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世間印象 > 胰腺癌

胰腺癌

來源:爵士範    閱讀: 2.7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胰腺位於上腹部胃的後方緊貼脊柱,胰頭部被十二指腸部分包繞,此處癌瘤佔2/3之多,90%爲導管細胞癌。病因不明 ,但與飲食、環境和吸菸有關。早期可無明顯症狀,一旦出現黃疸或腹痛已至中晚期,治療效果較差。因此凡中年以上有上腹不明原因隱痛或脹悶感連及“後心”部,體重減輕或消化功能紊亂者,應想到本病的可能性。

胰腺癌

胰腺癌最早由Mondiare及Battersdy敘述。

1888年Bard和Pis在文獻上做了臨牀報告。

1935年,美國著名外科學家Whipple首先報告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成功,從而確立了手術治療胰、十二指腸和壺腹部惡性腫瘤的方式。

十二指腸

1943 年,Rockeg首先實行了全胰切除術。

1954年國內余文光首先報告胰頭十二指腸切除的病例。

近年來,胰腺癌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在美國1988年發病率爲9.0/10萬,男:女爲1.3:1。多見於45歲以上者。瑞典發病率較高,爲125/10萬,並且在過去20年裏保持不變。英國和挪威各增加了l倍。70年代與60年代相比,加拿大、丹麥和波蘭的標化發病率增加了50%以上。在我國,胰腺癌已成爲我國人口死亡的十大惡性腫瘤之一。

北京協和醫院近年來收住院的胰腺癌病人比50年代增加了5~6倍。而且據北京地區7家醫院354例病例分析,病人中41~70歲者佔80%,近年來,年輕的胰腺癌病人也較10年前有明顯增加的趨勢,而且惡性度更高,預後更差。就胰腺癌的發生部位而言,仍以胰頭部位最多見,約佔70%左右,胰體次之,胰尾部更次之,有的頭體尾部均有,屬於瀰漫性病變或多中心性病變。

病理原因  胰腺癌是一種工業化地區的疾病,在美國黑人男性中其發病率爲十萬分之十五點二,而在匈牙利、尼日利亞和印度,發病率最低,僅爲十萬分之一點五,相差十倍。波利尼西亞男性,包括復威夷本地人和新西蘭毛利人的發病率也很高。日本人的發病率在1960年爲十萬分之一點八,到1985年上升爲十萬分之五點二。

研究證實吸菸者的危險性與其吸菸程度成正比。對戒菸10年到15年的人,其危險性與終生不吸菸者相近。吸雪茄、捲菸、菸斗和咀嚼菸草者在危險性方面無差異。

對胰腺癌的地理區域分佈的研究,如對移居者的研究,充分說明環境因素,如飲食的致癌作用。動物實驗證明高脂肪飲食與胰腺癌的發展有關。其他如肉類和高熱卡飲食,特別是高碳水化合物,奶製品和海洋食物也是有關因素。而飲食結構中高纖維、水果和新鮮蔬菜的人羣患胰腺癌較少。雖然飲用咖啡因酒精類飲料被認爲是正在增長的危險因素,但是也有很多研究不支持這種觀點。

同樣,許多研究也不支持糖尿病和胰腺癌之間的相關性,雖然有一些前瞻性研究顯示糖尿病人患胰腺癌的危險性比其他人高4倍。近年來人們發現在胰腺癌確認前數月往往有糖尿病發作,這一發現可能提醒醫生們對無糖尿病家庭史的中年病人要考慮早期胰腺癌的可能性。與胰腺癌有關的職業是與化學物質和金屬接觸的工作,有研究者認爲在與β-萘胺和苯有關的工廠中工作的男性有患胰腺癌的高危險性。

重氮乙酰絲氨酸

胰腺癌的遺傳因素尚未被明確證實,但也有家庭發病的報告。近期的研究認爲近親中有惡性胰腺腫瘤者的患病危險性較高。

40歲以下的人患胰腺癌極少,平均患病年齡爲63歲,男性略高於女性。胰腺癌的死亡率幾乎與發病率一致,5年生存率很低,並且幾乎都接受過手術治療。未接受治療的胰腺癌病人的生存期約4個月,接受旁路手術治療的病人生存期約7個月,切除手術後病人一般能生存16個月。根據最新的統計,20%的病人生存期爲1年,3%的病人生存期爲5年。

用大鼠(重氮乙酰絲氨酸)、敘利亞倉鼠(N-亞硝基雙[2-氧丙烷基]胺或胺BOP)以及豚鼠(甲基亞硝基脲)複製的齧齒動物胰腺癌模型已成功。亞硝基複合物是對齧齒動物最有效的致癌物。食物中含大量飽和脂肪可促進實驗大鼠形成癌。縮膽囊素(CCK)或其類似物蛙皮縮膽囊肽(cerulein)可刺激實驗動物體內外分泌胰腺生長。推測可能正是因爲CCK的釋放,所以飲食中富含黃豆粉和胰蛋白酶抑制劑可促使大鼠形成癌。CCK和腸促胰液肽一起可以刺激致癌物質導致胰腺癌。近來的實驗將一種人造的CCK受體拮抗劑在胰腺新生物形成前注入大鼠體內,證明可以阻止重氮乙酰絲氨酸的作用。然而,這種拮抗劑在臨牀的運用還需進一步研究。洛伐他汀(Lovastatin)---一種降低膽固醇的藥物,在體外實驗中可以抑制胰腺癌的生長。

