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歷史朝代 > 蒸的多是爲了到正月大人孩子都有個吃的 尤其那冰凍黃饃饃是最解饞的

蒸的多是爲了到正月大人孩子都有個吃的 尤其那冰凍黃饃饃是最解饞的

來源:爵士範    閱讀: 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不知道現在大家對過年還有沒有什麼感覺,相信是越來越感覺到年味變淡了,同時也不由自主的去懷念小時候的春節,去回憶那種美好和滿足,這裏就是作者自己的故事,又相似的也有不相關的,總之也是一段十分美好的回憶。

蒸的多是爲了到正月大人孩子都有個吃的 尤其那冰凍黃饃饃是最解饞的

年年過年,年年過,但每年的味道卻不一樣。尤其是物慾橫流的當下,過年只不過是一種有錢人的排場沒錢人的習俗而已。

最值得回味的春節應該是在記憶中的童年。那時過年不象現在這樣變着法的找年味兒,而是由衷地對春節的期盼和渴望。春節的氛圍也迎合着人們的願望;濃濃的,醇醇的,滿含着喜悅。一點點流水賬算是對童年春節的懷念和追憶吧。

記得從臘月二十三就算是開始過年了,每到這一天,家裏人忙裏忙外,我呢?也不閒着,幫助大人把院子打掃的乾乾淨淨,然後稀裏糊塗的跟同伴拿着框子去河邊的冰灘上掏冰,把不大不小的冰塊放在窯洞的的窯腿子下面(一般貼天神之位和土神之位的窯腿子)和每個門的兩個門墩上面,有時候冰塊和炭塊一起放,這些東西具體是幹什麼用的,我到現在也沒搞明白,估計就是辟邪之類的吧。等把冰塊放好,時間也就到了太陽落山的時候了,這時母親把雜麪也擀好了,尤其母親把雜麪切成寬條的,那是我最喜歡的,把柿子醬和豬肉乾拌在一起是最好吃的,現在想起都有點流口水的感覺。吃完麪,天已經大黑,父親會把竈火中的紅火碳用鉗子舉出來兩塊放到鐵勺子中,找來陳醋在每個窯洞裏邊走邊把醋倒在勺子中的紅火碳上,發出吱吱的聲音,放出白色的氣體,那個味不是很好聞,後來才明白這個過程叫做打醋罈;當時人們的說法是消災免難,實際按現在的科學解釋就是消毒。接着父親拿出早已買好的香和黃紙,在竈臺前、天神位、土神位、青龍白虎位、豬牛圈羊雞窩等地方都打上一炷香,然後燒一張細條黃紙,我跟在後面負責磕一個響頭,結束後從不忘記放上一串鞭炮。祭拜過神靈過年也就算真正開始了。好像說這個過程就是送竈神去上天請示一年的工作,渴望帶回這一年風調雨順、平安幸福的福祉來。

蒸的多是爲了到正月大人孩子都有個吃的 尤其那冰凍黃饃饃是最解饞的 第2張

從臘月二十四開始,家家戶戶都忙的不亦樂乎,準備年茶飯,一直要忙到大年三十日。最麻煩的是每家每戶都蒸黃饃饃(用黃米做的,在蒸的過程中裏面還包一些用豇豆、紅棗、南瓜、紅小豆和其他豆子一起做成的餡),記的包餡的黃饃饃不變花,不包餡的黃饃饃變的特別花。大鍋小鍋要蒸好半天,讓我頭疼的是在蒸黃饃饃的時候,需要火候旺,所以母親讓我幫着拉風箱,拉風箱是力氣活,我拉一會就厭煩胳膊也發睏,故找半天藉口才能逃脫,逃脫的辦法當時想的最佳方法就是“裝病”,那樣母親馬上就讓我坐炕上去,不用幫忙了;蒸的多是爲了到正月大人孩子都有個吃的,尤其那冰凍黃饃饃是最解饞的。其次下來是做黃酒(俗稱米酒)、做豆腐、生豆芽和生豆莢莢等,這些既需要熱炕頭又可能對家造成不衛生的結果,所以都趕在打掃房子之前;對了,在打掃房子之前,個別家庭還有一樣需要準備的就是做粉條,這是陝北人最喜歡吃的。我記得很清楚,我們家也用瓢“漏”過粉(陝北人把做粉條稱作“漏粉”,因爲漏粉的工具是用瓢葫蘆),那個過程雖然不是很清楚,在記憶中把粉條從熱水鍋撈出後放進有冰塊的冷水中冷卻,然後撈出來,把粉條用棍子分成一瓢一瓢,放在席子上,第二天凍成一整片,再把它掛到空中的繩環中(在漏粉前,專門在兩顆樹之間或者兩個窯洞之間的柱子上拉上鐵絲,在鐵絲中套進去一些布環,然後把準備好的每瓢粉掛在兩個布環之間),通過太陽慢慢的晾曬,在曬的過程中總有一些細小的粉條伴隨冰渣掉到地上,我經常揹着大人把細小的粉頭揀起來,洗乾淨後偷偷的放在鍋裏煮的吃,放點醬油和其他的調料,就是一頓美餐佳餚;現在回想起來也是生活中的趣事。

