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芩茱萸丸的組成及作用

黃芩茱萸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稱】黃芩茱萸丸在《簡明醫彀》【出處】《簡明醫彀》【處方】黃連30克(陳土炒)蒼朮23克黃芩(土炒)陳皮吳茱萸各38克【功能主冶】治溼熱吐酸。【用法用量】每服3~6克,津液嚥下。【製法】上為細末,神曲糊丸,如綠豆大。......
2023-11-15
黃芩飲子的組成及作用

黃芩飲子的組成及作用

【名稱】黃芩飲子在《聖惠》卷十一【出處】《聖惠》卷十一【處方】黃芩1兩,赤芍藥2兩,羚羊角屑2兩,黃柏2兩,大青1兩,苦竹葉2兩。【功能主冶】傷寒,心肺煩熱,口瘡爛痛。【用法用量】每服1兩,以水1大盞,煎至6分,去滓,溫含冷吐,每日3......
2023-11-15
吳茱萸湯的組成及作用

吳茱萸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稱】吳茱萸湯【出處】《傷寒論》【組成】吳茱萸9克人蔘9克生薑18克大棗4枚【功用】溫中補虛,降逆止嘔。【主治】肝胃虛寒,濁陰上逆證。食後泛泛欲嘔,或嘔吐酸水,或乾嘔,或吐清涎冷沫,胸滿脘痛,巔頂頭痛,畏寒肢涼,甚則伴手......
2023-11-17
黃芩定亂湯的組成及作用

黃芩定亂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稱】黃芩定亂湯在《霍亂論》卷四【出處】《霍亂論》卷四【處方】黃芩1錢5分(酒炒),焦梔子1錢5分,香豉(炒)1錢5分,原蠶砂3錢,制半夏1錢,橘紅(鹽水炒)1錢,蒲公英4錢,鮮竹茹2錢,川連(薑汁炒)6分,陳吳萸(泡淡)1分。【功能主冶......
2023-11-15
黃芩膏的組成及作用

黃芩膏的組成及作用

【名稱】黃芩膏在《永樂大典》卷一○三三引《王氏手集》【出處】《永樂大典》卷一○三三引《王氏手集》【處方】黃芩。【功能主冶】小兒衄血、吐血、下血。【用法用量】3歲每服1丸,以濃鹽湯送下。【製法】上為末,煉蜜為......
2023-11-15
吳茱萸湯

吳茱萸湯

吳茱萸湯方歌:吳茱萸湯重用姜,人蔘大棗共煎嘗,厥陰頭痛胃寒嘔,溫中補虛降逆良。方義:本證多由肝胃虛寒,濁陰上逆所致,治療以溫中補虛,降逆止嘔為主。肝胃虛寒,胃失和降,濁陰上逆,故見食後泛泛欲吐,或嘔吐酸水,或乾嘔,或吐清涎冷沫;厥......
2023-10-29
黃芩湯的組成及作用

黃芩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稱】黃芩湯在《傷寒論》【別名】黃芩芍藥湯(《痘疹世醫心法》卷十一)。【出處】《傷寒論》【處方】黃芩6克芍藥6克甘草6克大棗12枚【功能主冶】清熱止利,和中止痛。治傷寒,太陽與少陽合病,身熱口苦,腹痛下利。【用法......
2023-11-15
黃芩黃連湯的組成及作用

黃芩黃連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稱】黃芩黃連湯在《蘭室祕藏》捲上【出處】《蘭室祕藏》捲上【處方】黃芩1兩(酒洗,炒),黃連1兩(酒洗,炒),草龍膽1兩(酒洗4次,炒4次),生地黃(酒洗)1兩。【功能主冶】內障。兩眼血熱赤痛。【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
2023-11-15
吳茱萸

吳茱萸

吳茱萸別名:茶辣、辣子、臭辣子。性味:味辛、苦,性熱。歸經:歸肝、脾、胃、腎經。入藥部位:植物的乾燥近成熟果實。形態特徵:本品呈球形或略呈五角狀扁球形,直徑2~5mm。表面暗黃綠色至褐色,粗糙,有多數點狀突起或凹下的油點。頂......
2023-10-29
什麼是山茱萸 山茱萸的功效與禁忌

什麼是山茱萸 山茱萸的功效與禁忌

山茱萸,又稱歡歡果、紅果,是一種常見的中草藥材,被廣泛應用於中醫藥和民間健康保健。其果實具有多種藥用價值,但也需要注意一些禁忌。本文將探討山茱萸的功效與禁忌。山茱萸的功效與作用1.補氣養血:山茱萸富含維生素C、糖......
2023-10-17
山茱萸

