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歷史朝代 > 《虎嘯龍吟》大結局怎麼樣?司馬懿黑化後爲什麼變成了另外一人?

《虎嘯龍吟》大結局怎麼樣?司馬懿黑化後爲什麼變成了另外一人?

來源:爵士範    閱讀: 3.0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虎嘯龍吟》已經正式大結局了,《軍師聯盟》上下兩部也是去年不可多得的好電視劇,每個演員的演技都已經發揮到淋漓盡致了,有種還沒看夠的感覺。不過對於《虎嘯龍吟》最後的結局應該怎麼評價呢?《虎嘯龍吟》並沒有全部按照真實歷史來拍,甚至有很多觀衆在看了前面的劇情以後認爲是在洗白司馬懿,但是到了最後幾集編劇完全是按照真實歷史來拍的,曹爽三族被殺連三歲的小孩子都不放過,爲什麼司馬懿黑化以後好像變成了另外一人呢?

《虎嘯龍吟》大結局怎麼樣?司馬懿黑化後爲什麼變成了另外一人?

我最近最愛的一部劇,馬上就要完結了,失落。

回想自己從上半部開始,一直追劇到現在,有時看到半夜4點都不捨得睡覺。

演技在線、劇情精彩、細節好評…

看起來酣暢淋漓,這部劇就是——《虎嘯龍吟》。

《虎嘯龍吟》大結局怎麼樣?司馬懿黑化後爲什麼變成了另外一人? 第2張

現在播出的劇情裏,垂垂老矣的司馬懿蟄伏多年,終發動“高平陵事件”,從曹爽手中奪回朝堂大權,隨後誅滅了曹爽三族。但此後不久,司馬懿的一生也畫上了句號。

無論是裏面複雜的政治權謀,還是戰爭場面,都讓我作爲一個普通觀衆感到痛快。

《虎嘯龍吟》大結局怎麼樣?司馬懿黑化後爲什麼變成了另外一人? 第3張

高平陵事件

其實我最喜歡的就是在政治權謀中,不同人物之間亦敵亦友的惺惺相惜和互相利用;還對歷史人物進行了合理的想象,讓人物更豐富立體;更設計了頗多有隱喻的細節,每次細細回想,都回味無窮。

編輯部也時常討論這部劇的情節設置。看到大家都很好奇,於是我們列出了劇中四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關係和七大疑惑性細節。

曹叡和辟邪司馬懿和諸葛亮“心猿意馬”的歸宿司馬懿背曹叡下皇帝位…………

藉着即將收官之際,專訪了該劇導演張永新,好好滿足一下我們的好奇心。(涉及輕微劇透)

先放我最喜歡的一對人物關係!

曹叡VS辟邪

“互相依存”

《虎嘯龍吟》大結局怎麼樣?司馬懿黑化後爲什麼變成了另外一人? 第4張

張永新:辟邪在劇中是曹叡身邊最親近的人,他不僅僅具有一個政治功能,他更多是需要和曹叡的性格瑕疵形成搭配。性格殘缺如曹叡,竟然在這個世界上也有一個知心人。而歷史當中曾明確記載,曹叡好男寵,好穿女人衣服,但在劇中,我們並沒有刻意強調他和辟邪之間微妙的關係,基本上還是呈現爲相互依存。

《虎嘯龍吟》大結局怎麼樣?司馬懿黑化後爲什麼變成了另外一人? 第5張

雖然很多時候大家都恨不得第一時間用板磚把他拍死,然而如果觀衆審視這個人的一生,也會發現他有很多可憐之處。例如曹叡之死,對於辟邪來說是整個世界全塌了,因爲他這一輩子就是爲了曹叡而生,也爲了曹叡而死。他愛曹叡之所愛,恨曹叡之所恨,從這個角度看,他確實是一個至情至性的人。

而辟邪在臨死之前,司馬懿給他送去衣服,他說“謝謝太尉,謝謝你把我當作人”,這其實也體現了這個人身上可悲、可憐,甚至於可敬之處。

這個片段很好看

司馬懿VS曹丕

“好哥們——君臣”、“既用且防”

《虎嘯龍吟》大結局怎麼樣?司馬懿黑化後爲什麼變成了另外一人? 第6張

張永新:司馬懿與曹丕的關係,跟他與曹操的關係完全不同。他與曹丕從一開始基本屬於好哥們,歷史當中,在曹丕獲帝位的過程中,司馬懿也起到了一些作用。所以證明他兩人之間在執政理念上有相似之處。

但當曹丕成爲君,司馬懿變成臣,兩人之間的關係就變得極爲複雜了。他們是像兄弟一樣的君臣關係,但又不能完全信任,曹丕對司馬懿其實是既用且防。

司馬懿VS曹叡

“依賴”、“猜忌”、“駕馭”

張永新:曹叡是司馬懿“背”着王位上的,加上曹丕將司馬懿定爲“託孤重臣”,所以曹叡的政治生命應該是完全依賴於司馬懿的。

但曹叡小的時候眼睜睜看着父親殺掉了自己的母親,而且爲了自保,他還要認郭照爲母親,所以他的性格極其殘酷、粗劣,並且不按規矩辦事。這也讓他在面對臣子司馬懿的時候,內心更加矛盾,無法互信,充滿猜忌。而且他駕馭權臣的手腕比他父親更加兇狠,這也讓他們之間的博弈更深不可測。