過年的東西就這麼“月盡”看日曆,算計的清清楚楚,才能把那些東西準備好。剩下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打掃房間成了過年前的必修課。每逢這時,家家都要把屋裏的東西搬出來在太陽底下曬一曬,再到商店買一些糊窗戶用的白窗戶紙(陝北稱麻紙),那都是正經的好高梁紙,不但白而且很有韌性。東西買回來以後,下一步就是把舊窗戶紙撕掉,露出窗戶的窗框兒,清洗乾淨以後,母親端來早就打好了白麪糨子,我負責在窗櫺上刷糨子,父親根據窗戶的形狀一張一張地往上糊。糊窗戶可是手藝活兒,粘上的窗戶紙既要正,還要繃得緊,迤儷歪斜,褶子皺巴那不是乾的好活兒。到了下午三四點鐘,活計基本都幹完了,晾一小會兒以後,又開始往屋裏搬東西捱牆靠板兒該擱哪擱哪兒,等一切都幹完了已經是夕陽西下。如果時間允許,母親把糊窗子剩下的漿糊在炕羣上貼一些花樣的圖案(所謂的炕圍子),什麼八仙過海啊、四大傳奇美女呀等等。

到了臘月二十六這天,是我們村上年前的最後一個集市,十里八鄉的都湊這個熱鬧,彌補年貨中還有那些遺漏。所以一清早母親早早的把飯做吃了,然後一家子一起出動,父親和母親都有他們的具體計劃,我把平時攢下來的那幾個碎錢全部拿上,思考着買些什麼樣的鞭炮。其中就是那次記憶最深刻的,好不容易通過思想鬥爭下定決心把所有的錢全部買了鞭炮,準備在夥伴面前炫耀一下自己的鞭炮最多也最響亮。我自作主張,揹着父親一個人偷偷的把積蓄全部買了鞭炮,而且這次買的比平時多了許多,當時我很高興,也很激動;心想,這次回去好好在父親面前顯示一下自己的能力,因爲平時買鞭炮都是父親陪我去買的。等我買好迫不及待的回到家後,父親也剛回來,我就大喊大叫,讓父親看看我花錢少買的鞭炮多的事實,父親剛開始還驚訝,那麼點錢能買那麼多,等父親仔細一看,結果是過期的而且還被水泡過後曬乾的鞭炮;父親這麼一說,我當時還不信,拿了一串到外面去放,結果所謂的一百響連一響都沒響。當時我真的很懊悔,哭喪着臉央求父親幫我把鞭炮給退了,可等父親再去鎮上,人家小商販早不知去向。還好,父親回來的時候算是給我補償也算是給我教訓,又買了幾百響,自然少不了責罵,這或許是我從記事起記得的第一次吃一塹長一智後張了記性的。

記憶中還應該有的事情就是發白面準備蒸白麪饅頭,蒸白麪饅頭也是門手藝,饅頭蒸出來漂亮不漂亮全在發麪的功夫上。母親在這方面是個強手,她使鹼得當所以蒸出來的饅頭一個個都跟小白胖子似的,吃在嘴裏即宣騰又有嚼勁兒外帶着還有一股醇純的香味兒。最精彩的還是剛揭鍋的時候,雲霧般的水蒸氣騰然而起,雪白的饅頭皮兒呈現潤潤的乳白色,它們鼓鼓爭爭地安坐在“鏡片”上,看着就讓人喜歡。這時母親拿起早已準備好的兩個小蝶子,一個碟子上盛着一小點兒硃紅,另一個碟子是藍黑,用兩根竹筷頭兒輕輕地沾上一點,然後巧妙地往雪白的饅頭上一戳,於是兩顆奼紫嫣紅的小點兒被印在饅頭上,一個極爲普通的饅頭畫龍點睛般的被藝術化了。現在回想當年的白麪饃饃,不是喜歡白麪饃饃戳點點的過程,最懷念的還是在蒸饃饃前,母親爲了把饃饃蒸的更漂亮,試試起麪糰中鹼的大小,我就坐在鍋頭等待那個鍋裏試蒸的小小饃饃,品嚐那個小小饃饃的味道更是難以忘懷的。

