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母嬰 > 外陰鱗狀上皮內瘤變

外陰鱗狀上皮內瘤變

來源:爵士範    閱讀: 1.8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什麼是外陰鱗狀上皮內瘤變

產後媽媽會感到外陰瘙癢,並且偶然能發現有外陰結節,可能患外陰鱗狀上皮內瘤樣病變。那麼外陰鱗狀上皮內瘤變是怎麼回事呢?

外陰鱗狀上皮內瘤變

外陰鱗狀上皮內瘤變是一組外陰病變,是外陰癌的癌前期病變,包括外陰上皮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外陰皮膚或粘膜鱗形上皮內不典型增生由基底層開始,不典型增生程度加重時向上擴展,佔的層次增加,另外,還根據細胞排列的異常情況,通過病理細胞學所發現細胞不典型增生的程度和所佔的範圍,又將其分成I、Ⅱ、Ⅲ級(即輕、中、重度)。

外陰鱗狀上皮內瘤變的病因

1、病因

不完全清楚。DNA檢測發現VIN病變細胞DNA多爲單倍體;利用顯微分光光度計作多發性病竈DNA分析結果,顯示不同病竈起源於不同的幹細胞;大的融合病竈可起源於單一的幹細胞或是不同散在病竈的融合。普通型VIN常與HPV感染有關,尤其與HPV16感染關係密切。p53基因異常可促進分化型VIN向鱗癌發展。其他危險因素有性傳播疾病、肛門—生殖道瘤變、免疫抑制以及吸菸等。

2、病理

現代分子學技術檢測發現80%VIN伴有HPV(16型)感染。細胞病理學變化包括病毒蛋白在細胞核周形成暈圈、細胞膜增厚以及核融合。這些改變多發生在病變的表層細胞。

外陰鱗狀上皮內瘤變的症狀

1、外陰鱗狀上皮內瘤變的症狀無特異性,多表現爲外陰瘙癢、燒灼感、皮膚破損及潰瘍,程度輕重不一。部分患者無症狀。

2、病變可發生於外陰任何部位,最常見於會陰、陰蒂周圍及小陰脣,可累及肛周、尿道周圍。

3、病變可表現爲表皮隆起的丘疹、斑點、斑塊或乳頭狀贅疣,單個或多個,融合或分散,呈灰白、粉紅色、黑色素沉着,或者紅白相間的片狀,嚴重者可呈瀰漫狀覆蓋整個會陰。通常,多中心病竈更常見於較年輕婦女(《40歲者);絕經後婦女多爲單發病竈。

外陰鱗狀上皮內瘤變怎麼治療

1、局部藥物治療:可採用抗病毒、化療、免疫治療藥物外陰病竈塗抹。

(1)1%西多福韋:廣譜抗DNA病毒藥物;

(2)5%咪喹莫特;

(3)5%5—氟尿嘧啶軟膏;

(4)干擾素凝膠等。

2、物理治療:物理治療對患者進行準確的評估,排除浸潤癌。浸潤癌高危者與潰瘍者禁用。目前臨牀應用的物理治療主要有激光汽化、激光切除、冷凍、電灼以及光動力學治療。治療後能保留外陰外觀,尤其適用於小陰脣或陰蒂的病竈,多用於年輕患者病竈廣泛時的輔助治療。

3、手術治療:手術目的在於將病竈完全切除並對病竈進行徹底的病理學評定。手術方式包括:

(1)局部擴大切除:適用於病竈侷限者。

(2)外陰皮膚切除:適用於年輕患者,針對產後媽媽,這種手術治療方式較爲合適。

(3)單純外陰切除:適用於治療老年、廣泛性外陰鱗狀上皮內瘤變病變患者,切除範圍包括外陰皮膚及部分皮下組織,與根治性手術的區別在於其不需要切除會陰筋膜。

外陰鱗狀上皮內瘤變的分類

1、普通型:

與高危型HPV感染相關,多發生於年輕女性,有不少的年輕媽媽也常發生,超過30%的病例合併下生殖道其他部位瘤變(以宮頸上皮內瘤變最常見),與外陰浸潤性疣狀癌及基底細胞癌有關。普通型外陰鱗狀上皮內瘤變包括三種亞型:疣型外陰鱗狀上皮內瘤變、基底細胞型外陰鱗狀上皮內瘤變及混合型外陰鱗狀上皮內瘤變。

2、分化型:

與HPV感染無關,病變在苔蘚硬化基礎上發生,形態主要爲潰瘍、疣狀丘疹或過度角化斑片。多發生於絕經後女性,多不伴其他部位病變,與外陰角化性鱗狀細胞癌有關。此外,外陰Paget病等其他不能歸入上述兩類的外陰鱗狀上皮內瘤變歸入未分類型外陰鱗狀上皮內瘤變。

外陰鱗狀上皮內瘤變的診斷

1、活組織病理檢查

對任何可疑病變應作多點活組織檢查。爲排除浸潤癌,取材時需根據病竈情況決定取材深度,一般不需達皮下脂肪層。

2、病理學診斷與分級

(1)外陰鱗狀上皮內瘤樣病變 分3級。外陰鱗狀上皮內瘤變I:即輕度不典型增生。外陰鱗狀上皮內瘤變II:即中度不典型增生。外陰鱗狀上皮內瘤變III:即重度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

(2)外陰非鱗狀上皮內瘤樣病變 主要指外陰Paget’s病,其病理特徵爲基底層可見大面不規則的圃形、卵圓形或多邊形細胞,胞漿空而透亮,核大小、形態、染色不一(即所謂的Paget’s細胞),表皮基底膜完整。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