司馬懿VS諸葛亮

“亦敵亦友”、“惺惺相惜”

《虎嘯龍吟》大結局怎麼樣?司馬懿黑化後爲什麼變成了另外一人? 第7張

張永新:司馬懿與諸葛亮的關係可謂是“亦敵亦友”,相互欣賞。

劇中,司馬懿不止一次表達他把諸葛亮奉爲自己的師長。即便歷史當中司馬比諸葛還大幾歲,但這絲毫不影響司馬懿對諸葛亮的尊敬,把他視爲亦敵亦友。歷史中,司馬懿也曾評價諸葛亮爲“天下奇才”,司馬對諸葛的政治、軍事方面的才華是十分欣賞的。所以我們設計了譬如諸葛亮和司馬懿在夢境中相會,兩個人隔空望月,但又各懷心聲。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表達兩個人其實是惺惺相惜的。

《虎嘯龍吟》大結局怎麼樣?司馬懿黑化後爲什麼變成了另外一人? 第8張

但若評價司馬和諸葛誰更勝一籌,具體事情具體分析,諸葛和司馬的博弈是以諸葛亮“卒於五丈原”而結束的,真正的勝敗一目瞭然。但讓人扼腕嘆息的是,這種勝敗不是全部源於兩個人的作爲,而是“天時地利人和”、軍事動員力量等綜合因素的一次博弈。所以對於諸葛亮來說,他與司馬懿之間的博弈無疑是悲壯且充滿遺憾的。

其實導演想表達的人物關係,在劇中基本都能看出來,演員的演繹還是比較到位的。唯獨曹叡和辟邪的關係比較隱晦,但無論是曹叡死還是辟邪死,都是蠻戳心的戲。

《虎嘯龍吟》大結局怎麼樣?司馬懿黑化後爲什麼變成了另外一人? 第9張

導演爲了展示不同人物之間的關係,設計了很多細節,有的細節貫穿全劇,例如那隻叫“心猿意馬”的烏龜;有的細節重複幾次每次寓意都不同,例如司馬懿背曹叡…

我們也找出了7個印象比較深刻的細節,讓導演來幫我們解惑。

空城計

“空城計”司馬懿與諸葛亮的“神交”創意來源於何處?

《虎嘯龍吟》大結局怎麼樣?司馬懿黑化後爲什麼變成了另外一人? 第10張

張永新:“空城計”是我們最糾結、也是耗時最長的一場戲。我們從劇本階段就一直在改寫,有幾次都下到拍攝通告裏了,但又覺得不成熟,直到殺青我們才把這場戲徹底拍完。

歷史上並沒有“空城計”,它完全是《三國演義》的戲說。而我們保留這場戲,是因爲一個人、一張琴、一座城,竟然嚇退15萬軍,這是非常具有可看性的。但假如雙方真是這樣懸殊,那爲什麼司馬懿不進城呢?我們又必須給一個合理的解釋。

所以我們還是從司馬懿的角度來審視這場“空城計”。他和諸葛亮的“神交”,其實完全是司馬懿個人的主觀想象,這個想象裏涉及到了學術界關於司馬懿所討論的“鳥盡弓藏”觀點,即事情成功之後,曹叡會不會對司馬懿過河拆橋。只不過“神交”是通過諸葛亮之口、通過兩個人的博弈對話,把司馬懿內心的顧慮表達出來。

《虎嘯龍吟》大結局怎麼樣?司馬懿黑化後爲什麼變成了另外一人? 第11張

依依東望,望的是時間

與此同時,我們也往前推進了一步,加入了司馬懿個人的對話。實際上到了老年,司馬懿會發現站在他對面的那個人,其實就是年輕時候的自己。這樣的話觀衆會一目瞭然,“空城計”實際上不是司馬和諸葛的“神交”,而是司馬懿自己的博弈。

背下皇帝位

爲何曹叡臨死前讓司馬懿揹他?

《虎嘯龍吟》大結局怎麼樣?司馬懿黑化後爲什麼變成了另外一人? 第12張

劇中出現三次司馬懿背曹叡的情節,每個地方意義都不同:第一次是司馬懿人臣仁義救曹叡;第二次是曹叡試探司馬懿;第三次是曹叡託重任給司馬懿,讓他背起大魏天下。

張永新:我們想以一個互文的方式,爲他們兩人畫一個句號。司馬懿與曹叡緣起於你揹我上皇帝位,所以緣結束也要結束在你揹我下皇帝位。而曹叡讓司馬懿揹負着的,也是他心念的大魏天下。

至於他們二者之間的關係也像一個圓,雖然原點和終點相同,但時間流變,物是人非,兩個人彼此早已不是最初的那個人。所以“背下皇位”其實是值得玩味的隱喻。

扇子

司馬懿與諸葛亮正式相見時,司馬懿竟非常想要諸葛亮的扇子,並製造出一段幽默的兩人調侃。爲何要加入這樣一段戲?