臘月三十這天,各家各戶已經是萬事具備,只欠過年了。說是準備齊全了,其實是把該買的改辦得準備好了,但具體做是最忙的。所以農村有句“忙月盡閒初一”的俗語。

蒸的多是爲了到正月大人孩子都有個吃的 尤其那冰凍黃饃饃是最解饞的 第3張

中午,按傳統是吃油炸的,有油糕(也叫年糕),油饃饃(跟上面說的黃饃饃的配料差不多),然後是雜麪葉燴酸白菜。一吃完飯,家家戶戶有一個必須的任務,就是派一個代表帶着準備好的“年茶飯”去給自己的老祖宗上墳。我爺爺的墳很遠,來回需要花3個多小時,但在那時能去給老祖宗上個墳燒個紙感覺是無上光榮的事情,在再苦再累也是分內的。等上墳回來,就急急忙忙的替大人打掃院子,貼對聯,貼窗花(記得小時候的窗花,是心靈手巧的產物,首先借別人的窗花樣子在煤油燈下薰出一個樣子來,然後把買來的紅、粉、綠等紙摺疊成跟窗花樣子一摸一樣的形狀,然後用紙捻子把它訂起來,用小剪刀把窗花樣上的燻黑得部分剪掉,就成了各種接福納祥喜氣盈門的窗花),糊香插插(香插插是專門插香的地方,因爲在窯洞腿子的面子上沒辦法插香,所以用彩紙折成各種各樣的香插插,插香就是祭祀各種神靈,祈求神靈保佑);父親忙着炸酥雞,炸丸子,做豬肉和各種雞肉什麼的;母親又在準備下午的飯,下午是一頓擀雜麪,這頓雜麪要比臘月23日下午的那頓要好吃的多,原因是勾兌的湯是煮肉的滷湯,所以味道更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啊。吃完雜麪,太陽已經落山,家家戶戶都點起了燈籠,我還需要跟父親一起完成的一件事情就是祭祀神靈,首先父親按老慣例先打醋罈,接着就是點香燒紙,我的任務自然是磕頭;這個過程結束後,記得父親還有一件事情,從柴垛上拿點乾淨的柴,一般都是豆柴,放在磨盤上,燒張黃標紙,然後把豆柴給點燃,最後燃爲灰燼,父親說到了第二天看看灰燼中有"五穀"裏有那一種,如果有哪一種就代表第二年這種穀物能大豐收。一系列的程序走完,就進入真正意義上的年“關”了。

大年三十的晚上,就好像一部弘大的交響曲中最高潮、最華彩的樂段,一切都是爲這個夜晚所準備的。家家戶戶不論是尋常百姓還是高官富賈都爲年夜飯忙碌着。這時華燈閃耀,燭影搖紅,墨玉般的夜空不時綻放出火樹銀花,噼噼啪啪的爆竹聲爲人們增添了新年的喜悅。此時的我是最高興的。草草地吃了幾口飯,便急不可待地穿衣戴帽,點燃起夥伴們揹着大人偷偷準備好的各式各樣的燈籠,最典型的燈籠是用蓖麻仁(俗稱老麻)用線一顆一顆串起來的,這東西有很大的油性,點起來好用且保持時間長。夥伴們幾乎每人手裏拿那麼一串,同時燃放起各式各樣的鞭炮,整個小山村被無數盞燈籠所點亮,每個家庭的燈火輝煌,與夥伴們準備的流動燈籠形成相互映襯,顯得相得益彰;那熱情洋溢的場面撥動了每一個夥伴的心絃,使人感覺到振奮。夥伴們歡呼着歌唱着跳躍着,真的是神采飛揚,少年輕狂的釋放啊。一年中哪怕是孩子也只有此時纔有這種閒情逸致啊!一直玩到夜裏十二點還餘猶未盡,夥伴們開始齊聲唱着新年好呀新年好,祝賀大家新年好,我們唱歌,我們跳舞……在歌聲中迎來了新的一年;這也是夥伴們在朦朧中對新年的一種祈盼和祝福。同時把準備好的鞭炮燃燒殆盡,鞭炮聲密如驟雨,奼紫嫣紅的焰火染紅了天際,鞭炮盡情地燃放着,崩散了往年的晦氣,迎來了新年吉祥,也只有此時孩子們才真正地感覺到:“年”終於來了。

我們又長了一歲。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拉呱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