山茱萸

山茱萸別名:蜀棗、鬾實、鼠矢、雞足、山萸肉。性味:味酸、澀,性微溫。歸經:歸肝、腎經。入藥部位: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officinalisSieb.etZucc.的乾燥成熟果肉。形態特徵:呈不規則的片狀或囊狀,長1-1.5cm,寬0.5-1cm。......
2023-10-28
什麼是山茱萸 山茱萸的功效與作用

什麼是山茱萸 山茱萸的功效與作用

一、什麼是山茱萸山茱萸,又稱五味子、紅果,是一種常見的中草藥,屬於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生長在溫暖溼潤的地區,是中醫藥中的重要成分之一。自古以來,山茱萸被廣泛用於中醫藥領域,具有多種有益健康的功效與作用。在本文中,我們......
2023-10-17
萸連梔石丸的組成及作用

萸連梔石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稱】萸連梔石丸在《醫學入門》卷七【出處】《醫學入門》卷七【處方】吳萸黃連山梔滑石各15克荔枝核(燒存性)9克【功能主冶】治溫熱心痛,引小腹欲作疝者。【用法用量】每服3~6克,溫開水送下。【製法】上研為末,以薑汁......
2023-11-16
黃芩丸的組成及作用

黃芩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稱】黃芩丸在方出《聖惠》卷三十六,名見《普濟方》卷二九九【出處】方出《聖惠》卷三十六,名見《普濟方》卷二九九【處方】黃芩1分,五倍子1分,蟾酥半分。【功能主冶】口舌生瘡。【用法用量】每取1丸含,吐津。以愈為度......
2023-11-15
黃芩六一丸的組成及作用

黃芩六一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稱】黃芩六一丸在《濟陽綱目》卷九十六【出處】《濟陽綱目》卷九十六【處方】條芩6兩,升麻1兩。【功能主冶】積熱脫肛。【用法用量】口服。【製法】上為末,麵糊為丸。......
2023-11-15
黃芩半夏丸的組成及作用

黃芩半夏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稱】黃芩半夏丸在《袖珍》卷一【出處】《袖珍》卷一【處方】制過半夏粉1兩,黃芩末2錢。【功能主冶】上焦有熱,咳嗽生痰。【用法用量】每服70丸,用淡生薑湯送下,食後服。【製法】上和生薑汁為丸,如梧桐子大。......
2023-11-15
黃芩散的組成及作用

黃芩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稱】黃芩散在《聖惠》卷六十二【出處】《聖惠》卷六十二【處方】黃芩1兩半(銼),黃耆1兩半(銼),木通1兩半(銼),前胡1兩半(去蘆頭),川升麻1兩半,栝樓根2兩,赤芍藥1兩,赤茯苓1兩,甘草1兩(生,銼),川大黃2兩(銼碎,微炒),人蔘半兩(......
2023-11-15
黃芩麻黃湯的組成及作用

黃芩麻黃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稱】黃芩麻黃湯在《傷寒總病論》卷四【出處】《傷寒總病論》卷四【處方】葛根半兩,橘皮半兩,杏仁半兩(生),麻黃半兩,知母半兩,黃芩半兩,甘草半兩。【功能主冶】冬溫未至發病,至春被積寒所折不得發,至夏得熱,其春寒解,冬溫毒......
2023-11-15
黃芩飲的組成及作用

黃芩飲的組成及作用

【名稱】黃芩飲在《聖濟總錄》卷一二八【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二八【處方】黃芩(去黑心)1兩,甘草(炙令黃赤,銼)1兩,桑上寄生(炙)1兩,防風(去叉)1兩,麥門冬(去心,焙)1兩,赤芍藥(銼,炒)1兩,黃耆(銼,炒)1兩,木通(銼)1兩半。【功能......
2023-11-15
黃芩利膈丸的組成及作用

黃芩利膈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稱】黃芩利膈丸在《蘭室祕藏》卷下【出處】《蘭室祕藏》卷下【處方】生黃芩炒黃芩各30克半夏黃連澤瀉各15克南星枳殼陳皮各9克白朮6克白礬1.5克【功能主冶】清熱化痰。治熱痰內蘊,胸中有熱感,時吐黃痰者。【用法用......
2023-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