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震後北川會吹羌笛者一隻手能數清 他吹到大學課堂

震後北川會吹羌笛者一隻手能數清 他吹到大學課堂

來源:爵士範    閱讀: 2.3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原標題:北川廢墟上吹不斷的羌笛 | 震後十年

記者/鄭林

震後北川會吹羌笛者一隻手能數清 他吹到大學課堂

時針停在14時28分,十年沒再動過。

2008年的那場大地震,帶走了87150人的生命,超過37萬人受傷,它不僅是災區的一場浩劫,也成爲了國家和民族的歷史之痛。

身體的傷口已經癒合,心卻經常被再次撕開。十年前的汶川大地震,開啓了心理救援的元年。十年後的今天,深一度(ID:bqshenyidu)記者深入四川多地災區,歷時3個月完成了這份災民心理精神康復狀況的系列田野調查。

人們無法抹去這段記憶,但可以努力撫平傷痛。

震後北川會吹羌笛者一隻手能數清 他吹到大學課堂 第2張
?新北川城有明顯的羌族特色

地震之後,在北川會吹羌笛的人,一隻手就能數過來,黃景何成了吹得最好的那個。

2008年5月12日,地震襲擊了北區,作爲重要的羌族聚居區,衆多專精於本民族文化研究的學者不幸遇難,大批珍貴的文物資料也被掩埋在廢墟之下。北川羌文化遭到毀滅性打擊。

“搶救羌族文化”的口號被提了出來,人們開始努力,嘗試讓這個西部的古老民族留下更多的印跡。

10年光陰,當初的口號化作了新北川林立羌族建築,一曲悠揚的羌笛聲,重又飄蕩在縣城。

羌人

北川是羌族聚居區,16.9萬的總人口裏,羌族佔了近10萬人,早在2003年,這裏就成了全國唯一的羌族自治縣。

在北川民間藝術團附近,我見到了黃景何,他個子高挑、身體健碩,小麥色的皮膚,典型的“羌族漢子”。不過,與十多年前那張剛”出道不久”長髮飄飄的照片相比,他的頭髮剪短了,穿着一身和民族特點毫無關聯的休閒運動服裝

現在,黃景何是北川唯一的羌笛演奏技藝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在14歲時,他因好奇與羌笛結緣。那年,寨子從阿壩州請來一位老師教羌族歌舞。正在後廚燒水的黃景何第一次聽到羌笛演奏,他着了迷。

“一開始就是覺得好奇,怎麼一口氣能吹這麼長時間?”那時黃景何還不大清楚羌笛背後的故事,史料記載,羌族是遊牧民族,孤獨的放牧人在草原上放牧時寂寞,便在鳥腿骨、羊腿骨上鑽眼吹奏, 也作策馬之用, 這就是最初的羌笛。此後代代相傳,逐漸演變成了口中含着簧片的演奏形式,羌笛的音符就是通過簧片的震動而發出的。,

黃景何沉浸其中,一天到晚把簧片含在嘴裏,練習鼓腮換氣,持續摸了一兩個月,他自覺找到了羌笛演奏的技巧。

偷師學藝的黃景何很快被藝術團的老人母廣元發現,聽完他的吹奏,母廣元決定讓他登臺演出。黃景何記得,自己的第一次舞臺表演失敗了。“吹到一半就斷氣了,一個是因爲緊張,一個是確實沒有經驗。”

那時不只是技藝不精,少年學藝的黃景何也還不清楚羌笛的文化意義,若干年後他才明白,那悠悠笛聲是自己民族所特有的文化烙印。

當然,對於北川來說,羌笛也只是羌族文化的一隅,從與音律有關的羌族口弦、民歌、羊皮鼓舞,再到尋常生活裏的羌族小年、古羌茶藝,林林總總的民間文化項目,都被國家、省、市、縣列爲非遺保護項目。

