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假小子娘娘腔都是病 別忽視性別教育

假小子娘娘腔都是病 別忽視性別教育

來源:爵士範    閱讀: 1.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假小子娘娘腔都是病 別忽視性別教育

男孩愛穿裙子,女孩活潑過頭愛打架……海軍計劃生育優生優育技術中心29日披露的一項調查顯示:上海6成以上家長忽視學齡前性別教育,致近年來兒童性別錯位症明顯增加。該中心負責人戴良圖表示,“性別教育是幼兒性啓蒙教育的第一步,也是成長中的重要一環。”他表示,性別認知並非僅靠天生,更需要父母正確的引導。

“見生人就躲在我背後,偷穿我的高跟鞋,戴我的耳環,被罵時還撒嬌,”張女士告訴記者,兒子打小沒有一點男孩子氣,就醫後才發現已患上了性別錯位症。“我一直想要個女孩,所以從小常給他穿裙子,打扮得像小姑娘,沒想到竟會讓孩子性別意識混亂,”她後悔道。

9歲女童瑤瑤有一對喜歡男孩的爺爺奶奶,從小把孫女當孫子帶。她告訴記者,比起和女孩子玩洋娃娃,她更喜歡跟男孩一起玩汽車手槍。小姑娘說,“長髮麻煩,短髮多帥氣!我也不喜歡穿裙子,還是運動褲穿起來舒服!”

戴良圖告訴記者,長期給孩子裝扮成另一性別角色、父母在性別上的榜樣性不足以及單親家庭,是兒童發生性別錯位症的主要原因。心理諮詢師張少華表示,患上性別錯位症的兒童性格往往內向、孤僻,容易被其他孩子隔離,對未來會有極大的負面影響。

據相關調查顯示,超過6成學齡前兒童家長未對孩子明確進行過性別認知教育。這也是近年來兒童性別錯位症發生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張少華表示,多數家長認爲性別意識是天生的,其實孩子對性別的認知大部分來自於父母的引導,父母無意的差錯,很可能讓孩子形成誤解。據悉,曾有一項國外研究表明,近40%的人心理性別是雙性,純男性或女性不到1/4,孩子確認性別的過程中父母影響不可忽視。她同時表示,一些成年之後的心理問題往往與兒童時期的性角色偏差有直接關係。 有數據顯示,超5成異裝癖者幼年就喜歡着女裝,而絕大部分男變女手術患者在童年期就常有女性化的行爲。

泌尿外科醫生則提出,除了心理引導,其實男孩和女孩從出生起,父母對孩子生理上的關注和照料方式就應該是不同的。由於胚胎在性別發育上的不同,男孩比女孩更易出現生殖系統畸形,男孩父母應更多關注孩子的身體狀況。門診中常見患隱睾症的孩子,父母直到5、6歲才發現問題來看病,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機,甚至導致生育能力的喪失。戴良圖對記者表示,性別認知是性啓蒙教育的第一步,也是成長的重要一環,要確保孩子有着正確的性別定位。

現代社會雖然開放多元,但傳統觀念仍佔主流。對性別錯位,網上也是議論紛紛。“女漢子看上去優點很多,但做你老婆你敢要?”網友秋彥表示。“一個男人看到個小毛蟲就嚇得驚叫,爬幾層樓就氣喘吁吁的,沒事還翹蘭花指,誰能受得了?”網友春石在論壇留言道。而採訪中,多數受訪者也表示無法接受自己的孩子選擇中性氣質的人作爲結婚對象。

延伸閱讀:

孩子容易產生性別錯位的3種家庭

單親家庭及其輻射區:單親家庭裏缺乏母親的溫柔細心或是父親的果斷自信,難以給孩子一個完整和諧的成長環境,長時間和同一性別成人生活的孩子比較容易偏離正確的性別角色,而很多家長對這種缺憾的影響卻渾然不覺,等發現孩子的性別認同存在問題時,孩子已經偏離正常軌道很遠了。常見的還有由於父母一方工作繁忙,無法照顧孩子的家庭。

不和睦家庭:心理學家調查發現,成長於不和睦家庭的孩子性格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要麼叛逆偏激,要麼固執怪異。這類孩子在家庭的壓力下無法正確完成性別認同,可能會把投射在父母身上的反感,轉化爲對某種性別的偏差態度。

家長誤導家庭:比如,有的家長出於對女孩的偏愛或其他原因,將自己家的男孩“裝扮”成女孩模樣,(或反之)……長期“異性打扮”,會導致孩子產生性別認同混淆。尤其當孩子成長到了青春期,第二性徵陸續出現時,心理上更容易產生困擾。

如何糾正兒童性別錯誤症

家長是孩子早期生活環境的締造者,也是孩子性別認同的啓蒙者,孩子在性別認同上的正確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家長對性別教育重視與否。沒有天生有錯的孩子,只有不懂教育的家長。因此,家長應該儘快行動起來,給孩子送上這張重要的“明性片”。

承認和讚賞

家長首先要承認孩子的性別,讓男孩認識到自己是男性,女孩認識到自己是女性。性別認同是孩子自我認知的重要部分,這會使他對同性的性別特徵抱有好感,並希望擁有這些性別特徵。家長要在口頭上明確告訴孩子:你,是男孩;你,是女孩。也可以借一起洗澡的機會,告訴孩子關於性別的知識,男孩藉此認同爸爸,女孩認同媽媽,進而通過學習,逐步建立起自我的性別特質。另外,家長對孩子的性別還要表示讚賞,家長如果對孩子是個男孩或女孩表示高興,孩子也會對自己的性別感到滿意。

榜樣的作用

孩子在觀察中得到的知識和啓示,會在實際生活中試着運用起來,儘管其中一些信息也許在儲存多年後纔能有所模仿和啓動。父母是孩子在性別角色方面的指導者和模仿對象,所以一定要注意自身行爲的影響,如果爸爸有些“娘娘腔”,或是媽媽習慣大大咧咧地說話做事,都要在孩子面前有意克服,以免孩子“依樣畫葫蘆”。另外要注意的是,對於孩子和異性朋友的交往,既不能完全排斥孩子和異性的友誼,也不可以讓孩子和異性過分親近。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孩子還會在身邊尋找同性作爲榜樣來效仿,家長可以幫助孩子選擇不同年齡段的同性榜樣,鼓勵孩子比較自己和“榜樣”的差距,確定努力方向,以使孩子建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這對他形成正確的性別角色也有很大的作用。

獎勵和懲罰

孩子做了與自己的性別角色相符的事,家長應該給予獎勵;除了偶爾的表演性行爲,對孩子不當的性角色行爲,家長要反應冷淡,讓他感到自己的表現有誤,或是給予適量的“處罰”。這種獎勵與懲罰會給孩子一種心理支持或壓力,促使孩子根據自己的性別角色做出相應的行爲,並逐漸形成正確的行爲定勢。

孩子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因此對孩子的教育必須是全方位的。我們提倡的“男女平等”,是在人格和生存權利上的一種社會準則。培養孩子具有善良、堅強、勇敢、自立等優秀品格,固然無須區分男女,但是,我們絕不能就此而忽視、抹殺甚至是違背大自然賦予孩子的性別屬性和差異,因爲我們不難想像,一個男女角色混淆的社會,會是怎樣的一幅情景。所以,請給孩子一張“明性片”,使他儘快完成性別認同,進而定位自己的性別角色,以及與其性別角色相適應的心理特徵和行爲模式,這樣,孩子才能身心健康地成長。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拉呱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