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疤痕體質者不宜扎耳洞

疤痕體質者不宜扎耳洞

來源:爵士範    閱讀: 3.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燒傷整形科主任張雲鬆介紹:所謂“疤痕體質”,指的是受傷後增生的疤痕突出超過皮膚的表面,表面積比原來的傷口還大。有的人一丁點的皮膚損傷都可引起疤痕疙瘩,例如打耳洞等,如果單純把疙瘩贅肉切掉,不久還會長出一坨更大的來。

疤痕體質者不宜扎耳洞

多數人打耳洞不上醫院

18歲的阿秀在天河的一間街邊小店打耳洞,由於消毒不夠衛生,左耳發生了感染。雪上加霜的是,她天生疤痕體質,耳洞傷口竟然在隨後3個月內長出一大坨疙瘩肉,害得她不敢出街見人。據瞭解,像阿秀這樣的女生很多,她們一般都是去美容院、髮廊或商鋪打耳洞,例如北京路、狀元坊寫着“無痛穿耳”的小店鋪,在那裏打兩個洞只需要10元左右。

疤痕體質最好別打耳洞

張雲鬆建議,打耳洞最好還是去正規的醫院,醫生會對耳釘和打洞的部位進行嚴格消毒,而且在隨後一個星期之內的鞏固期裏,自己每天要對傷口做清洗消毒,這樣一般就不會感染,“但是即使沒有感染,也不能100%保證疤痕體質者打完耳洞後不會長出疙瘩來。如果你過去受傷後的疤痕長得很大,最好不要輕易進行打耳洞這類創傷性的‘美容’。”

楔切使疙瘩越切越大

張雲鬆坦言,疤痕疙瘩是國際醫學界的難題,如果疙瘩長得很大,單靠注射藥物需要很大的劑量,患者不能耐受藥物中激素的副作用,因此往往需要手術切除。

傳統的手術治療是沿着疙瘩做一個楔形切口,切掉疤痕後把兩邊的皮膚縫起來。張雲鬆說:“楔切的方式勢必造成切口比原來疤痕還長,皮膚縫合後的張力也比較大,因而疙瘩極易復發,長得比手術前更大。”

皮下切除+輔助治療能減少復發

張雲鬆提倡做“表皮下疤痕切除”,這種方式是在疙瘩上做切口,長度不超過原疤痕範圍,然後通過切口向表皮底下的兩側挖掉增生組織,再做縫合便沒有太大的張力,傷口也沒有增大。術後配合藥物注射或同位素照射治療,便能較好地控制疤痕疙瘩復發。

張雲鬆提醒,手術後的輔助治療必須持之以恆,整個治療大概需要半年至一年。而同位素治療還需要準確把握照射的參數,低了無效,高了會燒爛疤痕。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拉呱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