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六旬老母熬夜賣菜爲兒買房 母慈子孝情暖寒冬

六旬老母熬夜賣菜爲兒買房 母慈子孝情暖寒冬

來源:爵士範    閱讀: 2.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房車對於絕大部分的已婚男子和家庭來說是奮鬥目標,房子是一個家庭的根,沒有根的家庭就像浮萍。然而隨着房價持續上漲和炒房一族的盛行,越來越多年輕人對賣房感到吃力。

近日,一則年近七旬老太爲給兒子買房而熬夜在路邊擺攤賣菜的新聞在山東濟南引發關注。2016年11月25日晚10點,記者在濟南二環東路與七裏堡路交叉口看到了正在賣菜的老太王桂英(音)。面對鏡頭她顯得不好意思。由於當地媒體的報道,不少市民特意趕來買她的菜。據說,當天王老太已有百餘元的收入,僅剩下兩隻南瓜還未賣出。

六旬老母熬夜賣菜爲兒買房 母慈子孝情暖寒冬

王老太太在交叉路口守着還沒賣完的菜

記者瞭解到,王桂英今年68歲,育一子一女,女兒已出嫁,兒子在威海工作但一直未能買的起房,與妻子一起帶着4歲的兒子常年租房生活。“兒子娶媳婦的時候連電視機都買不起,他工資不高,俺看着着急”,一口山東話的王老太唸叨着。

深夜12點,大街上已鮮有行人,王老太開始收攤回家。爲了省來回車費,她在附近一處未正式對外營業的臨街商鋪裏過夜。記者注意到,臨走前她帶了一隻廢舊塑料桶離開,“一塊錢一斤,還能賣幾個錢呢。”當夜,泉城的氣溫已跌破零度。

六旬老母熬夜賣菜爲兒買房 母慈子孝情暖寒冬 第2張

收了攤,王老太太選擇在附近能躲風的地方過夜,一早再回家

次日,記者來到王老太所居住的濟南市歷城區夏家村,這裏位於濟南南部旅遊區附近的村落,距離市區大約15公里,交通方便,村口有固定公交線路通往市區。王老太經常搭乘這條線來往市區做買賣。

王老太的家是一棟兩層的普通磚混樓房,整個建築佔地約200平米,從外表看與其他村民的住宅並無二致。王老太的丈夫夏老漢正在屋裏吃飯,他告訴記者,“她今早回來拿了一些紅薯和雞蛋又返回城區擺攤了”。進屋後記者觀察到空曠的房間裏沒有一件像樣的傢俱,地上散落着等待銷售的紅薯、核桃、南瓜等,冰箱裏存放的也是待售的韭菜和花菜。這臺冰箱是家中唯一的家用電器。王老太太表示,自己的兒子兒媳都非常孝順,兒子看到報道後打來電話不讓她出去賣菜,但她只想靠自己的力量幫幫兒子,能幫一點是一點。

六旬老母熬夜賣菜爲兒買房 母慈子孝情暖寒冬 第3張

王老太的房子

“蓋這房子借了5萬塊現在還沒還完,總要找點事情做”,夏老漢告訴記者。由於今年遭遇蟲害,栽種的核桃與花椒絕收,玉米也跌價,家裏指望王桂英去城裏賣菜生活。談話間,一隻小貓跳上了的矮桌,夏老漢忙上前驅趕,桌上是他的午餐:一碗白開水和半塊烙餅。

記者因此聯繫上王老太的兒子夏繼貴,“流着淚看完我媽的新聞”,他在電話裏告訴記者。夏繼貴大學畢業後在外打工四處碰壁,現在在威海市找到一份網絡維護的工作。他和妻子帶着4歲的孩子,兩人加起來每月有4000多元的收入,但除去房租和日常開銷後便所剩無幾。

六旬老母熬夜賣菜爲兒買房 母慈子孝情暖寒冬 第4張

王老太太和夏老漢的家裏幾乎沒有什麼像樣的傢俱

在網絡上看到老母親寒風中買菜的新聞,夏繼貴說“這幾天心裏很不好受,但這對我也是一種動力”,他渴望能在威海擁有一間小面積的住房,但目前當地60平米最低也要40多萬的房價讓他難以承受。“我沒想到買房給她帶來這麼大壓力”,他懊悔自己曾向母親流露出買房安家的想法,但也坦承“現在真是一分錢也攢不下”。電話那頭,夏繼貴有些無奈。

兒女在外打拼,父母在家努力。這個家庭實際上是千千萬萬個家庭的特寫,多少夫妻在外闖蕩,而他們的父母就在家裏幹活努力攢錢支持兒女的買房大計。在這樣一個煽情的情況下,在外的兒女們只好用關懷來補償、感恩父母,而剩下的,就只有常回家看看。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拉呱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