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母嬰 > 家長處理情緒問題的四大誤區

家長處理情緒問題的四大誤區

來源:爵士範    閱讀: 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家長處理情緒問題的四大誤區

誤區1:我是你爸/媽,還怕治不了你

受傳統權威教育觀念影響,很多父母認爲自己的權威不容的孩子挑戰,所以孩子如果不聽話,父母就會擺出權威的架勢,顯得高高在上,讓孩子無條件服從。孩子因此常常處於弱勢的地位,但這只是暫時的屈從,孩子也是有思維的人,口服心不服,所以家長的教育目的往往沒有真的達到。

誤區2:孩子有錯必須當場認錯

孩子的情緒已經跟你處於對立狀態時,家長還是要孩子當場認錯,不理會他的憤怒和不滿,孩子脾氣已經處於失控狀態,滿腦子憤怒,又怎麼能產生內疚感呢,沒有內疚感就不會意識到自己錯在哪。因此,家長一定要保持冷靜,退一步讓孩子先平息下心情,等到孩子有好心情時再心平氣和的交流,效果會更好些。

誤區3:孩子得吼幾句纔會聽話

對於不聽話的孩子,很多家長妄圖從聲音上、力量上讓孩子感到震懾,所以就會對孩子大吼大叫,這種高分貝的噪音恰恰會導致孩子心情更加煩躁。父母如果能把自己吼叫的場景拍下來,過後再看一定會無地自容,只能說氣急敗壞到沒有計謀可出了。

誤區4:孩子有錯,父母沒錯

面對孩子,父母總是理直氣壯的認爲自己沒有錯,訓斥孩子也是常是爲了證明自己沒有錯,孩子有錯。家長應該想想自己的言行是否都是正確的,孩子爲什麼會產生錯誤,誰要負責人。所謂“子不教父之過”,孩子有錯,家長也該承擔不教之過,父母如果沒有勇氣去承擔責任,只是一味指責孩子,將來孩子會和父母更沒辦法溝通。

換位思考孩子的問題

當你總是不聽孩子的傾述,總是拿過來人的經驗對孩子說教時,應該想想孩子是否理解你的話,能不能接受你那一代的經驗。孩子不是成長在父母的時代,所以可以想象得出,給孩子講大道理而沒有考慮孩子現在的成長環境,實際是沒有耐心的交流。

比如天氣漸漸冷了,孩子穿的少,父母就要求孩子加衣服,可孩子偏不要,父母火了,訓斥孩子:“不穿衣服冷死活該,感冒了把你扔出去!”父母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強迫孩子必須加衣服,沒有考慮過孩子的想法,孩子爲什麼不要加衣服,孩子雖然年齡小了些,但是冷熱總是會知道的。父母如果改成善意的提醒,孩子到外面覺得冷時就會明白你的一片苦心了。

一次親子衝突可能傷及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信任,所以爲人父母應該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慎重考慮親子間的矛盾,冷靜面對孩子,等雙方情緒都穩定下來時再溝通會有很大不同,要知道,教育不是要激化矛盾,而是要解決問題。(本站()專稿,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