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永珍 > 奶粉陷害門註定沒有贏家 如何修復乳業的信譽?

奶粉陷害門註定沒有贏家 如何修復乳業的信譽?

來源:爵士範    閱讀: 1.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吵得沸沸揚揚的“蒙牛高管涉性早熟事件被捕”事件,究竟真相幾何?蒙牛給出的說法是“不瞭解,稍後再回應”,伊利表示“對該起事件並不清楚”。乳業專家則指出“為搶奪奶粉市場而出此下策,若是蒙牛令人費解”,這些迴應,個個隱喻著讓人不安的成分

奶粉陷害門註定沒有贏家 如何修復乳業的信譽?

按理說,在中國乳製品行業裡,蒙牛、三元、伊利都算得上一線品牌,既然是“一線品牌”,其安全標準自然是“高人一籌”,營銷策略理應為“互利共贏”。但問題是,我們的“乳製品企業”,其江湖地位似乎並不是很牢靠。比如,曾多年奶粉銷量第一的民族品牌“三鹿”,不就是號稱“強健中國人”來著,誰知道竟暗地“兼職倒賣”三聚氰胺?在安全性堪憂的基礎上,如今又上演這麼一出“互相拆臺”的大戲,著實令人頭大。

事實上,消費者“頭大”由來已久了。劣質奶粉導致大頭嬰兒、三聚氰胺引發結石娃娃、問題奶粉重現江湖……一場場寒風徹骨的奶業危機撲面襲來,吹破了形同虛設的奶源檢測、有毒奶源被變相買賣、惡性爭奪牧場、有毒奶粉被私下藏匿等幕後玄機。而這其中,一些乳製品行業淡漠的公共責任與監管部門一貫的“後知後覺”,早就令眾人如驚弓之鳥,時常無限憂思與習慣性懷疑———而這也正是衛生部調查組宣告“性早熟與聖元優博嬰幼兒乳粉無關”後,蒙受不白之冤的聖元仍身陷囹圄的原因。

所有訊號都在指向一個無情的結局:丟了消費者的信賴,撿來了惡性競爭的名聲;沒了辛苦培育的市場份額,換來了外資品牌的乘虛而入。“陷害門”事件無論真相如何,註定不會有贏家,其損害的是整個行業的信譽,打擊的是整個行業的形象,使群眾懸於乳製品安全之上的心靈愈加脆弱。

眼下看來,奶粉“陷害門”裡的憂思與懸疑,遲早會真相大白。但如何撿回監管許可權上迷失的公信,如何找回質量安全上走丟的責任,如何實現完全開放、同質化市場的理性競爭,如何修復乳業降至冰點的信譽,或許,這才是真正令人糾結的問題,也是我國監管部門、乳製品行業馬上面臨、亟待破解的一道艱難考題。

社會永珍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拉呱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