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中醫 > 莕菜的功效與作用

莕菜的功效與作用

來源:爵士範    閲讀: 6.6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出處】出自《唐本草》

莕菜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Xìnɡ Cài

【別名】荇菜、莕、接餘、菨餘、鳧葵、水鏡草、莕絲菜、符絲菜、金蓮幾、藕蔬菜、靨子菜、金蓮子、莕公須、水銅錢、馬腳草、馬腳蓮、水荷葉、水葵、蓮花菜、小萍蓬草、小葉荷葉

【來源】

藥材基源:為龍膽科植物莕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Nymphoides peltatdμm(Gmel.)O.Kuntze[Limnanthemμm peltatμm Gmel.;Menyanthes nymphoides L.]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收,鮮用或曬乾。

【性味】辛;甘;性寒

【歸經】膀胱經

【功能主治】發汗透疹;利尿通淋;清熱解毒。主感冒發熱無汗;麻疹透發不暢;水腫;小便不利;熱淋;諸瘡腫毒;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外用:鮮品適量,搗敷。

【附方】①治癰疽及瘡癤:莕絲菜或根、馬蹄草莖或子各取半碗,同苧麻根五寸,去皮,以石器搗爛,敷毒四圍,春、夏、秋日換四、五次,冬換二、三次。換時以薺水洗之。(《保生餘錄》)②治穀道生瘡:荇葉搗爛,綿裹納下部,日三次。(《範汪方》)

【各家論述】

1.《唐本草》:主消渴,去熱淋,利小便。

2.《開寶本草》:搗汁服之,療寒熱。

3.《品彙精要》:主諸淋,解毒藥。

4.《綱目》:搗敷諸腫毒,火丹遊腫。

5.《醫林纂要》:除煩,解熱,消痰,行水。

【摘錄】《中華本草》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