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食品質檢前移始於"地頭"終於"餐桌"

食品質檢前移始於"地頭"終於"餐桌"

來源:爵士範    閲讀: 7.3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近日有這樣一則消息,今年1~8月,上海市115家世博“中心廚房”抽檢合格率超過98%。上海市食藥監督所負責人介紹説,100%的抽檢率、食物全追溯等“防線前移”的措施,在保障世博園區食品安全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9月16日,以“構築社會多元互動機制,強化農村食品安全監督”為主題的中國農村食品安全論壇在京舉行。來自全國政協、農業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等相關部門領導及200多名企業代表參加論壇。論壇討論的焦點是,建立食品的可追溯體系,將食品安全“防線前移”。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我國近年來食品安全事件頻頻發生,如何才能吃到安全放心的食品成為公眾關心的大事。

  廣大農村地區既是食品生產的源頭,又是食品消費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國食品行業的良性健康發展起着關鍵性作用。目前,中國食品安全的困境,恰恰與小農户分散生產、小企業數量龐大有着直接的關係,要改變這種現狀需要漫長的時間,因此,“管理”在這樣龐雜的生產形式面前,常常顯得軟弱無力。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現有40多萬家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其中,12萬餘家獲得生產許可證,有17餘萬家是獲得相關的證照,但是沒有獲得生產許可證,更多的食品加工企業則是無照經營的。

  食品生產加工的空間很大,但企業規模都很小。在這種情況下,實現食品的質量安全,不僅要依靠企業加強自律,還需建立質檢工作更為科學的執行體系。

  目前,我國的食品安全檢查採取的都是事後檢查的管理方式。從已經發生的食品安全事故看,問題總是出現在食品生產的最初環節。投放三聚氰胺的是奶販子,海南毒豇豆風波出在種植環節,豬肉、牛肉注水也發生在進入市場之前。

  與會專家認為,食品生產源頭是風險最高的地方,也是管理最為薄弱的地方。在生產分散的現實條件下,更需要將食品安全監管重心,向食品生產源頭傾斜。目前將監測放在食品鏈末端的做法,不僅難以消除源頭隱患,也更容易讓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失去信心。

  記者調查發現,食物全程追溯的“防線前移”是在有條件的地區,建立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證、責任可追究的肉類、蔬菜流通機制體系,形成可倒追機制,提高肉、菜的質量安全和管理水平,為食品安全監管提供服務。

  一位經常在超市購買綠色食品的翟敏女士説,食品包裝上既有保質期、相關責任人、冷藏庫和全程運輸的温度等信息,還可以查詢動物飼餵的飼料,以及混合飼料的供應商信息等,這樣才是明明白白的消費。

  建立食品可追溯系統,將質檢工作前移,為食品建立“從地頭到餐桌”的完整檔案,食品可追溯體系可以讓公眾明白、放心消費,也可以幫助企業提高質量管理水平,還可以成為政府有效的監管方式。#p#副標題#e#

  據瞭解,目前可追溯食品多是價格較高的生鮮食品,正在推廣的農民直供可以強化普通生鮮食品的可追溯性,使普通菜也能找到生產源頭,把“貴族化”的蔬果“平民化”。

  當前,我們應儘快構建更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指導各類食品市場建立食品經營者協議准入和管理制度,以及明確市場開辦者和食品安全管理責任,這是建設食品可追溯系統的基礎條件,實現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證、責任可追究根本意義所在。

  中國將統籌推進食品安全檢測能力建設

  國務院食品安全辦將會同農業部、衞生部、質檢總局等17個部門,編制實施相關規劃,統籌推進食品安全檢測能力建設;同時,加快推進檢驗檢測資源和信息共享,積極推進第三方技術機構建設。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執法檢查組關於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情況的報告》顯示,目前,衞生部已初步建立以31個省級監測點、312個縣級監測點為基礎的全國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網絡,在全國範圍內全面開展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2009年對20大類400餘種食品、約120項指標進行了監測。衞生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了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管理規定,並正在組織實施2010年全國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農業部已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範圍擴大到全國259個主要大中城市,監測產品種類增加到6大類101種,監測參數增加到86項,基本涵蓋了主要產區、產品和參數。

  該報告指出,從整體上看,中國食品安全風險監測仍處於起步階段,技術力量比較薄弱。據悉,有關部門正在加快推進檢驗檢測資源和信息共享,積極推進第三方技術機構建設。目前,全國具有食品相關檢驗能力的技術機構近7000家,大部分隸屬於衞生、農業、質檢、糧食、食品藥品監管、環保等部門,從業總人數達15.04萬。

食品質檢前移始於"地頭"終於"餐桌"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拉呱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