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村民感染布尼亞病毒死亡 何爲布尼亞病毒

村民感染布尼亞病毒死亡 何爲布尼亞病毒

來源:爵士範    閱讀: 2.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布尼亞病毒是什麼?安徽有村民感染布尼亞病毒導致死亡。那麼爲何村民會感染上布尼亞病毒呢?

村民感染布尼亞病毒死亡 何爲布尼亞病毒

58歲的陸正雲8月20日凌晨5點在安徽省銅陵市樅陽縣新樓村金槍組的家中去世。3天后,安慶市疾控中心從陸正雲的血樣中檢測出了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新布尼亞病毒RNA。

村民感染布尼亞病毒或因被蜱蟲咬到

安慶市疾控中心從陸正雲的血樣中檢測出了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新布尼亞病毒RNA。9月19日,陸正雲的兒子許斌告訴記者,8月19日,安徽省立醫院ICU病房主任劉寶前來爲母親會診時曾指出,“是因蜱蟲叮咬導致感染了布尼亞病毒”。

樅陽縣疾控中心防疫科何姓科長向記者表示,“布尼亞病毒是確診了的,可能是在野外幹活被蜱蟲叮咬了,蜱蟲身上帶有布尼亞病毒”。

何姓科長表示,雖然該縣疾控中心沒有對陸正雲是否因蜱蟲叮咬感染布尼亞病毒做進一步調查,但是其病情符合被蜱蟲叮咬後出現感染的症狀,“省醫院劉寶主任發現,她左手腕有被叮咬的結痂”。

同時,何姓科長說,陸正雲發病後去世屬於小概率事件,“被蜱蟲叮咬的人很多,感染布尼亞病毒的人也很多,但爲什麼就只那幾個人發病呢”。

一村民發燒四天病情惡化,十天後去世

有研究表明,布尼亞病毒科包括五個種屬,300多個成員,大部分能夠感染動物和人類;病毒主要由節肢動物傳播,也可由齧齒類動物傳播。而上述新布尼亞病毒即屬於布尼亞病毒科。

許斌告訴記者,母親陸正雲從8月10日起出現高燒不退、輕微腹瀉的症狀,8月14日病情突然惡化,“血常規檢查顯示血小板從前一天的95,掉到56”,當天下午,陸正雲從樅陽縣醫院轉院至安慶市立醫院感染科。

安慶市立醫院出具的出院記錄顯示,該院8月14日對陸正雲的入院診斷爲重症感染,DIC,多臟器功能衰竭,感染性壞死性筋膜炎(左上肢),骨髓膜室綜合徵。

安慶市立醫院出具的出院記錄顯示了陸正雲的病情,8月20日凌晨2時許,陸正雲突發雙眼上翻,肢體抽搐,心電監護提示心室顫動。

在8月18日中午前,陸正雲還能和兒子做簡單交流,“說話有些沒力氣,但還能認出我們來”。據許斌介紹,8月18日中午後,母親精神開始渙散,“叫她都不睬你”,隨後轉入ICU病房治療。

8月19日,陸正雲的左上肢開始出現腫脹,“腫得得有右手兩倍大,還有水泡”。許斌稱,受邀前來會診的安徽省立醫院ICU病房主任劉寶瞭解陸正雲病情後,還在其左手腕發現了一結痂處,對家屬表示,“基本能確定是蜱蟲叮咬引發的了”。

8月19日下午3點到5點間,經手足外科會診急診後,陸正雲進行了切開引流術。“做完手術的那個晚上最漫長了,醫生說能扛過來就好”,許斌說。

然而,陸正雲沒有扛過來。8月20日凌晨2時許,陸正雲突發雙眼上翻,肢體抽搐,心電監護提示心室顫動。許斌連夜叫了小車將母親接回家,“到家後,凌晨五點十二,就過世了”。

爲了弄清母親去世的原因,許斌於8月22日返回醫院將母親的血樣取出,並送往安慶市疾控中心做檢測,“人走了怎麼也要弄清楚是什麼原因沒的”。

8月23日,安慶市疾控中心出具的檢測報告顯示,從陸正雲的血樣中檢測到發熱板血小板減少綜合徵新布尼亞病毒RNA。

記者注意到,2011年11月發表於《病毒學報》的名爲《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布尼亞病毒結構和非結構蛋白表達研究》一文指出,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布尼亞病毒是我國新發現的一種新布尼亞病毒,臨牀上主要表現發熱、血小板和白細胞減少、消化道症狀及多臟器功能損傷。

