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初中女生被同學P圖片傳班羣 多日不敢去上學

初中女生被同學P圖片傳班羣 多日不敢去上學

來源:爵士範    閱讀: 1.7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5歲女孩小蓓(化名)已經幾天沒有去上學,從開始的大哭大鬧到現在蒙在被裏不跟人說話,這種異常的狀態也持續多天。

家人查看她的手機發現,有同學合成了一張半裸體圖片,頭像用的是小蓓的照片,而且將圖片發到了同學羣中……

小蓓的家人認爲這不是簡單的玩笑問題,對校方態度及學校調解的涉事家長的賠償意見,小蓓家人暫時並不接受。

初中女生被同學P圖片傳班羣 多日不敢去上學

圖爲網絡圖片根本文章無關

同學P不雅圖片還傳到班級羣裏

小蓓是瀋陽市甦家屯區姚千九年一貫制學校初三年級的學生,“12月23日那天,女兒突然又哭又鬧,但現在也不哭也不鬧了,就像個傻子,不吃也不喝的。”小蓓的表現嚇壞了媽媽,媽媽每天以淚洗面。

小蓓的二大娘肖女士表示,家人發現孩子手機裏有個同學羣,裏面有一張合成的半裸圖片,上面的頭像正是小蓓的。

從那之後,小蓓的異常越來越嚴重,外人根本不理,家人說話也極少得到迴應。

“孩子受到了很大打擊,本來孩子確實挺胖,170斤,就比較自卑,現在經過圖片的事,孩子肯定更受不了。”肖女士說。

家人很快找到了學校。“九年二班一位同學小晴(化名)做的我女兒半裸體圖片,我們要對方的家長給個說法,他們說是女兒和我女兒開個小小的玩笑,德育處主任也說是個玩笑。”在一份情況說明中,小蓓母親說。

記者注意到,這張圖合成的痕跡非常明顯,穿着小背心、體型較胖,原圖很像一個網上流傳較廣的小胖男孩健身圖,由於袒胸露乳,加上女孩的頭像,難免讓人產生誤會。

小蓓家人報了警,姚千派出所介入調查。隨後,家人瞭解到,這個圖片其實7月份就已經在羣裏了,只是小蓓才發現。

班主任:希望所有孩子都健康快樂成長

昨日下午,小蓓的班主任王老師表示,校方正在積極與多名當事人家長溝通,積極協調。

“作爲班主任,希望孩子儘快來上學,別對孩子造成更多傷害。”王老師說,週日知道這件事後,校方讓班主任調查當事人情況,並將雙方家長都找到學校,沒協商出結果。

王老師先是打電話勸慰小蓓,又和校長、副校長到小蓓家和孩子聊了一會兒,“去的時候小蓓躺着,不願意說話,嘮一會兒還行,應該可以回到學校”。

王老師表示,其實P圖的孩子跟小蓓平時是好朋友,“現在P圖的女孩也害怕了,畢竟是孩子,我們要保護小蓓,也要保護P圖的孩子。今天她中午沒吃飯,去外面走,我馬上去操場找回來,勸她誰都可能會犯錯誤,要正視錯誤。希望所有孩子都健康快樂地成長”。

家長:想要對方家長和學校方面的道歉

“姐,經過學校調解,把你的想法與三個涉事家長溝通,小晴家長願拿2000元,另外兩位學生家長願各拿500元,合計3000元,現將調解結果告知於你,你考慮一下是否接受,如果同意,學校再幫助你們家長溝通見面籤協議。”昨日,肖女士轉發了一條調解意見,她表示是校方反饋給她的。

不過針對這一調解意見,肖女士並不認可,“除經濟賠償之外,孩子現在精神受到很大打擊,是否能回到學校上學還不知道,我們想要對方家長和學校方面的道歉”。

至於這份調解意見是否爲校方意見?校方對此事如何處理?是否對受傷害孩子進行心理輔導?記者欲向該校一位劉姓校長求證這些問題,其電話始終爲小祕書狀態。

律師:網絡也成爲霸凌事件的發生場所

遼寧同澤律師事務所林姝婧律師表示,霸凌指通過心理、身體和言語的惡意攻擊,對受害人進行身心的壓迫,造成受害人憤怒、痛苦、羞恥、尷尬、恐懼,以及憂鬱。隨着科技進步,微信羣、QQ羣、BBS、微博等交流平臺也成爲霸凌事件的發生場所,欺凌者借網絡或電信設備以文字、圖片等形式攻擊受害人,也被稱爲網絡霸凌。

霸凌對受害人造成的後遺症相當多,包括逃家、逃學、出現慢性疾病、飲食不正常等,並且會造成自尊降低、時常焦慮不安、悲觀思維與高度渴求關懷心理。

從結果來看,小蓓的表現也有類似之處。

每個孩子都應該正確地成長

採訪中,小蓓班主任說了一句話:“希望所有孩子都健康快樂地成長。”

她看到了小蓓因此受到的傷害,也注意到了P圖同學因此產生的恐懼。從這一角度來說,兩個孩子都可能是受害者。而這也是作爲教育者最該發現和及時糾正的問題。

畢竟她們都還是在校園中的孩子,正在形成人生觀和價值觀。在這過程中,出現某些問題,甚至犯錯誤似乎是在所難免的。

面對小蓓的遭遇,不同人給出了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爲這是另一種形式的校園霸凌;還有人說,這不就是孩子之間開的玩笑嘛?何必興師動衆?

其實個人認爲,這個時候只有一個評判標準:換位思考。如果你的女兒被PS了半裸照,你會怎麼想?作爲一個15歲的孩子,她又會受到何等的傷害?

當然,對方的孩子可能確實並無惡意,不排除只是個玩笑,但這也無法改變小蓓受到傷害的事實。

個人認爲,雖然現在沒有必要着急給事情上升高度,但也不應輕描淡寫。最重要的是如何消除影響,把對孩子的心靈傷害降到最低,並避免類似事情再次發生。

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一定不止於課本。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做人、做事;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面對挫折和意外的心理應對;勇於面對自己的錯誤、對自己的行爲負責,等等。都是在成長路上需要正視和學習的。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拉呱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