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外科 > “針摩顛搖打”治療腸梗阻

“針摩顛搖打”治療腸梗阻

來源:爵士範    閱讀: 1.6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腸梗阻病因繁多,病情複雜,按發生原因可分爲機械性腸梗阻、動力性腸梗阻和血運性腸梗阻;按腸壁有無血運障礙可分爲單純性與絞窄性腸梗阻;按梗阻部位高低可分爲高位與低位腸梗阻;按梗阻程度可分爲完全性與不完全性腸梗阻;按發病快慢又可分爲急性與慢性等。腸梗阻多有腹痛、腹脹、嘔吐、排便與排氣停止的共同症狀。

“針摩顛搖打”治療腸梗阻

治療腸梗阻通常可採用手術和非手術療法。對不同類型的腸梗阻還要依據病因、部位、程度等選擇具體療法。如單純機械性腸梗阻,先用非手術療法,若病情不能緩解或有絞窄時則改用手術療法;麻痹性或痙攣性腸梗阻,宜用非手術療法,同時治療其原發病;絞窄性腸梗阻,必須緊急手術治療;結腸梗阻,除糞塊堵塞或乙狀結腸扭轉早期可保守治療外,需儘早手術。

本文作者是一名基層老醫生,他在臨牀中看到一些本可不必手術的腸梗阻病人進行了手術,給病人造成了不必要的經濟支出和身體痛苦,內心十分不安,於是寫就了這篇文章。

其實非手術療法治療腸梗阻有一定效果,可爲什麼多數醫院都不開展呢?據作者分析,其根源有三:一是腸梗阻非手術療法(尤其是手法治療)風險大、技術要求嚴格,二是一味地追求經濟效益的思想在作祟,三是錯誤地認爲手法治療不科學。

作者摸索出的“針、摩、顛、搖、打”五法並用治療腸梗阻的方法,在臨牀取得一定療效,且可避免手術帶來的感染、粘連等併發症與後遺症。現將本法推薦給同道,以便爲更多的腸梗阻患者解除痛苦。但因腸梗阻類型較多,病因複雜,手法治療時還應嚴格掌握適應症。

腸梗阻是外科急腹症中的一種常見病,中醫稱之爲“腸結”或“關格”。中西醫結合治療急腹症工作的開展,對腸梗阻的非手術治療起到了良好作用。在近30年的臨牀實踐中,筆者學習前人經驗,逐步摸索出“以手法治療爲主、藥物治療爲輔”治療腸梗阻的新途徑,並總結出“針、摩、顛、搖、打”五法並用治療腸梗阻的方法,取得了滿意臨牀療效。現簡要介紹如下:

一、針:即針刺療法

體針選穴:主穴有雙側足三裏、雙側內關或透外關;配穴有雙側天樞、上脘、中脘、下脘、氣海、關元等。

耳針選穴:主穴有胃、小腸、大腸;配穴有肝、脾、膽、胰、耳中、神門、緣中、皮質下等。

治療手法:每次選5~6穴。快速捻轉進針,進針後繼續捻轉數秒種,得氣後停止捻轉。每10分鐘行1次針,留針30分鐘(耳針可以不留針)。必要時2~3小時可重複1次。

二、摩:即按摩療法

患者取屈膝仰臥位,充分暴露腹部。醫者站在病人一側,用雙手掌或單手掌繞臍按摩患者腹部。手法由輕漸重,以病人能夠接受爲宜。順時針(若疑爲腸扭轉時應慎用,因腸扭轉多系順時針方向)、逆時針方向各按摩100~200下,而後用雙手掌自上而下按摩患者腹部100~200下,輪流按摩2~3次,必要時2~3小時後可重複1次。一般可與針刺同時進行,或起針後接着進行。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