震後北川會吹羌笛者一隻手能數清 他吹到大學課堂 第3張
?黃景何在演奏羌笛

逝者

初次登臺“失利”後,黃景何的技藝愈發嫺熟,到2006年,他16歲時,在媒體報道里已被稱爲“北川羌笛傳承第一人”。

黃景何只有一把羌笛,是他親手做的,已經陪着他在舞臺演奏了四年時間。平時,他習慣把羌笛裝在包裏,就隨身帶着。到演奏時,黃景何的兩腮鼓了起來,隨着手指在笛管上的六個孔來回“跳動”,笛音飄蕩,帶着那麼點幽怨。

2008年5月12日下午,黃景何正在五龍寨的旅遊接待點休息,他躺在沙發上,忽聽見門玻璃啪啪作響,往外看了一眼,又沒有人。隔了幾秒,第二次晃動來得更猛烈,黃景何才反應過來,地震了。他趕快往外跑,剛跑出門,屋頂上的瓦都落下來了,“像下雨一樣”。

黃景何沒有受傷,不過,一批北川本地的羌族文化學者則沒有那麼幸運。根據統計,北川文化館工作人員和羌族非遺傳承人,遇難百餘人左右。其中包括對禹羌文化非常熱愛的禹風詩社,在地震當天,正在舉辦一場研討會,30多名會員遇難。

在一長串的遇難者名單中,謝興鵬、李紅果、計學文,這些人都是在北川本地羌族文化研究領域的權威人士。

這些人的離開究竟帶來多大損失,北川文廣新旅局局長郭志武體會頗深,地震之前,他也在文化館工作,和這些學者是同事。“他們要是還在的話,我的工作肯定都要輕鬆許多,他們走了,有些研究也就青黃不接了。”

逝去者各有所長。

計學文曾是市級非遺項目羌族民歌的傳承人。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他走訪偏遠的羌寨,收集民族歌曲舞蹈,整理了將近200首的沙朗舞曲和民歌;李紅果則專於羌族沙朗舞的收集、整理和教授;謝興鵬是禹羌文化方面的權威,他給北川羌文化留下了一批文化專著,遇難時才58歲。

地震過後,除去人才,對於羌族文化資料的打擊同樣是“不可逆“的。北川圖書館、文化館成了廢墟,收集整理的羌族文化音頻、視頻、文字和圖片等資料、文物都被埋在了廢墟下面,“包括已經出版和未出版收集整理的,都被埋了。”

北川文化學者趙興武,曾是北川政協文史委主任,地震時,剛剛退休一個多月,他最痛心的是,廢墟下掩埋的100多件紅軍文物和一顆古人類的門牙化石。“那顆化石很珍貴,是絕無僅有的,把北川地區人類活動的歷史至少推早了上萬年。“

震後北川會吹羌笛者一隻手能數清 他吹到大學課堂 第4張
 ?羌笛所用的簧片

搶救

黃景何重新拿起羌笛,已是地震一個月以後。

地震以後,黃景何沒有繼續呆在北川,他成都呆了一段時間,在那無事可做,只能在酒吧跳舞。

2008年6月底,北川民間藝術團組建,黃景何和一些表演羌族歌舞傳承人陸續回到北川。那時,黃景何是唯一一個會吹羌笛的人,他們的首要工作是用羌族歌舞慰問受傷的災民和救援官兵。

對於羌族文化的搶救行動,也在同時展開。2008年5月24日,時任國務院總理、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溫家寶公開表態,要保護好全國唯一的羌族自治縣的古老文化和文明。5月30日,四川地震災區羌族文化搶救和保護座談會亦在北京舉行。

一個月後,馮驥才等中國民間文藝界人士發出倡議書,呼籲民間藝術家儘快前往災區,到北川等羌族聚居地展開文化遺產調查、尋找民間文藝傳承人。“請讓你與我們一起帶上行囊,去災區做特殊的田野調查,去記錄、整理、呈現災區各民族的民間文化遺產”。

北川羌族自治縣文廣新旅局副局長張成緒,在地震之後從茂縣調來北川,他深知震區在羌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從松潘九寨到茂縣、汶川,再到都江堰、綿陽,“這一帶是中國藏羌文化走廊的重要部分,又是羌族生態試驗區的核心地區。”