《虎嘯龍吟》大結局怎麼樣?司馬懿黑化後爲什麼變成了另外一人? 第13張

張永新:這個是我們現場做的嘗試,我們希望把這個司馬和諸葛的關係做的更具有現代人的邏輯。司馬懿對諸葛亮是欣賞的,那假若我們把司馬懿就設定爲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諸葛粉”,那兩人見面的時候就會有粉絲見偶像的邏輯關係。一旦形成這種關係,司馬懿在諸葛亮面前就會誠惶誠恐。

而扇子就是非常好的物化道具。因爲扇子是諸葛亮的標配,從粉絲的角度,諸葛亮的每一個物件在司馬懿眼睛裏都非常“神聖”。“我雖不能至,但是我心想往之”。

所以後來在司馬懿的夢境當中,他也終於如願以償拿到了那把扇子。雖然最後還是讓諸葛亮搶了回去,但卻變成了一個有趣的、且能折射出人物性格和人物關係的細節。當然,真正的歷史並沒有記載“論扇”這一筆。

反串何晏

爲何要找女演員飾演“何駙馬”何晏?

《虎嘯龍吟》大結局怎麼樣?司馬懿黑化後爲什麼變成了另外一人? 第14張

張永新:何晏在歷史上非常有名,號稱“三國第一美男子”。當時我們也考慮過請男性演員,但最終考慮到歷史記載的何晏明眸善睞,“傅粉何郎”,皮膚極其的好,加上權衡一些綜合因素,我們試着邀請女演員來扮演。

其實女演員在生理上和男演員還是有很大不同,所以我們也費了很大功夫,從言談坐臥走,聲態形表,都請了專門的老師來輔導。

心猿意馬

爲何會設置“心猿意馬”?這隻烏龜有什麼隱喻?爲何在“上方谷”之戰時,司馬懿被箭射中,卻安排“心猿意馬”放在胸口,救了他一命?

《虎嘯龍吟》大結局怎麼樣?司馬懿黑化後爲什麼變成了另外一人? 第15張

張永新:“心猿意馬”本身就是一個象徵,它跟司馬懿是互爲鏡像的。這隻烏龜象徵了司馬懿一生的隱忍。而到這部劇收官的時候,我們也爲“心猿意馬”設計了最終結局,即司馬懿在將死之前,在洛水河畔打了一套五禽戲,並放掉了“心猿意馬”,並在人生的最後說了一句“去吧,我的心猿意馬。”

其實這句話就是一種隱喻,“心猿意馬”代表着司馬懿一生的隱忍和抱負,在彌留之際,他才最終放開了自己。

鷹視狼顧

在最後,司馬懿和司馬昭曾經有一瞬間“鷹視狼顧”的對視,這個細節想體現什麼內容?

《虎嘯龍吟》大結局怎麼樣?司馬懿黑化後爲什麼變成了另外一人? 第16張

“老狼”和“小狼”

張永新:這是我們有意識設置的扣兒。因爲在《軍師聯盟》裏,司馬懿曾經有一個經典意義上“鷹視狼顧”,而如今司馬昭也有這麼一次“鷹視狼顧”,其實這兩者可以作爲一種互文來看。

我們在解讀司馬昭的時候,曾經設想過,司馬昭所反映的某一種狀態,其實也是司馬懿諸種性格因素當中的一個。加上“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假如從這個角度,我們就可以理解爲什麼“鷹視狼顧”會有傳承關係,也是體現了司馬昭的狠戾與野心。

小幽默

除了“與諸葛論扇”,這部劇中也有司馬懿“急赤白臉”的讓司馬昭喚其將軍而非爹、“陳羣挪腳”的神走位、以及曹叡將死之時,士兵衝進朝堂尷尬“搶戲”等逗趣的細節,爲什麼要這樣設計?歷史當中的司馬懿真的很幽默嗎?

張永新:這其實是我們的敘事策略。我們不希望把歷史古裝劇做的十分死板,所以我們力圖去做情趣化表達。例如街亭之戰時,司馬懿“氣急敗壞”的跟兒子說“去晚了,什麼功勞都是人家的了!”我們就想用這種直白的方式,把司馬懿最真實的一面呈現出來,把他從神壇打回爲一個正常人,因爲只有在兒子面前,他纔有可能不修飾自己。從目前觀衆的反饋來說,他們不僅會會心一笑,而且也比較認同這種設定。

《虎嘯龍吟》大結局怎麼樣?司馬懿黑化後爲什麼變成了另外一人? 第17張

正史當中的司馬懿其實好像沒有幽默感,非常沉默寡言。他留下的詩歌也很少,唯一我讀過的歌功頌德的一篇詩歌,也是寫的毫無才氣,與曹丕、曹植相比,簡直天壤之別。

但我們的劇畢竟不是正史,所以還是要考慮到戲劇性。包括我們也結合吳秀波老師自身的特點,合理改造了司馬懿的性格,我認爲在戲劇的範圍之內是允許這種創作的。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拉呱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