙酮效果明显,一般服用一次可维持毒瘾在12到36小时内不发作。

凉山深处,美姑县牛牛坝乡中心卫生院的美沙酮治疗门诊是新设的延伸点之一。据院长俄木尔铁介绍,该延伸点是为方便附近山区吸毒人员接受治疗,于去年11月设立的,现有医生两名。这里每人只需付5元就能领到药。

截至今年11月,共有101人来这个延伸点接受治疗,目前稳定的患者共有40人左右,平均每天约30人来服药。

美姑县卫生局局长依火瓦坡说,除了县里的美沙酮治疗门诊,全县9个片区中有4个乡镇设有美沙酮治疗延伸点。

“目前美沙酮配给充足,但基层的抗毒防艾工作有许多具体的难处,如果能在所有的乡镇都设美沙酮治疗点,并给贫困患者适当的交通补助,来接受治疗的人应该会更多。”胡贤友说。

社会万象
国际快讯
人间冷暖
奇闻趣事
世间印象
拉呱
历史名人
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