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時尚訊 > 時尚訊爆料 > 不止音樂,《心靈奇旅》也是爵士之旅

不止音樂,《心靈奇旅》也是爵士之旅

來源:爵士範    閱讀: 2.4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文|阿全

編輯|阿蒙

排版|思涵

“我他媽,真也沒想到能這麼好”

這是豆瓣評論裏看到覺得最簡短有力的評價。這部由迪士尼和皮克斯出品的動畫電影截至發稿在豆瓣獲得8.9分,IMDb8.2分的優秀表現。

一部關於爵士樂的動畫電影,雖然定在聖誕節當日上線,卻並不被市場看好,排片量極少。然而衆人拾柴火焰高,看過影片的觀衆紛紛表示“催淚”、“被治癒了”,影視大V、音樂博主也大力推薦,影片的排片量才逐漸增加,這部電影也在人們的口口相傳中的得到了更多關注,熱度日益高漲。

口碑的爆棚也助力其票房數據實現“逆風翻盤”。《心靈奇旅》的票房雖在前期表現不佳,但隨着後期排片逐步增加,票房數據也水漲船高,並在上映第九天(1月2日)達到了3337.9萬的最高單日票房紀錄。

不止音樂,《心靈奇旅》也是爵士之旅 第3張

△《心靈奇旅》排片情況變化(數據來自燈塔專業版)

自12月25日於內地院線上映以來,本片已經收穫了1.8億人民幣的總票房。(數據來自燈塔專業版)而在迪士尼流媒體Disney+上,《心靈奇旅》更是連續十天包攬了所有上線國家的冠軍。

作爲一部以“爵士樂”爲元素的音樂電影,《心靈奇旅》對歷史上的爵士樂場景與大師有着諸多致敬。

不止音樂,《心靈奇旅》也是爵士之旅 第4張

Duke Ellington整理領結的的經典照片、Louis Armstrong和Art Blakey的演出海報、Charles Mingus的手機鈴聲、完美復刻Village Vanguard的Half Note酒吧……種種細節讓爵士樂迷們驚喜不已。

當然,影片對於爵士元素的運用,可不止致敬這麼簡單。

音樂情緒的影視化呈現

《心靈奇旅》這部影片討論了人生目標對生活的意義,以及生死等富有哲學意味的議題,而爵士樂在片中作爲劇情推進器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影片的主人公Joe視爵士樂爲人生中的“火花(Spark)”,並一直堅信只要實現了“在爵士俱樂部和偶像一同演出”的目標,自己的生活便能從此改觀。

Joe在演奏爵士樂時,經常會進入“忘我”的狀態,而這在影片中被形容爲人在試圖超越物質世界、觸摸精神世界時,所抵達的中間地帶(The Zone)。

進入“忘我之境”的人能感受到巨大的愉悅,精神高度興奮,從而激發“火花”的誕生。這與心理學中的“心流”狀態有異曲同工之妙。

爵士樂注重即興和個性化表達的特點,十分適合展現演奏者進入“忘我之境”時的狀態。

不止音樂,《心靈奇旅》也是爵士之旅 第6張

影片中,主人公在樂隊面試時進入“忘我”的演奏狀態,展現出爵士樂自由的音符流動,獲得了偶像的認可;正式演出大獲成功後,主人公坐在家中的鋼琴前憶起22(影片的另一主要角色),影片又通過一段忘我的演奏,將其對自身的反省和懺悔過程進行了視聽化的呈現。

在《心靈奇旅》的製作過程中,皮克斯的動畫團隊找到了Jon Batiste等真實世界裏的爵士樂手,利用80多個GoPro和許多裝在臉上和手指上的鏡頭,捕捉每一個細微的神態和動作。

不止音樂,《心靈奇旅》也是爵士之旅 第7張

左側爲影片畫面,右側爲Jon Batiste在彈奏

最後影片中呈現出的演奏場景,不僅真實可信,而且極具感染力。皮克斯甚至請到九寸釘樂隊的Trent Reznor和Atticus Ross,爲音樂製作配樂。

可以說爵士樂,乃至音樂,經常作爲抒發人物情感和思想活動的工具,在影視作品中發揮重要作用。

《海上鋼琴師》中,主人公1900經常坐在鋼琴前若有所思地望着窗外的大海,從指尖流出的音符訴說着他對外界的嚮往和恐懼;《爆裂鼓手》裏師徒二人扭曲病態的關係,通過緊張急促的鼓節奏製造出戲劇張力;而在《生於藍調》這部傳記電影中,Chet Baker傳奇的經歷和脆弱敏感的性格,通過一次次勾人心魄的小號演奏娓娓道來。