趙興武感激於那種“自上而下”的重視,從高層部門到文化學者,廣播電視幾乎每天都在宣傳,文物搶救工作很快就開始了。“這樣基層政府也不會懈怠,單比我們自己呼籲的作用要大很多“。

重生

“地震造成了很大傷亡,它本身肯定是壞事。還好,地震以後出現了一些機會,讓更多人瞭解了羌族文化。”對比地震前後,黃景何直觀的感受到外界對於羌族文化的重視。

2006年,黃景何第一次登上報刊時,他還覺得詫異,原來學習羌笛還可以上報紙。對於十五六歲的孩子來說,這是一種奇妙的感覺。

地震以後,媒體、高校都找到黃景何。西南科技大學的宋西平教授給黃景何制定了系統的音樂知識培養計劃,讓他每週都去西南科技大學上課。學樂理,學視唱練耳,學鋼琴演奏。

他自己也走上了講臺,2017年,黃景何在綿陽的兩所大學,講授爲期一個學期的羌笛教學。

北川新縣城的建設也努力留存着羌文化的印跡,著名的巴拿恰商業街,位於新縣城的中軸線上,羌語的意思是“做買賣的地方“。兩側的碉樓、廊橋使用片石、原木等材料建築而成,代表着北川羌族的建築風格。

在郭志武看來,整個北川新縣城已經是羌族文化的展示窗口。碉樓、木寨等原始的羌族風貌,整體上體現出了“一羌到底”的特色。這是羌族人民情感的需要,也是經濟發展的需要。郭志武坦言,“因爲有了這個特色,我們的新縣城才能評爲五A級景區。“

歲月流轉,黃景何也不再“孤單”,目前北川的非遺傳承人約有150人,非遺項目達到八十多項,羌年被列爲聯合國急需保護的非遺項目之一。國家級項目有三項,省級的有十多項,市級三十多項,縣級二十多項。

文化的拯救也與經濟效益聯繫在一起,以羌繡爲例,北川縣現在有兩萬多女性掌握了這門技藝,每年產值達到2個億。一些農產品也被賦予了非物質文化元素,目前,與文化相關的旅遊產品達到3000多種。

震後北川會吹羌笛者一隻手能數清 他吹到大學課堂 第5張
?北川羌族商業街

未來

在北川酒店的電視機上,開機的畫面通常是黃景何的羌笛演奏。黃景何扮演着挽救北川羌笛免於失傳的角色。

未來,羌笛是否會失傳?黃景何的心裏,也沒有確定的答案。

黃景何是幸運的。他被推上舞臺,得以靠羌笛演奏養家餬口,如今他已在新縣城買房成家。綿陽、武漢、北京……黃景何每年奔波在各個地方,帶着羌笛登臺演出。

不過,黃景何明白,羌笛就正如很多朋友所說:“這是偏門”,還未被大衆所認可。

作爲一項古老的技藝,羌笛的製作需要一兩個月時間,簧片做好以後,要用油脂浸泡。‘製作羌笛,需要靜下心來,一着急,就做不了。’

這些年,不少人來找黃景何學習羌笛,他基本不談什麼報酬。但真正能做到傳承的人,卻又極少。黃景何記得,他在綿陽師範學院教授的學生中,真正學完的就一個。“那個學生還不是四川人,是福建人。“

許多主動來學習羌笛的年輕人,是出於某些現實的目的,而非單純的多麼喜歡,比如考試加分。“但是退一步說,高興的是,他們選擇學習羌笛了這種方式,這也是一種推廣。“

“追求美好生活方式是人類的共性“。趙興武對文化的演變則要釋然許多,他的觀點是,隨着生活方式的轉變,原本存在於邊遠鄉村的原生態羌族文化,註定是要消失的,那是沒辦法保護的。

古老的羌文化被現代文明所稀釋,但並不等於消失。

2008年的一場浩劫,讓北川羌文化遭到重創,而後又奇蹟般的重生與繁榮。如今的北川縣城,已經成爲展示羌文化的名片。在巴拿恰的牌坊上方,遊客來到這裏,第一眼便可以看見羌族的羊圖騰。

在羌民心中,羊被視作守護神,庇佑羌族文明生生不息。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拉呱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