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男士護理 > 健康 > 偏頭痛怎麼治 中醫治療偏頭痛的方法

偏頭痛怎麼治 中醫治療偏頭痛的方法

來源:爵士範    閱讀: 2.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偏頭痛作爲臨牀常見病,中醫學中有很多偏頭痛的治療方法,本文收集了近5年來中醫臨牀治療偏頭痛的文獻資料,包括中藥內服、中藥外治與針刺等治療方法。

偏頭痛怎麼治 中醫治療偏頭痛的方法

偏頭痛的病因病機

偏頭痛在中醫理論上認爲其屬於“頭痛”、“頭風”、“厥頭痛”等範疇,隋代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頭面風候》首先提出“頭風”的病證,宋代楊士瀛《仁斎直指方》對頭風痛的臨牀症狀作了更詳細的描述。李東垣《東垣十書·內外傷辨》把頭痛分爲外感頭痛與內傷頭痛,並明確地指出偏頭痛的病名:“如頭半邊痛者……此偏頭痛也。”從古至今,各個醫家對偏頭痛的發病原因皆認爲主要在感受外邪,情志內傷,飲食不節,久病致瘀的基礎上造成肝、脾、腎等臟腑功能失調,風襲腦絡,痰濁阻滯,瘀血阻絡所引起。在經絡辨證上,張氏等認爲主要是六淫之邪傷及三陽經,而其中又以少陽經,太陽經爲多見;陳氏等則認爲內傷是由於肝鬱肝火傷及陰絡,腎陰腎精虧虛導致腦海失養,脾失健運致氣血虧虛或痰濁內生阻於經絡而致病。

一、中藥治療偏頭痛的方法

1、中藥內服

中藥治療偏頭痛的方藥衆多,依據傳統中醫辨證理論,“頭爲諸陽之會”,“五臟精華之血,六腑清陽之氣皆會於巔”,凡外感六淫之邪,上擾巔頂,邪氣稽留阻礙清陽,經絡被遏而氣血逆亂,痰瘀阻絡,腦失所養而導致偏頭痛,故風、寒、痰、瘀爲本病的主因,辨證審因後,喻氏用偏正湯,藥有:川芎、白芷、白芥子、白芍、郁李仁、柴胡、細辛、香附、全蠍、蜈蚣、炙甘草,全方起到祛風散寒、通絡祛瘀、蠲痰利竅作用。偏頭痛病程纏綿日久,遇勞則發,馮氏認爲當屬中醫內傷頭痛範疇,其發病與肝、脾、腎三髒有密切關係,治療用當歸芍藥散,當歸、白朮、川芎、白芍、澤瀉、茯苓、葛根、全蠍,有熱者加黃芩;此方肝脾同治,以治肝爲主,亦爲氣血同治。

但以活血爲主,對於脾虛肝旺及久病入絡的血瘀頭痛效果顯着,臨牀治療35例,有效率爲95.65%。陳氏對偏頭痛的體會是認爲無論外感或內傷引起的偏頭痛,均爲氣血運行失調,氣機阻滯,脈絡不通引起,而痛處多在頭之兩側,爲少陽經脈所過之處,自擬芎柴丹胡湯:川芎、柴胡、丹蔘、延胡索、白芷,運用柴胡引諸藥入少陽,5日爲1個療程,臨牀治療238例,一般5~7日可痊癒,或10日明顯減輕好轉。謝氏亦認爲偏頭痛屬“久痛入絡”,用補陽還五湯加減治療偏頭痛58例,組方中桃仁、紅花、川芎、丹蔘等具有擴張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的現代藥理作用,也符合了中醫理論起到活血化瘀的功效。鄧氏取半夏白朮天麻湯加減治療偏頭痛64例。

研究者結合中醫“久病多痰”,“久病入絡”,“久病多瘀”的觀點,藉此方補養氣血,化痰降濁,化瘀通絡,標本兼顧治療偏頭痛,臨牀有效率爲93.8%。張氏在辨證立法用藥上多從肝入手,若肝久病則肝血不足,血虛生熱,火動生風上擾清竅致經脈阻滯而發爲頭痛,取辛芷四物湯治療偏頭痛56例,療效顯着,在四物湯的基礎上加細辛、白芷、丹蔘、延胡索、夏枯草、鉤藤、草決明,取四物湯滋肝陽血,鉤藤、夏枯草等平肝風,延胡索、丹蔘活血通絡,細辛芳香通竅止痛,諸藥合用使得陰血足,肝木升,頭痛可自消除。

