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百姓就醫方式與醫療人才流動的關係

百姓就醫方式與醫療人才流動的關係

來源:爵士範    閱讀: 2.9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百姓就醫方式與醫療人才流動的關係

“當然要去三甲醫院!”即將碩士畢業的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學生吳強,對自己的就業目標毫不諱言,“只有在大醫院才能得到足夠的鍛鍊,同時滿足當醫生的成就感。”吳強說,幾乎所有的醫學專業學生,無一例外都以大醫院作爲自己的就業目標,小醫院則是無奈“保底”。

“大醫院擠破門、小醫院沒人去”不單出現在醫學畢業生就業上。一邊是“小病不出社區,大病才上醫院”的醫改目標,另一邊卻是“全國人民看病上協和”——老百姓的就醫方式與醫療人才的流動趨勢可謂“不謀而合”。

對3635名公衆的在線調查發現,77.4%的人認爲,醫療領域當前最大的問題是:醫療資源不均衡,大醫院擠破門,小醫院沒人去。

社區醫院應成爲居民健康守門人

公衆最關心當前醫療領域的哪些問題?調查顯示,“看病貴問題”依然是公衆最關心的問題,關注率達到80.4%。其次是“看病難問題”,關注率爲65.5%。接下來依次爲:提高社區醫院醫療水平(59.8%),醫患關係得到緩解(37.2%),實現先看病後付錢(35.3%),政府鼓勵社會資本興建醫院(32.0%),將電話預約掛號推廣到全國(27.5%),實施強制性的社區醫院首診制(22.7%)。

社區醫院首診制的公衆支持率不高,與社區醫院的現狀有關。

“目前社區醫院的工作往往只是量量血壓,配配藥,這藥還是按照病人自己的要求來開。”崔樹起認爲,這離國家希望建立的“社區醫院首診制”還有很大距離。“首診制”要求社區醫院醫生一方面具有全面的治療常見病、慢性病的能力,減輕大醫院的門診壓力,同時還必須能夠識別少見的、危險係數高的疾病,使病人得以及時轉診,所以社區醫院亟須高素質的全科醫師。

此次調查發現,公衆對社區醫院最普遍的期待是“小病、常見病、慢性病可以到社區醫院治療”(73.8%);其次有60.6%的人希望完善社區醫院的硬件設施和配備;58.9%的人希望加強社區醫院的人才配置,55.4%的人認爲社區醫院應當以社區居民的健康管理爲主要職能。

北京月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負責人介紹,該中心與主管單位復興醫院之間,實行“雙向轉診制”,即社區醫院在首診基礎上,將一些無法確診及危重病人轉移到上級醫院。而上級醫院將診斷明確、經過治療病情穩定轉入恢復期的病人,返回到其轄區所在的社區衛生機構進行繼續治療和康復。

這位負責人認爲,社區醫院的功能定位不同於大醫院,其服務對象應包括病患、亞健康人羣、健康人羣在內的“全人羣”。除了治療,社區醫院更要傳播倡導健康生活理念,成爲真正的“社區居民健康守門人”。#p#副標題#e#

百姓就醫方式與醫療人才流動的關係 第2張

社區醫院和大醫院之間的人才交流和互動

“應該鼓勵醫學院畢業的年輕人去社區醫院工作。”衛生部全科醫學培訓中心副主任、首都醫科大學公共衛生與家庭醫學學院教授崔樹起表示,從國家需求來看,中國還是缺醫生的。如今存在的醫學院畢業生就業難問題,主要原因還是人才資源配置失衡,畢業生只願意去大醫院。“當然,社區醫院醫生各方面的待遇,總的來說的確比較低。”

調查顯示,57.4%的人認爲“社區醫院和衛生所水平低”是當前醫療領域最大的問題;30.5%的人認爲最大問題是醫學院畢業生對口就業難。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學生薛飛表示,相對於收入上的差距,她更擔心進入社區醫院後的個人職業發展,“醫學院畢業只是醫生職業的起點,我擔心社區醫院醫生缺乏足夠的業務鍛鍊機會,晉升也會比較困難。”

崔樹起教授透露,目前發改委正在起草文件,內容將涉及對社區衛生服務人才的待遇及晉升問題的具體說明,希望能在政策上解決那些有志於從事社區醫務工作的年輕人的後顧之憂。

北京月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杜雪平教授總是很忙,因爲她還同時指導10名碩士研究生的培訓工作。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很多醫學院畢業生都很願意來該中心工作,原因是該中心屬復興醫院的下屬機構,是這家三甲醫院的一部分,待遇和機會都不差,來中心工作的畢業生都會到復興醫院進行全面的輪崗培訓。“我們這裏還定期有專家來坐診。復興醫院的醫生要評定高級職稱,必須要到社區醫院坐診一年,這個是硬性規定。”

但這種大醫院與社區衛生機構之間的人才流動並不普遍。在上海一所三甲醫院工作的張醫生帶教了兩名醫學院博士生,“現在的一級和三級醫院之間往往缺乏溝通,學生去了一級醫院就很難再上來了。如果有一種機制可以短期培訓後再回來,那倒是一種不錯的鍛鍊。”

調查中,對於優秀醫療人才集中在大醫院的問題,71.8%的人認爲應該鼓勵好醫生去社區醫院行醫交流;56.1%的人認爲應該讓社區醫院的優秀醫生也有上升空間;61.6%的人期待實現社區醫院和大醫院之間的人才交流和互動。

還有51.7%的人建議,應該要求醫學院的畢業生都去社區醫院鍛鍊幾年。

“這樣的提議很好,對於畢業生積累基層經驗,社區醫院吸引高素質人才都有好處。”崔樹起同時表示,目前多數社區醫院不具備接收醫學院畢業生赴基層鍛鍊的條件,社區醫院缺乏合適的帶教醫生,“你如果要教本科生的話,最起碼得有碩士學位,這個是社區醫院目前做不到的。”

新醫改方案中提出,將穩步推動醫務人員的合理流動,促進不同醫療機構之間人才的縱向和橫向交流。崔樹起認爲,政府雖然正在努力制定向社區醫療傾斜的人才政策,但進展還是不夠大。社區醫院全科醫生的培養,是一個全國性的課題。“部分省市已經開始了培訓。按計劃,明年全國所有省、區、市都將啓動這項培訓。”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拉呱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