9月19日晚,首都醫科大附屬北京佑安醫院感染中心主任醫師吳昊教授告訴記者,陸正雲感染的發熱板血小板減少綜合徵新布尼亞病毒新布尼亞病毒有1%的生命危險,“這種病毒在自然環境中就存在,通過蜱蟲蟲媒傳到人,一般病情比較輕,本來的布尼亞病毒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萬分之一的可能性有生命危險,但新的布尼亞病毒就比較重”。

另有三名親屬感染布尼亞病毒

布尼亞病毒造成的恐慌在新樓村村民心中揮之不去。參加了陸正雲葬禮的親友中,有三人被檢測出感染了布尼亞病毒。

8月30日,許斌的小嬸嬸姚臘梅同樣出現高燒不退的症狀,“跟我母親的情況一樣,當時我們就很重視了”。許斌將姚臘梅送往安徽省立醫院進行治療,9月2日安徽省疾控中心的檢驗報告稱姚臘梅的布尼亞病毒抗體呈陽性,即已感染布尼亞病毒。

隨後,前來參加陸正雲葬禮的30多名親友均前往各自所在地疾控中心做了血檢。

據許斌介紹,截至9月18日,已經發現另外兩人感染布尼亞病毒,“是我的表弟媳和我的三爺”。許斌補充說,三爺許支銀的檢測結果是9月18日安徽省疾控中心電話告知的,目前還沒拿到檢測報告。

許斌另外向記者提供了一份安徽省疾控中心於9月6日出具的編號爲“2016微疾047W”的檢測報告,該報告顯示,送檢的13份血清分屬13人,其中,10號張娟娥的布尼亞病毒抗體均呈陽性。許斌稱,張娟娥是其表弟媳。

布尼亞病毒如何感染?

“(我們)諮詢過專家,專家也說不清爲什麼會感染,人和人之間會不會傳染”,許斌稱村裏因爲此事人心惶惶。

對此,吳昊教授告訴記者,“必須要蜱蟲(爲媒介),不存在人與人間傳染的可能性”。

吳昊指出,從理論上講,人和人間從分泌物是可以傳染的,但目前來說國內沒有案例,“通過接觸患者的分泌物比如糞便傳播,一般要特別密切的接觸”。

樅陽縣疾控中心防疫科何姓科長則表示,感染布尼亞病毒後發病、發病後病情嚴重都屬於小概率事件,“感染布尼亞病毒,不代表每個人都會發病,就算是(抗體檢測呈)陽性,發病的概率也很小,如果是陰性,證明沒有被感染,是安全的”。

此外,據該何姓科長介紹,9月3日下午,樅陽縣開發區有關領導會同縣疾控中心前往新樓村進行有關蜱蟲危害及防治的科普,“把村民聚集起來,講解了一下,我也去了現場”。

延伸閱讀:注意:蜱蟲病患者血液具有傳染性

衛生部披露,研究發現,新型布尼亞病毒所致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也就是俗稱的蜱蟲病,患這種病的急性期病人及屍體血液和血性分泌物具有傳染性,直接接觸病人血液或血性分泌物可導致感染。確診病例如有出血,要入院儘量單間隔離。

2009年至2010年,中國就發現了“蜱叮咬病”。當時在河南、湖北、山東、安徽、江蘇、遼寧等地出現了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病例,經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證實,這是由一種新型布尼亞病毒感染所致,該病毒被命名爲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病毒,因和蜱蟲叮咬相關,所以冠以“蜱叮咬病”。

衛生部昨天發佈通知,對於確診的蜱蟲病病例,家屬要密切觀察病人有無嘔血、咯血、牙齦出血、血便或血尿等出血表現,有出血表現的病人應住院治療,醫院儘量單間隔離並張貼明確標識。病人診療用品專人專用,診療醫務人員相對固定,儘量減少探視,所有進出人員做好個人防護。

對接觸過病人血液、體液、血性分泌物或排泄物等且未採取適宜防護措施的接觸者,進行醫學觀察,自停止接觸後觀察14天,如出現發熱等症狀應立即前往醫院診治。

對於醫護人員,衛生部也作出明確要求,醫療、流調、採樣、陪護及轉運人員應按預防接觸傳播類疾病的原則進行防護。在接觸病人血液、體液、血性分泌物或排泄物等時應戴乳膠手套;離開隔離病室前,應摘除手套,洗手消毒。從事氣管插管或其他可能產生噴濺的診療操作時,應穿隔離衣並戴外科口罩和護目鏡(或防護面罩);離開病室前,脫下隔離衣,置專用包裝袋並進行消毒。

精彩推薦:“新型布尼亞病毒”或爲蜱蟲叮咬致病元兇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拉呱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