2、中藥外治

採用某些特定藥物,通過貼敷塗等方法從體外來治療偏頭痛,馬氏用頭風膏貼在兩側太陽穴,每次貼敷6~8h,每日1次,5日爲1個療程,頭風膏組成有川烏、白附子、生南星、川芎、細辛、樟腦、冰片,研爲細末調成糊狀敷貼。臨牀發現通過頭風膏穴位敷貼能引諸藥達病位,並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大腦血液循行作用。尹氏針對外感與內傷偏頭痛患者分別取不同中藥研製成粉末,在穴位敷貼,外感型偏頭痛,取細辛、附子、白芷、藁本、川芎、公丁香、皁角刺、延胡索、當歸,上藥研爲粉末,以薑汁調成糊狀,在風池、風府、頭維、太陽穴位敷貼;內傷型偏頭痛,其認爲此證型痛多有定處,敷貼穴位以痛處爲主,藥物有水蛭、桃仁、川芎、細心、斑蝥、延胡索,研末以溫酒調成糊狀,臨牀患者經1~2個療程治癒18例,顯效15例,有效7例。

二、鍼灸治療偏頭痛的方法

1、毫針刺

體針鍼灸應用於偏頭痛的預防與治療在臨牀上很多見,於氏用一組基本穴處方:百會、率谷、頭維、風池、太陽、阿是穴;再按臨牀表現將偏頭痛分成4種證型進行配穴治療,肝陽上亢型:基本穴處方加懸顱、頷厭、陽陵泉、行間、內庭;痰濁上擾型:基本穴處方加上星、豐隆、陰陵泉、中脘,有熱象加外關、曲池;肝腎陰虛:基本穴處方加腎俞、三陰交、太溪;氣滯血瘀型:基本穴處方加血海、三陰交、太沖、膈俞。常規針刺,留針30min,其間停提插捻轉手法,15天爲1個療程,共治療36例,總有效率91.7%。楊氏以腹針配合辨證取穴,主穴爲:中脘、陰都(患側)、外關(患側)、足臨泣(患側);配穴據辨證,外感加風池、合谷,肝膽火盛加行間,氣血不足加氣海、足三裏,痰溼中阻加豐隆、陰陵泉,肝腎陰虛加太溪,以上穴位均爲雙側,先針中脘、陰都,應當淺刺,得氣後再刺外關、足臨泣,後再針辨證所取穴位,腹針結合體針臨牀治療40例,其中病程最短7天,最長15年,總有效率95%。

頭針張氏等治療瘀血型偏頭痛急性發作期,用鄰點透刺加纏針震顫與常規針刺手法作觀察比較,A組(鄰點透刺加纏針震顫法):採用阿是穴鄰點透刺加纏針震顫法,若痛點在顳部,取毫針從絲竹空向阿是穴透刺,得氣後向右捻轉針柄180°~360°使軟組織輕輕纏繞針尖然後行200~250次/min的震顫法如此反覆操作5次後出針。B組(常規手法組):找到阿是穴直刺4~6mm,得氣後行捻轉角度在(180±9)°,頻率在100~150次/min。鄰點透刺加纏針震顫明顯具有行氣活血通絡止痛的作用,且即刻鎮痛效果也明顯優於常規手法組。杜氏矩陣鍼灸治法治療頑固型偏頭痛40例,矩陣穴方:四中穴(四神聰各外開一寸)、頭顳穴(太陽穴後一寸與耳尖平行,咬牙時在顳部突起處)、風池。

從刺合圍針刺是根據《靈樞》經脈、經筋、經別有關內容,可調節臟腑經絡功能,圍針則加強了對痛點部位的刺激,起近部治療作用,兩者合用可疏通經絡,調和氣血。趙氏等利用運動頭針治療50例,取額中帶、頂中帶、頂枕帶上1/3,顱底帶中1/3(患側)、顳前帶(患側),毫針延頭皮刺,反覆行鍼直至頭痛明顯減輕或消失,療效觀察顯示總有效率爲94%。劉氏等根據《靈樞·根結》“足太陽結於命門,足陽明結於顳大,足少陽結於兩耳”的理論,在患側頭顳處(角孫穴上2寸,水平旁開1.5寸,計3穴,左右共6穴)以毫針刺,得氣後加用電針,通過加強局部血流方法來減緩偏頭痛症狀。

2、頭針結合體針

“經脈所過,主治所及”被廣泛運用在偏頭痛的治療,除了在頭部局部取穴,循經遠取配合身體四肢其他腧穴,更提高疏通經絡氣血,使氣至病所。臨牀文獻中觀察治療偏頭痛多數取肝膽經循行部位與所屬腧穴;宋氏運用遠近配穴針刺治療,頭部取患側絲竹空、率谷、角孫、太陽,再循經選取少陽經在四肢遠端的中渚、足臨泣,頭針留針1h,體針留針30min,遠近取穴配合來疏通少陽經脈。高淑紅以疏調少陽,通絡止痛治則,取風池、頭維透率谷、太陽、陽輔、合谷、太沖等穴,毫針常規刺法爲主輔以太陽穴刺絡拔罐直搗病所,臨牀治療360例療效肯定。

