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人民網評:醫保卡非醫療消費 怎麼就管不住?

人民網評:醫保卡非醫療消費 怎麼就管不住?

來源:爵士範    閱讀: 1.8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原標題:人民網評:醫保卡非醫療消費,怎麼就管不住?

人民網評:醫保卡非醫療消費 怎麼就管不住?

三亞市有個叫着“一心堂”的藥店,在全市有20多家連鎖門店。它不是在“一心”賣藥,而是在“一心”牟取不義之財。它們儼然就是一個個便民的小超市,椰子糖等地方特色的食品和日常生活用品等,“一心堂”裏一應俱全。奇葩的是,用黑龍江的醫保卡,就可以在店裏刷卡任意進行非醫療消費,而發票竟然堂而皇之地開的卻是藥品。近日,媒體曝光的這則像是猴子耍把戲的新聞,雖然不是頭一回聽說,但是,還是讓人心痛,心堵,甚至有點憤怒。

有限的、專項的醫保資金,用來非醫藥類的消費,是一個老問題了,也是一個有一定普遍意義的問題。爲什麼長時間解決不了?解決不好?從三亞市的這個案例看,黑龍江說,問題發生在三亞,他們鞭長莫及;三亞說,錢不是出自三亞,所以,他們不好管。倒是“一心堂”大大方方地、心安理得地在店堂裏打出“本店可刷黑龍江醫保卡”等廣告。如此奇葩事,是有關職能部門不作爲和失職的結果。

打擊違反犯罪行爲,無問西東。爲何打擊公然違反國家相關規定精神的行爲,卻分南北呢?實際上,屬地管理,是我國的一個重要的行政原則。對中央駐地方的機構,地方都有屬地管理的權限,對公然濫用醫保資金的行爲,地方政府的職能部門爲何不能理直氣壯地對其進行打擊、予以禁止?

黑龍江社保局在跟海南藥品零售商簽訂的協議中規定,不允許銷售醫保目錄之外的東西。然而,規定歸規定,落實又是一碼事,這是一種“常見病”。既然有規定,就要有保證規定落到實處的保障和措施,鞭長莫及是懶政和不作爲的託辭。

有消費者說,“醫保卡的錢不用就作廢了。”怎麼會有這種事?這不是逼良爲娼嗎?如此的制度設計,不是設法把自己卡上的錢在規定時限內花掉的消費者的錯,而是制度設計的錯。據報道,三亞市藥監局的工作人員介紹說,三亞的藥店只要有60%的區域賣藥品就符合要求,其餘40%區域可以賣保健食品、雜貨等非醫藥品。如此規定,一定意義上,是對藥店不規範行爲的一種默許和甚至是慫恿,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社會秩序、公平正義,必須要靠他律來建立和維護。如果我們設計的制度和社會的管理,不能有效抑制住“惡”的東西,那麼,惡行就會蔓延和氾濫。抑惡揚善,是制度設計重要原則,也是建立制度的意義之所在。鄧小平同志的名言說得好:好的制度能讓壞人幹不了壞事,不好的制度,能讓好人變壞。

醫保異地結賬,本是一件探索解決新形勢下民生問題的利民好事,中央政府一直在積極的倡導、鼓勵和支持。多年來,每到冬季,都有大批的黑龍江等地的老人來三亞過冬。面對“候鳥”異地就醫的實際問題,黑龍江和海南共同努力,實現了兩省的異地醫保結算。新制度解決了舊問題,但也可能會帶來新的問題。有問題很正常,關鍵是,面對問題不能熟視無睹、麻木不仁。所謂社會進步,就是一個不斷解決和克服問題的過程。

對問題,“誰發現,誰處理”、“發生在哪裏,哪裏就該處理”,應該成爲一種制度,規定下來。認真的梳理一下,醫保卡用作非醫療消費的癥結、漏洞究竟在哪?如何有效堵住漏洞?不應該是那麼難的事,關鍵是職能部門要切實地負起責任來。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拉呱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