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名言佳句 > 佳句美文 > 漏谷穴位的準確位置圖

漏谷穴位的準確位置圖

來源:爵士範    閱讀: 4.9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漏谷穴 Lòu gǔ】

漏谷穴位的準確位置圖

【取穴方法】漏谷穴位於人體的小腿內側,當內踝尖與陰陵泉穴的連線上,距內踝尖6寸,脛骨內側緣後方。

【解剖】 在脛骨後緣與比目魚肌之間,深層有屈趾長肌;有大隱靜脈,肢後動、靜脈;有小腿內側皮神經,深層內側後方有脛神經。

【主治疾病】 腹脹,腸鳴,小便不利,遺精,下肢痿痹。

【人體穴位配伍】 配足三裏穴治腹脹腸鳴。

【刺灸法】 直刺 1~1.5寸。

【別名】太陰絡穴。

【穴義】脾經中的濁重物質在此沉降。

【名解】

(1)漏谷。漏,漏落也。谷,五穀也、細小之物也。該穴名意指脾經中的濁重物質在此沉降。

本穴物質由三陰交穴傳來,因脾經的溼熱之氣與肝經及腎經氣血物質進行了交換,上行至本穴的氣態物質則溫度偏低,在本穴的變化是散熱縮合冷降的變化,濁重的部分由天部沉降到地部,如細小的穀粒漏落之狀,故名。

(2)足太陰絡、太陰絡。本穴物質爲三陰交穴傳來的天部水溼之氣,其氣與脾經其它的氣血物質相比溫度較低,穴內氣壓亦較低,脾經其它部位的水溼之氣向本穴匯聚並沉降地部,本穴有聯絡聚集脾經天部氣血物質的作用,故爲足太陰絡。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爲天部之氣及氣態物中的脾土塵埃。

【運行規律】混濁的氣態物由天部沉降至地部。

【功能作用】沉降脾經陰濁。

【治法】寒則先瀉後補或灸之,熱則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