少陽經穴位爲基礎再結合辨證配穴,主穴取:絲竹空、率谷、合谷、列缺、足臨泣、太陽、頭維、風池,辨證屬外風型加曲池,肝膽溼熱配四神聰、行間,肝木乘土者配以足三裏、氣海,毫針常規刺,臨牀有效率90%。劉氏更認爲頭針與體針結合,療效明顯優於單獨選用頭針或體針,在頭針與體針的結合再加上頭部阿是穴點刺放血,可以更大提高臨牀療效,其選取太陽、絲竹空、風池、外關、中渚、健側合谷穴,毫針常規刺,頭部阿是穴選1~2穴,三棱針點刺放血,起到疏通氣血,點刺放血認爲可使痙攣的血管舒張,從而使偏頭痛緩解。雷氏等也在肝膽經辨證基礎上選用風池、百會、率谷、太陽、外關作爲主穴,結合臨牀辨證加以配穴,肝陽上亢者加足臨泣、絲竹空、行間,痰濁內阻者加頭維、足三裏、豐隆,主穴處方配合辨證取穴用在治療偏頭痛119例,其認爲近期療效佳,而且有滿意的遠期療效。

3、綜合療法

偏頭痛的臨牀治療除了單純藥物服用治療或針刺治療外,通過文獻的查找,亦有一些結合型的治療方法,在原治療效果上再加上另一治療的效果不僅可以縮短療程亦可提高療效。張氏選用中藥加電針治療,中藥基本方:川芎、白芷、桃仁、紅花、殭蠶、蟬蛻、田七末(沖服)。電針處方:絲竹空透率谷、風池、頷厭、太陽、百會、合谷、頭維、攢竹、太沖、列缺、足臨泣。進針得氣後加電針儀,用連續波。筆者用活血祛風通絡方再加上絲竹空透率谷,兩穴同屬少陽經,相配能清肝膽風火,爲治偏頭痛要穴,兩處方相配則加強了通絡止痛之效。王氏在針刺的基礎上再結合高壓氧的物理治療,針刺處方:頷厭透率谷、懸釐透角孫、風池、絲竹空;血瘀加膈俞、血海;痰溼加豐隆、三陰交;腎虛加腎俞、太溪。高壓氧治療:患者進入醫用型高壓氧艙,勻速加壓25min,壓力從0升至25ATA,穩壓後患者開始吸純氧,吸氧時間30min×2。治療63例總有效率85%,高壓氧可以血氧分壓增高,腦血管收縮,使偏頭痛發作時血管擴張及血管壁水腫得以阻止,起到迅速止痛效果,針刺所用穴位可直接刺激頭側部的大腦皮層,促進血液循環促使經絡通暢。

宋書林根據“急則治標,緩則治本”的原則,用穴位注射結合刺血療法治療頑固性偏頭痛,治療過程分兩階段,第一階段:初治至頭痛程度減輕,發作間隔延長;取穴風池(雙側)、合谷(單側,交替應用),選用當歸注射液2ml,維生素B12(0.5mg/支)1ml,5ml注射器配6號針頭,抽取上混合液3ml,刺入上下提插、得氣,每穴注射1ml,每日1次,7次爲1個療程;刺血療法:取印堂、耳尖、太陽穴(單側,交替使用),在每穴上用三棱針點刺出血,擠4~8滴血,隔日1次,6次爲1個療程。再取穴風池(患側)、肝俞、脾俞、心俞、肺俞、腎俞、膈俞,五臟俞和膈俞單側交替應用;用當歸注射液5ml,維生素B122ml(0.5mg/支),取一次性注射器配6號針頭抽取混合注射液,各穴注入1ml,隔日1次,5次爲1個療程。第一階段風池配合谷意在活血通絡,祛風止痛,點刺放血利於通瘀,生養新血;第二階段是通過五臟俞來調節五臟氣機,穴位注射所用當歸,現代藥理證實其具有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作用,維生素B12能增強神經組織的功能,作爲穴位注射藥液能夠增強經絡刺激效應強度,延長效應時間。

近年來中醫治療偏頭痛的治療方法,可以綜合出以下幾點:偏頭痛的病因爲風、寒、痰、瘀,治療方法以辨證分型論治爲原則,立法處方圍繞在祛風散寒、通絡止痛、活血化瘀等基礎上,臨牀隨症隨病加減。鍼灸治療偏頭痛的效果取得不錯的療效,目前尚未發現採用鍼灸治療的毒副作用,即時止痛效果也明顯優於藥物治療;中藥外治法也在穴位的基礎上運用敷貼等手段來起到治療效果。

從文獻整理中發現風池穴的選用率明顯高於其他穴位。偏頭痛的治療方法有單一療法,也有結合了中醫學與西醫學的治療方法,這些方法都能取得很好的療效,然而也不難看出目前療效評價標準不統一,有按照《臨牀疾病診斷依據治癒好轉標準》,或按照《頭風診斷與療效評定標準》等不同標準來作評價,某些偏頭痛患者在發作後常自行緩解,也有可能在一段時間內不復發,如果單憑止痛效果來評價可能無法評定該治療方法或藥物的優缺點。針刺治療偏頭痛的臨牀報導雖多,但在診斷、分型、選穴、針刺手法各家手法不同,也有一些臨牀觀察缺乏對照組,多中心對照臨牀研究偏少,樣本量不大等問題,這些問題可待在今後研究工作中解決。

護膚
髮型
香氛
健康
整形
妝容
減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