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猎奇 > 历史朝代 > 这档综艺让我们看到顶级国家宝藏 评分9.5或许可以更高

这档综艺让我们看到顶级国家宝藏 评分9.5或许可以更高

来源:爵士范    阅读: 3.42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12月8日讯 这档综艺让我们看到顶级国家宝藏 评分9.5或许可以更高。央视又制作了一部高分综艺——《国家宝藏》,为故宫六百周年举办的特展举办一次“文物选拔”,请来九大国家级重点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用趣味讲解穿插戏剧故事的方式,做文物科普。

这档综艺让我们看到顶级国家宝藏 评分9.5或许可以更高

既然是央视的大制作,舞台设计、场面调度、配乐剪辑等等自不必说。朗昆和吕逸涛是艺术总监与总制片,再请来故宫博物馆馆长单霁翔做顾问,学术范、艺术范、娱乐范三者处理平衡,这钢索走得稳当。

请主持风格稳重温和的张国立做导演,胜过许多专业主持人离地三尺的“舞台腔”。让偶像明星着正装走上台,除了吸引年轻观众之外,也让传承的意义更具化。

这档综艺让我们看到顶级国家宝藏 评分9.5或许可以更高 第2张

舞美设计比重负在身的春晚更精准自如——第一部短剧里,宋徽宗与蔡京对着《千里江山图》思想千载百代,背后大屏幕陡然一变,青山绿水画卷燃起战火,烽火连天。

靖康之变,让这对君臣客死他乡,千里好江山也化作一片焦土。“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历史风云无情变幻,显得那纸少年清贵才气愈发珍贵。

这档综艺让我们看到顶级国家宝藏 评分9.5或许可以更高 第3张

历史、文物、自然风土与科技大观,是纪录片的题材。素材连缀成面,或纵深挖掘,才摆得开叙事耐得住讲解。拿来做综艺,观众能否在“高温上釉彩”“大篆小篆隶书行书”坐住,是巨大的问号。

《国家宝藏》是2015年申报的项目,彼时央视有个“创新人才海外培训”,导演兼制片人于蕾等十几人被送往英国学习四十五天。当时国内的综艺方向,无论上星的还是上线的,都在拼命挤向娱乐化。而于蕾在欧洲的博物馆,却看到许多人携家带口在里面待上一天,听美术课、历史课,约会甚至露营,他们的传统文化并未因娱乐时代就与人们隔离。

于是她想出以“博物馆”做切口,让传统文化重入大众视野的综艺,让国宝活起来,也让大众在一片“哈哈哈”里有更多选择。但这种平衡取舍,无疑极难。许多国产剧与综艺,都将黑锅甩给市场:“观众爱看流量明星,为保证投资,我们也不得不妥协。”剧本的敷衍、制作的粗糙统统忘却。

同样是引向年轻群体,《国家宝藏》就演示了一遍什么是制作方的恪尽本分。

邀明星来担任国宝守护人,节目组进行过认真考量。李晨是北京人,有许多老北京人的故宫记忆。

这档综艺让我们看到顶级国家宝藏 评分9.5或许可以更高 第4张

梁家辉拍戏时在故宫住了半年,曾身着龙袍月夜回望宫宇。

这档综艺让我们看到顶级国家宝藏 评分9.5或许可以更高 第5张

还有许多预告中的明星,节目都没有将他们矮化成招揽顾客的招牌,只负责输出表情包或演绎乱七八糟的感情线,而是认真挖掘他们如何面对文物、往事与家国情怀。

这档综艺让我们看到顶级国家宝藏 评分9.5或许可以更高 第6张

为避免将科普内容过度沉重,节目用舞台剧的形式,讲述文物的前世,剖析它们背后的意义。在引起人们情绪上,叙事从来强于说理。人们在《千里江山图》背后看到一个艺术盛世、一个十八岁的天才画家,就懂那副青绿山水画卷的难求。

这档综艺让我们看到顶级国家宝藏 评分9.5或许可以更高 第7张

]瓷母的背后是戏谑乾隆富丽花哨审美的段子。

这档综艺让我们看到顶级国家宝藏 评分9.5或许可以更高 第8张

石鼓那段则演绎了汉文字根脉不断的背后是历代守护它的人的付出。没用任何大字眼,就将文物沉甸甸的意义演活。

这档综艺让我们看到顶级国家宝藏 评分9.5或许可以更高 第9张

就连在讲解文物制作工艺时,都一反过去要么填鸭式讲解,要么“哇,好厉害”的轻浮。请专家上台,实地复原古代工艺,把书上两行不明其形的“孔雀石”“蓝铜矿”“赭石”化成实物。寓教于乐,正是如此。

这档综艺让我们看到顶级国家宝藏 评分9.5或许可以更高 第10张


在我看来,《国家宝藏》除了在科普与综艺、专家与大众间拿捏准了尺度之外,还另有一重好,更值得一提。

在许多历史文物节目里,对文物的理解,要么只到物品的制造工艺,要么就突出它在历史画卷中浓墨重彩,好用“贵重”“隆重”“意义非凡”等词汇来渲染,却在无形中,将它与今时今地人的联结变得浅淡。

但《国家宝藏》让这些文物长出新枝,牵出背后的人来。

让《千里江山图》里历经千载依然灿烂的颜料制法,如今依然有人在翻山越岭寻找原料,保存古方。瓷母左右,是无数每日在故宫博物馆提供服务的志愿者。每逢战乱便失踪的石鼓,历经千年动荡如今能立在观众眼前,正是靠文物工作者在炮火连天中的无私守卫。

这档综艺让我们看到顶级国家宝藏 评分9.5或许可以更高 第11张

文物之所以珍贵,是因其背后凝结着一代一代人的隔空相知。制作者用它来征服自然、记录生命;守护者则一边为往圣继绝学,一边为万世开太平。点出这些,才真正揭开国之重器的深意。

不知人,何以惜物?人们如何对待过去,就如何对待未来。

娱乐与严肃水火不容,普罗大众与文化精英的审美永远无法统一,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抱着这样的偏见。但在《国家宝藏》之后,我们是否要重塑认知:很多时候,娱乐与严肃的传播效果,不在议题本身,而在于形式。

能不能化繁为简,化严肃为轻盈,是创作者不能再逃避的问题。

社会万象
国际快讯
人间冷暖
奇闻趣事
世间印象
拉呱
历史名人
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