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永珍 > 杭州白紋伊蚊劇增 白紋伊蚊最易傳播登革熱

杭州白紋伊蚊劇增 白紋伊蚊最易傳播登革熱

來源:爵士範    閱讀: 2.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有人要問了,蚊子不是多半在夜裡活動嗎?疾控中心的朋友告訴記者,有種白紋伊蚊,只在白天活動。更可怕的是,它是傳播登革熱病毒的媒介。換句話說,如果這種蚊子咬了登革熱病人,又咬了你,那很不幸,你可能要染上登革熱了。

杭州白紋伊蚊劇增 白紋伊蚊最易傳播登革熱

今年以來,金華已發現兩例登革熱病,為有效預防可能爆發的登革熱疫情,金華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分別在6月上旬與下旬,進行了登革熱佈雷圖指數(BI)監測,昨天下午,結果出來了。

6月下旬比上旬白紋伊蚊密度翻了好幾倍

金華市疾控中心消毒與病媒生物防制科科長施紅喜說,從這個圖可以看出,6月下旬,伊蚊的密度比上旬高,也就是說,蚊子多起來了。而且,按照往年經驗,接下來直到7月20日前,還會更多,這段時間是全年最多的階段。

因為伊蚊最愛的氣溫是25~30℃,直到38℃以內,都是它活蹦亂跳的時間。氣溫到38℃以上,伊蚊也跟我們人一樣嫌熱,要休養生息去了。

6月上旬以前,金華進入梅雨季,但隨著雨水逐漸減少,氣溫逐步回升,給伊蚊幼蟲的孳生創造了有利條件。所以,7月下旬到8月中上旬,氣溫太高,蚊子會減少,而之後颱風帶來的降雨和氣溫回撥,又會導致9月份蚊子多起來。

伊蚊喜歡有積水的地方辦公室的花草瓶罐要勤換水

白紋伊蚊幼蟲非常適合在有水的靜態小容器中孳生與繁殖。施紅喜說,在這次監測中,他們看到許多白領辦公室的桌上,放著水缸瓶罐,養花花草草,還有些人喜歡在盆栽下面再放一個托盤接水。在這些地方,都發現了許多伊蚊蟲卵。此外,洗臉檯、洗衣臺的積水都是伊蚊好生養的地方,所以大家平常一定要注意及時清理積水,辦公室或家裡的花草,5~7天最好換一次水。

在金華地區,有蠻多人往來於東南亞、非洲、南美洲,做生意或者旅遊,這些地方是登革熱高發區域。所以,防患於未然特別重要。

因為伊蚊繁殖很快,一隻伊蚊一般15天內就可以生下50只幼蟲,在接下來15天內這50只會變成2500只。有研究證明,它攜帶的病毒可以三代垂直傳播,假設有5只伊蚊咬了同一個登革熱病人,那麼一個月內就會有12500只攜帶登革熱病毒的伊蚊誕生。

延伸閱讀:什麼是登革熱?

登革熱(Dengue fever)是由伊蚊傳播的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臨床症狀為突然發熱,全身肌肉、骨、關節痛,極度疲乏,皮疹,淋巴結腫大及白細胞減少。在我國,由於旅遊業和經濟的快速發展,登革熱具有典型的輸入性、突發性,具有傳播迅猛、發病率高、人群普遍易感、少數重症病例死亡率高等特點。

登革熱有什麼症狀?

如果出現持續2~7天的高燒(有時高達40℃),同時伴有以下症狀中的兩種——頭痛、眼眶痛、肌肉與關節痛、噁心、嘔吐、腺體腫大和皮疹,且近期去過登革熱流行區工作、生活或旅遊,在自己生活與活動社群、街道、甚至城市範圍內有登革熱發生,就應考慮自己可能感染了登革熱,這時就應儘快到正規醫院就醫,並提醒大夫可能得了登革熱,儘快得到診治,並採取防蚊隔離,防止進一步擴散。

登革熱如何傳播?

登革熱是一種經蚊媒傳播的傳染病,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是主要傳播媒介,叮咬患者或隱性感染者後,經8~12天的潛伏期(也稱為外潛伏期)後,具有傳播該病毒的能力。健康人被攜帶病毒的蚊蟲叮咬後就有可能感染登革病毒,3~14天的潛伏期(也稱為內潛伏期)後部分敏感人群便會發病,也有部分人不發病(稱為隱性感染者)。目前,我國人群普遍易感,而在東南亞、拉丁美洲的許多地區,以兒童感染為主,也是兒童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國登革熱主要由什麼蚊子傳播?

我國登革熱的傳播媒介是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二者體色都為黑色,被稱為“花蚊子”。

埃及伊蚊廣佈全球熱帶地區,在我國主要分佈在海南省、廣東省雷州半島、雲南省的邊境區域和臺灣南部,儘管其分佈侷限,但其對登革病毒的傳播能力強,需要重點控制。埃及伊蚊主要孳生於室內,為家棲蚊種。體色黑,背部有鐮刀形的銀白斑紋左右各一個。幼蟲主要孳生在居民區周圍或室內的容器積水中,尤其是在室內飲用貯水缸中、水培植物、花盆託、醃菜壇、飲水機等;雌蚊主要吸食人血。埃及伊蚊白天吸血,且通常近黃昏和早晨各有一刺叮高峰。

白紋伊蚊是我國登革熱疫情傳播的重要媒介,在中國,南起海南,北至遼寧南部,西至陝西寶雞都有記載。雌蚊是凶猛的吸血者,它們在大量發生的場所對人們騷擾很大。白紋伊蚊主要孳生於室外,為半家棲蚊種,背部中間有一白色豎條,屬黑色蚊蟲。幼蟲主要孳生於人居附近的竹筒、樹洞、石穴、廢輪胎以及缸罐等容器積水中,也見於菠蘿等植物的葉腋。雌蚊主要在白晝和黃昏刺吸人和動物的血液,通常是日出前後和日落前後各有一刺叮高峰。

社會永珍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拉呱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