不止音樂,《心靈奇旅》也是爵士之旅 第8張

影片《爆裂鼓手》

音樂代替了語言,爲人物發聲,而影視化的呈現方式,也提升了音樂的情感濃度與震撼力。

爵士樂與種族融合

通過運用了爵士樂元素的影視作品,我們也能一覽社會文化的變遷。

19世紀期間,美國南部種植園黑人奴隸們的非洲音樂的傳統,逐漸受到歐洲音樂的影響,於是產生出許多美國黑人的音樂形式,如布魯斯、拉格泰姆、靈歌、福音等。

20世紀之交,當布魯斯和拉格泰姆等樂曲在新奧爾良由黑人小型銅管樂隊演奏爲舞蹈伴奏時,便產生了最初的爵士樂。人們稱它爲“新奧爾良爵士”。

這個時期的爵士樂僅限於黑人羣體內部的自娛自樂,更是一種表達自我生活和情感的重要手段。

1917年前後,一些白人樂隊在舞廳、酒吧間模仿黑人樂隊演奏爵士樂,引起轟動。從此,爵士樂走出了與外界隔絕的黑人生活圈,進人城市娛樂場所,並逐漸走上了商業化的道路。

20世紀20年代,美國迎來了戰後的高速經濟發展,中產階級人口急劇上升,傳統的清教徒道德土崩瓦解,享樂主義開始大行其道。而爵士樂這種新興的音樂趣味,在當時受到了上層階級白人的追捧。

不止音樂,《心靈奇旅》也是爵士之旅 第9張

影片《了不起的蓋茨比》

《了不起的蓋茨比》記錄的正是美國“爵士時代”的社會風潮,其同名電影由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主演。影片對紐約長島區上流社會夜夜笙歌的場景進行了詳盡的展現,爵士作爲助興音樂,以彼時流行的大樂隊(Big Band)形式出現在派對中,極盡諂媚。

這一音樂類型本身,也被視爲上流社會的文化資本,化身時代的背景音。而在這部影片中,爵士樂經歷“洗白”,不再隸屬於先前的羣體。

黑人羣體的“失語”似乎也從側面顯露出,“音樂表演權”的剝奪背後所暗藏的階級壓迫。

2019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綠皮書》,探討的正是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種族隔離的社會議題,並將上述的隱性壓迫,通過音樂的形式展現了出來。

主人公黑人鋼琴家,以演奏古典樂這一典型的歐洲音樂形式爲業,在故事之初極力否認自己的黑人身份,其言行似乎也已融入白人社會。而在遭遇了一系列歧視事件後,鋼琴家在美國南部的一家黑人俱樂部裏肆意地彈奏起布魯斯及爵士,一改此前在音樂廳中的優雅形象。

不止音樂,《心靈奇旅》也是爵士之旅 第10張

影片《綠皮書》

聽衆羣體和音樂類型的改變,在本片中象徵了地域及身份認同的轉變。黑人鋼琴家對於故鄉文化的擁抱和自我意識的覺醒,通過自由奔放的爵士樂展露無遺。

說回到《心靈奇旅》,影片將爵士樂帶回了它最初所屬的那個羣體。

不止音樂,《心靈奇旅》也是爵士之旅 第11張

不僅主人公出生於黑人家庭,身邊的朋友、樂隊成員、爵士樂俱樂部、常去的理髮店,都是黑人社區的一部分。其所處的紐約市,不僅是爵士樂的重要場景,更是美國這一多種族社會的典型樣本。

這是值得我們關注的,不僅是爵士樂的發展,更是人類社會的變遷。

爵士樂發展到現在,早已不是某個單一羣體的專屬,走向商業化使它收穫了更廣泛的受衆。

爵士樂的定義也在與其他音樂類型的互動中被逐漸改寫、拓寬。與流行、嘻哈、電子、搖滾的碰撞與融合,使得爵士樂在當下依舊能不斷煥發新的生命力。

人類社會,不也正是如此嗎?

一個在父親的影響下堅持音樂夢想的鋼琴家,一個連名字都沒有隻有編號的22。他們最終都打開了通往地球的大門,而彼時,所謂的夢想和目標都已不再重要。

如果你還沒看這部電影,趁電影院的大門還開着,快去看看吧!

不止音樂,《心靈奇旅》也是爵士之旅 第14張
不止音樂,《心靈奇旅》也是爵士之旅 第15張

更多精彩內容

音樂人訪談:SFG直火幫|W8VES小分隊|馬海平|小河|五條人|磊落組合|陳楚生|陳梓童|鄭羽淇|天聲樂隊|Anti-General|唐映楓|鴨打鵝樂隊·韓涵|鄭鈞|Sunnee楊芸晴

音樂鑑賞:萬能青年旅店|低苦艾《馳名商標》|張藝興《蓮》|沼澤樂隊|上海復興計劃|落日飛車|惘聞《十萬個爲什麼》|艾迪·範·海倫|《一塊紅布》|福祿壽《沒咯》|後搖無關夏天|元虎《Losing You》|鈴木常吉|Taylor Swift《folklore》|阿爆|Chester Bennington|刺蝟樂隊《赤子白仙》|TME live - 陳奕迅|音樂劇《漢密爾頓》|Ennio Morricone|彩虹合唱團|Lady Gaga《Chromatica》|曾軼可|周杰倫《Mojito》|李宇春《無價之姐》

不止音樂,《心靈奇旅》也是爵士之旅 第16張

——有價值的音樂知識興趣社區

資訊、報告、教育、招聘、社區

不止音樂,《心靈奇旅》也是爵士之旅 第17張
不止音樂,《心靈奇旅》也是爵士之旅 第18張

明星八卦
時尚訊評論
影視資訊
演出活動
體育吧
時尚訊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