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每天至少吃兩包辣條 11歲女孩患克羅恩病

每天至少吃兩包辣條 11歲女孩患克羅恩病

來源:爵士範    閱讀: 1.6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年11歲的四川綿陽市梓潼縣女孩玲玲(化名),對校外五毛錢一袋的辣條特別鍾愛,近一年多來,每天至少2袋,多則達到5、6袋。正因爲如此,玲玲出現嚴重腹瀉和腹痛,每天腹瀉10多次,體重減輕20多斤,父母最初以爲只是簡單腸炎,多次治療無效,近日在綿陽醫院被診斷出罕見的克羅恩病。

每天至少吃兩包辣條 11歲女孩患克羅恩病

克羅恩病是什麼?

克羅恩病是一種原因不明的腸道炎症性疾病,在胃腸道的任何部位均可發生,但好發於末端迴腸和右半結腸。本病和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兩者統稱爲炎症性腸病(IBD)。本病臨牀表現爲腹痛、腹瀉、腸梗阻,伴有發熱、營養障礙等腸外表現。病程多遷延,反覆發作,不易根治。本病又稱侷限性腸炎、侷限性迴腸炎、節段性腸炎和肉芽腫性腸炎。

克羅恩病有哪些臨牀表現?

臨牀表現爲腹痛、腹瀉、腹塊、瘻管形成和腸梗阻,可伴有發熱、貧血、營養障礙及關節、皮膚、眼、口腔黏膜、肝臟等腸外損害。本病可反覆發作,遷延不愈。

1.消化系統表現

(1)腹痛 位於右下腹或臍周,呈痙攣性疼痛,間歇性發作,伴腸鳴,餐後加重,便後緩解。如果腹痛持續,壓痛明顯,提示炎症波及腹膜或腹腔內,形成膿腫。全腹劇痛和腹肌緊張可能是病變腸段急性穿孔所致。

(2)腹瀉 由病變腸段炎症滲出、蠕動增加及繼發性吸收不良引起。開始爲間歇發作,後期爲持續性糊狀便,無膿血或黏液。病變涉及結腸下段或直腸者,可有黏液血便及裏急後重感。

每天至少吃兩包辣條 11歲女孩患克羅恩病 第2張

(3)腹部包塊 以右下腹與臍周爲多見,是由腸粘連、腸壁與腸繫膜增厚、腸繫膜淋巴結腫大、內瘻或局部膿腫形成所致。

(4)瘻管形成 是Crohn病臨牀特徵之一。由透壁性炎性病變穿透腸壁全層至腸外組織或器官,形成瘻管。內瘻可通向其他腸段、腸繫膜、膀胱、輸尿管、陰道腹膜後等處。外瘻則通向腹壁或肛周皮膚。

(5)肛門直腸周圍病變 少數病人有肛門、直腸周圍瘻管、膿腫形成,肛裂等病變。

2.全身表現

(1)發熱 發熱系由於腸道炎症活動或繼發感染引起,常爲間歇性低熱或中等度發熱,少數呈弛張熱,可伴毒血癥。

(2)營養障礙 因食慾減退、慢性腹瀉及慢性消耗疾病所致消瘦、貧血、低蛋白血癥、維生素缺乏、缺鈣、骨質疏鬆等症。

(3)急性發作期有水、電解質、酸鹼平衡紊亂。

每天至少吃兩包辣條 11歲女孩患克羅恩病 第3張

3.腸外表現

部分病人有虹膜睫狀體炎、葡萄膜炎、杵狀指、關節炎、結節性紅斑壞疽性膿皮病、口腔黏膜潰瘍、慢性肝炎、小膽管周圍炎、硬化性膽管炎等,偶見澱粉樣變性或血栓栓塞性疾病。

如何鑑別與診斷克羅恩病?

克羅恩病臨牀表現多樣,缺乏特異性,雖然目前有許多檢測手段,但早期診斷率較低,有文獻報道,手術前明確診斷者僅爲28.2%,術前誤診率達69.4%。

需要鑑別的疾病主要包括闌尾炎、腸繫膜淋巴結炎、腹腔結核、腸道惡性腫瘤、放射性腸炎、白塞氏病、潰瘍性結腸炎、非肉芽腫性潰瘍性空腸迴腸炎、缺血性腸病、阿米巴腸炎及盆腔炎等。其中尤其要強調的是腸結核、腸道淋巴瘤與克羅恩病之間的鑑別診斷。由於前兩種疾病在臨牀上亦容易誤診,且治療上與克羅恩病相悖,一旦誤診誤治,不但延誤治療時機,還會使病情加重,產生無法挽回的嚴重後果。

此外,克羅恩病患者由於長期營養不良或使用免疫抑制劑等原因,可能合併腸結核,或者由於慢性炎症的刺激及藥物副作用等原因,併發惡性淋巴瘤。因此腸結核與腸道淋巴瘤在克羅恩病的診斷與治療中必須受到足夠的重視。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拉呱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