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孩子心理不健康的3個表現

孩子心理不健康的3個表現

來源:爵士範    閱讀: 1.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心理不健康的3個表現

兒童心理健康是社會發展的需要,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有利於社會秩序的穩定,有助於兒童克服消極心理狀態,有助於調動兒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德、智、體、美、勞等多方面的和諧發展。

心理健康的孩子應具備以下五點

(1)有正常的智力,有求知慾;

(2)能逐漸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保持樂觀向上的心境;

(3)能學會與周圍人正常的交往,懂得分享與合作、尊重別人、樂於助人;

(4)能自我接納,有自制力,能積極面對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困難,適應環境;

(5)具有良好的行爲習慣和健全的人格。

孩子心理不健康的三大表現

一是情緒表現:恐懼,焦慮,不願上學,容易生氣,想輕生(認爲活着沒有意思,有度日如年的感覺,興趣減少或多變、情緒低落)等。

二是行爲表現:離羣獨處,不與同年齡小朋友一起玩,沉默少語,少動,精神不集中,有暴力傾向、逃學、偷東西等行爲。

三是生理表現:頭部腹部疼痛、噁心、嘔吐、厭食或貪食、早醒、入睡困難、耳鳴、尿頻甚至全身不適,而軀體檢查及實驗室檢查又沒有軀體疾病。

孩子心理不健康怎麼辦

專家指出,對於兒童的心理問題,如果不及時干預會引起嚴重的心理和精神障礙,影響兒童適應社會的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學業成績,給家庭和社會帶來負擔。因此,家長要多瞭解兒童心理特點及有關心理疾病的知識,並對孩子的智力水平、興趣愛好等有更全面的瞭解,不能盲目攀比、模仿,還要根據自己孩子的氣質類型及特長興趣因材施教。

最重要的是對孩子的期望應有適當的水平。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應滲透在家庭生活的各個方面,滲透在學校教育工作的全過程中,對不同年齡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把“學會認知、學會共同生活、學會做事、學會生存”作爲對孩子的終身教育目標,點點滴滴、持之以恆,讓孩子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均能健康成長。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拉呱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