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頭號玩家》是“爆米花電影”?斯皮爾伯格總是有人性的反思

《頭號玩家》是“爆米花電影”?斯皮爾伯格總是有人性的反思

來源:爵士範    閱讀: 7.9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打着動作、科幻、冒險的標籤,草根英雄拯救世界的劇情,雄踞票房榜榜首的《頭號玩家》擁有一切爆米花電影的構成要素,唯一與之不匹配的是它在各大電影評分網站上的評分都超過了8分。

《頭號玩家》是“爆米花電影”?斯皮爾伯格總是有人性的反思

所以,如何定義《頭號玩家》的屬性呢?是一部超水準爆米花電影,還是可堪載入影史傳世的經典之作?現在要回答這個問題,似乎有點難。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大導演史蒂芬·斯皮爾伯格即便想拍,恐怕也拍不出那種沒心沒肺,讓人看過完全沒回味,可以爽爽地忘掉的爆米花電影了。年逾古稀,他對人生、對世界、對未來的思考總在不經意間就投射於電影的各種小細節裏,讓人感到意味深長。

《頭號玩家》起源於一部暢銷小說,原著裏的主人公是宅男遊戲玩家,“綠洲”是個大得超乎想象的虛擬現實系統,共有27個空域,每個空域又有千百個不同的星球,每個星球基本上都有一個超級的流行文化主題,取材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經典遊戲、電影、電視和音樂。龐雜、深奧的故事背景支撐着相對簡單的故事情節,少年英雄憑實力單挑壟斷巨頭,最終拯救世界,自己也成爲人生贏家。改編後,電影《頭號玩家》用影像和VR技術最大限度地還原了小說背景設定,而在故事層面,則把這個離現實人生太過遙遠的虛擬故事浸入了每個人可以感知的生活場域。

有影評分析,將找到三把鑰匙的過程簡化改編是爲了符合電影的節奏,縮短取得前兩把鑰匙的進程,而把最後一戰拉長作爲高潮。從技術的層面,這樣解讀也不無道理。然而,對於我這樣一個對遊戲、動作、冒險這些都完全無感的觀衆,看完這部電影印象最深的一幕就是當男主角開車全速後退時,進入到了另一個並行空間,在這個空間裏一路無阻,也能清清楚楚地看到那些人全力衝刺卻在劫難逃。這個場景將觀衆從遊戲拉入現實,老導演在用一生閱歷向年輕人解釋“重回原點”的意義:人們常常會感到距離目標只有一步之遙,於是便激勵自己努力再努力,然而那觸手可及的距離並不是看似的一點點,這時你需要停下衝刺,打開一個更寬廣的視域空間重新考察路線,才能不被紛至沓來的挫折永遠困住。而另一方面,這個情節似乎也解釋了什麼樣的草根可以戰勝實力雄厚的巨頭:更專注於過程的樂趣,而不以贏得什麼爲目的,因此輸得起,敢於做出與大多數人截然不同的選擇。

《頭號玩家》的故事發生在未來的2045年,評價科幻片,我始終認爲,優秀的科幻想象未來,偉大的科幻反思當下。除了技術改變生活,《頭號玩家》裏展現的未來與今日生活有何本質不同?戴上VR眼鏡進入“綠洲”,人們可以去任何地方,做任何想做的事,成爲任何想成爲的人。然而,人們並沒有讓想象力成爲一切的主宰,而得到更多自由,未來的現實依舊是,在IOI代表的商業文化驅使下,人們在遊戲中爭分奪秒,將一切感官慾望用各種工具虛擬解決,真實生活過得更潦草、更破敗。電影中2045年的街頭,每個人戴着VR眼鏡對着空氣揮舞拳頭,可笑極了,更可怕的是,這樣的場景已經在今天的生活中隱約看到端倪。

如果未來與今日本質無異,技術的進步不過令人們逃避現實的方式升級,那麼斯皮爾伯格在《頭號玩家》中記錄下的今日反思是什麼呢?有影評總結,遊戲第一關告訴你,有時退一步,就是海闊天空;第二關告訴你,人生很短暫,關鍵的一步一定要邁對;第三關告訴你,不以輸贏論英雄,找到樂趣、享受人生;最終關告訴你,別沉迷,活在當下。僅僅如此嗎?斯皮爾伯格接受採訪時給出暗示,他說:“相對於年輕的英雄們,我覺得自己更像是哈利迪。”小說裏哈利迪是存在於光環之中的智慧化身,而在電影裏,我看到的是一個普通的老人,一個說話磕磕碰碰,眼神既矛盾又迷茫的老人。用電影裏的話說:對自己所創造之物感到厭惡。他創造綠洲的初心是回到童年時代單純只是喜歡玩遊戲的快樂中,而綠洲卻一步步不受他控制地成爲升級現實功利的虛擬樂園。臨終前,他用一生所得佈下賭場,高額懸賞搞了個搶彩蛋的終極遊戲,還做了一鍵毀滅綠洲的按鈕,賭最後那個瞭解他心意的通關英雄會不會幫他按下按鈕……

影片最後,導演斯皮爾伯格還是沒捨得讓男主角按下按鈕,畢竟,世界向前的步伐並不會因個人意願而停止,而哈利迪的矛盾則代表着他於今日的一種反思。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拉呱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