臨牀表現

憂鬱症

胰腺癌常見的臨牀特徵有體重減輕、腹痛和黃疸。體重減輕是一種非特異性的症狀,通常是漸進性的,在確認胰腺癌數月前即開始發生。65%~80%的病人有腹痛,常於夜間更爲嚴重。平臥位和坐位可使疼痛加重。疼痛常常模糊不清,難以言明,這種情況往往延誤診斷。

黃疸是第三位最常見的症狀,許多病人出現較晚。黃疸通常是進行性加重的,但也有呈自然波動狀態的。對鄰近總膽管的小的胰腺癌的病人,黃疸可爲唯一的臨牀表現。因此,對這種難以解釋的黃疸應仔細評估。往往這類腫瘤較易於切除。黃疸常伴有上臂、小腿和腹部的煩人的瘙癢,特別在夜間加重。瘙癢與皮膚膽鹽瀦留有關。因爲皮膚中膽鹽水平與瘙癢程度的關係比血清膽紅素的水平更加密切。還有另外的說法,即膽鹽促進了周圍細胞中蛋白酶的釋放,而這些蛋白酶可以引起瘙癢,然而不是所有的病人都主訴瘙癢。偶爾可能見到瘙癢出現在臨牀上黃疸發生之前。儘管無痛性黃疸仍被錯誤宣佈爲胰腺癌病人的特有症狀,但實際上有這種表現的病人僅是一種例外。

胰腺癌的非特異性體徵和症狀包括厭食,上行性膽管炎,以及排便習慣的改變(便祕,腹瀉,吸收不良,胃脹氣,或腸脹氣)。糖尿病可伴隨發作。由於胃、幽門或十二指腸直接受到侵害,或是由於胃功能的紊亂,可併發胃排空障礙的症狀。通常與肺癌相關的轉移性的血栓性靜脈炎(Trousseau體徵)也可能是胰腺癌的早期體徵。中年人可出現憂鬱症、疑慮病和癔病,一般認爲是由胰腺癌引起。在胰腺癌病人中偶爾也可見以抑鬱症狀爲主的精神症狀。這種有精神症狀的病人半數以上其精神症狀比重比生理體徵和症狀的出現早6個月。正是由於有許多非特異性的和模糊的體徵和症狀,所以胰腺癌的早期診斷十分困難,醫生必須保持高度的警惕。

檢查與診斷  B型超聲檢查是較好無創傷的普查方法,CT掃描亦可發現1釐米以上的腫瘤。必要時行逆行胰膽管造影,內鏡超聲波或穿刺活檢均有助明確診斷。黃疸較重並有陶土樣便者可先予以“減黃”的內外引流術,可減輕肝功能損害,改善全身營養狀況,且減少術後併發症。

胰腺癌的診斷,特別是早期診斷十分困難,應重視各種首發症狀,其初期臨牀表現主要爲:

1、起病多無明顯誘因;

2、上腹不適的部位較深,範圍較廣;

3、不適的性質較模糊;

4、不適與飲食的關係不一,有的初期感到餐後不適,隨後逐漸轉爲持續存在,也可能與飲食無關;

5、無消化性潰瘍的週期性,卻有進行性加重,出現隱痛、脹痛和腰背痛;

6、伴有乏力和進行性消瘦;

7、不能解釋的糖尿病。

一般認爲40歲以上患者近期出現下例臨牀表現時,應考慮本病,但此時往往已屬晚期:

1、進行性膽汁淤積性黃疸;

2、原因不明的頑固性上腹痛、腰背痛;

3、不能解釋的進行性體重減輕;

4、近期出現的脂肪瀉、糖尿病或糖尿病突然加重者,應儘快根據客觀條件進行上述有關檢查。

如診斷仍不能明確,應考慮剖腹探查,爭取手術切除腫瘤。Harbric等提出剖腹探查的指徵爲:

1、近期內發生消瘦伴無法解釋的上腹痛,尤其是老年的糖尿病患者;

2、疼痛放射至背部,尤以夜間爲甚,需膝屈曲、前俯坐位或取胎兒樣屈曲位始得緩解者;

3、原來精神正常的老年人發生嚴重精神抑鬱綜合徵者;

4、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釋的持續不退的阻塞性黃疸,並伴有持續性腰痛或背痛者;

5、老年人近期內發生持續性腰痛和背痛,伴有多發性靜脈血栓形成,或遊走性血栓性靜脈炎者。

當胰腺癌以上腹飽脹、隱痛、脹痛不適等症狀起病時,易誤診爲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潰瘍等慢性胃部疾患,但後兩者臨牀經過爲非進行性,多無體重減輕和食慾減退,胃鏡檢查對診斷常有決定性意義。

在胰腺癌初期黃疸出現前,常有上腹飽脹、隱痛、不適等前驅症狀,與病毒性肝炎的一些表現頗相似,易被和診爲肝炎,但肝炎早期出現的病毒感染標記物(HbsAg、HbeAg),血清轉氨酶明顯上升與胰腺癌不同;而當胰腺癌出現阻塞性黃疸時,可被誤診爲膽汁淤積性肝炎,但後者在B超上無肝內外膽管擴張。胰腺癌與慢性胰腺炎易混淆,有時臨牀表現、B超和CT檢查均很相似,如X線腹部平片、超聲或 CT發現胰腺部位有鈣化斑點,則對慢性胰腺炎的診斷有幫助。經CT、B超引導或手術下胰腺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可確定診斷。膽管癌、Vater壺腹癌與胰頭癌的解剖位置鄰近,三者的臨牀表現十分相近,但手術療效和預後不同,應注意鑑別。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拉呱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