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患者常把大腸癌當痔瘡治 如何區分痔瘡與大腸癌

患者常把大腸癌當痔瘡治 如何區分痔瘡與大腸癌

來源:爵士範    閱讀: 1.5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患者常把大腸癌當痔瘡治 如何區分痔瘡與大腸癌

近年來,深圳大腸癌發病率不斷攀升,已躍居每年新發癌症第二位。在全國腫瘤防治宣傳週到來之際,記者走訪多家醫院腫瘤科發現,大腸癌新發病例中,有近6成的患者錯把它當“痔瘡”治療,延誤了最佳治療期。

然而,與肺癌、肝癌等相比,大腸癌形成前大多會先出現大腸息肉這一明顯的特徵,並且演變過程相對緩慢,從腸息肉發展成腸癌大約需要7至10年,在此期間,如果市民加強警惕,主動篩查,是可以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如何區分痔瘡與大腸癌

“大腸癌發病隱蔽,病情發展較慢,早期常無明顯的臨牀表現。它與痔瘡的共同點都是便血,因此,誤診率較高。”深圳市某醫院腫瘤二科田醫生說。正確區分痔瘡和大腸癌,不僅要觀察大便規律是否有變化,還要觀察大便前後的出血量。田耕認爲,大腸癌患者的大便次數會增加或不規律,而痔瘡一般不會有大便次數增加;其次,看出血量和出血情況。大腸癌出血,血和大便往往混在一起,出血較多,多爲膿血,而痔瘡一般是大便前後出血,出血量少,多爲鮮血;最後,還要看是否有伴隨症狀。大腸癌發展到一定程度會有腹痛,出現貧血、消瘦甚至腸梗阻症狀,而痔瘡不會有這些症狀。

早期大腸癌切除後,5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

大腸癌的生存率,與其發現及接受治療的早晚有直接的關係。據悉,大腸癌治療通常採用以手術爲主的綜合治療。一般來說,早期大腸癌切除後,5年生存率可達90%至95%。中期大腸癌手術後5年生存率爲40%至70%。而有遠處轉移的晚期大腸癌手術後5年生存率則低於20%,但積極接受術後輔助性化療及放療,5年生存率可達60%。

導致大腸癌的原因有哪些

1、飲酒:酒精的攝入量與大腸癌的有關係,酒精也是大腸腺瘤的危險因素,但具體原因不清楚。減少酒精攝入量有利於預防大腸癌。

2、吸菸:吸菸與大腸癌的關係還不十分肯定,但吸菸是大腸腺瘤的危險因素,已經得到證實,研究認爲,吸菸是大腸癌基因產生的刺激因素,但需要經過大約40年的時間才能發生作用。

3、肥胖: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獨立的大腸癌的危險因素,體力活動過少是大腸癌的危險因素。體力活動可以影響結腸蠕動,有利於糞便排出,從而達到預防大腸癌的作用。

4、生殖因素:激素與生殖因素可能影響大腸癌的發生,美國研究表明,單身女性的大腸癌發病率高於結婚女性,有人認爲這與激素能影響膽汁酸鹽代謝有關。

5、食用高動物性脂肪食物,會增加糞便中膽酸的濃度,而膽酸會促使大腸癌的產生,加上高脂肪食物往往是高熱量,根據最近研究,熱量攝取太高,體重超重,亦會增加大腸癌的機率。

6、缺少纖維素的攝取亦可引發大腸癌發生,纖維素大都來自蔬菜水果,它與致癌物質結合,可吸附膽酸,膽固醇及有害物質,加上它不可溶解而且有保水性,可使糞便量增加,亦可促進大腸蠕動,使吸附的致癌物快速排出,減少大腸癌發生,反之纖維素攝取太少,則有罹癌可能。

7、鈣質攝取缺少,亦可能引發大腸癌,因爲鈣質可以結合膽酸和脂肪酸,進而減少大腸壁與此等膽酸接觸的時間,防止大腸癌的發生。

8、攝取維他命a、c、e及礦物質硒減少,則可能減少體內的抗氧化劑,影響大腸黏膜細胞的生長及分化,導致大腸癌。

如何預防大腸癌

1、改進飲食習慣。合理安排每日飲食,多吃新鮮水果、蔬菜等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及粗纖維的食物,適當增加主食中粗糧、雜糧的比例,不宜過細過精。改變以肉類及高蛋白食物爲主食的習慣。少吃高脂肪性食物,特別是要控制動物性脂肪的攝入。故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飲食所產生的致癌物質多,作用於大腸時間長,必然導致大腸癌的發生率增加。

2、積極防治腸道疾病,積極鍛鍊身體。預防各種息肉、慢性腸炎(包括潰瘍性結腸炎)、血吸蟲病、慢性痢疾等,對於腸道息肉更應及早處理。大腸息肉分爲五大類,即腺瘤性息肉、化生性息肉、炎症性息肉、錯構瘤性息肉等,其中腺瘤性息肉是真性腫瘤性息肉,是一種大腸癌癌前病變,所以當發現大腸內有腺瘤時,就應進行治療,摘除腺瘤並進行病理學檢查,希望有良性腺瘤階段予以摘除,以防大腸癌。如果不予以早期治療,絕大多數會變成大腸癌,預後是不良的。另外,應積極治療習慣性便祕,注意保持大便通暢。

3、定期檢查。對大腸癌的高危人羣,如40歲以上男性,家族性多發性腸息肉患者,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慢性血吸蟲病患者及有大腸癌家族史的人應定期檢查,警惕大腸癌的警號及早期症狀,如大便習慣改變,腹瀉、便祕交替,大便帶血或黑便,大便形狀變扁變細等。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拉呱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