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男士護理 > 健康 > 怡情養生 淺談舞蹈文化與養生

怡情養生 淺談舞蹈文化與養生

來源:爵士範    閱讀: 2.3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是世界上的文明古國,舞蹈的傳統源遠流長,早在遠古時代,我們祖先就用“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來表達他們最激動的思想情感。那時的舞蹈活動幾乎滲透到人類社會的一切領域:勞動、狩獵、戰爭、祭祀、娛樂和性愛。可以說,沒有一項重大的活動離得開舞蹈。

怡情養生 淺談舞蹈文化與養生

隨着社會的發展,舞蹈的思想內容和形式技巧也有很大的發展,祭祀祖先、歌頌英雄的樂舞,莊嚴肅穆、氣勢雄偉;宴樂娛樂的舞蹈抒情優美、技藝絕倫。至於流傳在各族人民中間的舞蹈,更是千姿百態、色彩斑斕。這些傳統悠久的人體動態文化,以其爲其他藝術形式所無法替代的特色和藝術感染力,成爲我國燦爛的古代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周朝建立以後,即已制定出禮樂制度,整理了前代遺有的樂舞,創造演出了規模相當完整的系列舞蹈作品《大武》。從創造演出的作品中,開始形成了中國古典舞蹈的舞蹈、音樂、詩歌三者相結合的藝術風格。

漢代的民間俗舞有很大的發展,在當時盛行的綜合性表演藝術形式--百戲中,舞蹈佔有重要位置,同時舞蹈也受到雜技、幻術、角抵、俳優的影響,而形成了廣收並蓄、融合衆技的特色。由此漢代的舞蹈除了保持一種粗獷、渾厚的風格外,舞蹈技藝向高難度發展,舞蹈的傳情達意的手段及藝術表現力也豐富了許多。在這方面《盤鼓舞》最具代表性。

南北朝時,是中國各民族文化大融合的時期,自然在歌舞藝術上也互相學習,於是發生了新的飛躍。如《代面》、《踏謠娘》、《撥頭》等一些帶有情節性的舞蹈,爲以後的中國舞劇(戲曲)開闢了道路。

到隋唐時期,統一了南北,南方與北方的樂舞也統一於樂部,其中胡樂成份所佔較大,宮廷巨室閭閻細民,竟尚胡樂,相成習風,如《胡旋》、《胡騰》、《拓枝》之類遍及各地。唐代已設教坊,彙集培養了不少優秀的樂舞人才,創制和發展了不少優秀的樂舞節目,其中着名的如《霓裳羽衣舞》、《劍器舞》、《蘭陵王》等 ,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但到晚唐五代時期,封建統治的權力走向衰弱,地域分割,社會動亂,經濟生產下降,有不少傳統的古代樂舞和唐代創制的大麴,逐漸消失,宮廷藝人流落民間,教坊梨園之盛,也就隨之消失了。

到宋代重新組織了大麴和舞曲,多是隊舞。有《劍舞》、《採蓮》、《拓枝》、《調笑》等,有的雖與唐代同名,而內容已大爲不同。宋代的都市娛樂,正向戲曲發展,舞蹈已開始被戲曲所吸收融合,納入戲曲的表演之中。

元代的宮廷之中,曾作《天魔舞》,其他舞蹈殊少舉行。蓋元明爲南北曲的戲劇時代,舞蹈爲戲曲所代替,舞藝收攝於劇藝,舞人轉化爲劇人,上自宮廷士大夫,下到市民階層,都對戲劇發生愛好。

在清代,對於樂舞很不重視。雖有用於祭祀的朝廷樂舞,其實只以枯燥的形式,作爲上層的裝點而已。而另一方面,隨着戲曲藝術的興起,不少優秀的古典舞蹈和民間舞蹈作爲戲曲藝術的重要表現手段被吸收融化在戲曲之中,並隨着戲曲藝術的發展而發展。

另外,中國古典舞的動態、神韻,某些部分還被零散的保存和記錄在洞窟璧畫、巖畫、墓室畫磚和陶傭等較穩定的形象資料以及文獻資料中,但是,作爲優秀成品的古典舞蹈已然逐漸失傳不復存在。

護膚
髮型
香氛
健康
整形
妝容
減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