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2013北京卷高考作文題目:愛迪生如何看手機

2013北京卷高考作文題目:愛迪生如何看手機

來源:爵士範    閱讀: 2.3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2013年高考語文科考試已經結束,以下爲2013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題:材料作文,材料爲兩個科學家對話,愛迪生回到21世紀對手機怎麼看,不少於800字,題目自擬。材料中提到,科學家向文學家發問稱:假如愛迪生來21世紀生活一星期,最讓他感到新奇的是什麼?文學家:我想手機會不會讓他感到不可思議呢?(6月7日北京晨報)

2013北京卷高考作文題目:愛迪生如何看手機

客觀而言,科學家與文學家就有關“手機”的對話早已有之。今年5月15日,兩位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和莫言相聚北大開展對話,其間,楊振寧顯得對莫言十分好奇,他語調緩慢說的一句話是:“我有一個問題問莫言先生。”他問莫言,愛因斯坦現在回來覺得什麼最神奇,莫言說應該是手機,他掏出手機看了看。當然,莫言答的很好,從文學家和文人的角度闡述了他的看法。再聯想北京市今年的高考作文題,也涉及科學家和文學家就手機的對話,不知道是不是受“莫楊對話”的啓迪。應該肯定的是,一個地方能夠從浩如煙海的社會現象中抓取生活中的一個“亮點”,並能入題,是難能可貴的,即使“愛迪生如何看手機”有受莫言和楊振寧“對話”的影響,並不能否認擬題者靈光一閃的巧妙構思。

拋開這道作文題的背景和來龍去脈,至少從北京市這一比較有代表性的高考作文題中,可以基本看到作文命題的方向。首先,高考作文做爲多年來考覈考生文字能力的重要手段,其所表達的“內容”“內涵”必然會有一定的深度、廣度。當然,也會有一些地方的高考作文淺顯中蘊含大道理,這裏不再提及;其次,任何一個拿來考試考生能力的高考作文,必然是“可議”的、可以拓寬的空間必然廣泛。今年北京高考作文“愛迪生如何看手機”,以短短的幾句對話,可以帶給考生無盡的想象空間,任何一個考生都可依據不同的觀點、不同角度,闡述看法。可以寫成“穿越小說”,可以寫成“雜文”,又可以以科技發展來展示當代人的成就等等,這個外延廣泛的作文命題無疑是成功的。歷屆高考作文同樣如此,無論2011年廣東卷的《回到原點》,還是江蘇卷的《拒絕平庸》等,都是有足夠的拓展空間、想象空間的。

其三,近年來高考作文日益貼近生活現實。今年北京高考作文提及“手機”問題,2011年北京卷《對世乒賽中國隊包攬全部金牌的看法》,甚至店主爲彩民墊資代買彩票,中大獎後交給買主的故事,繼登上春晚後,又成爲全國II卷作文題;以及“飛天”事件,空氣污染、環境保護的命題,都是緊扣時代脈搏的體現。今年高考作文,與時代緊密合拍的不僅僅是北京,海南高考作文題直指同學間的人際關係,山東高考作文題“圈定”莫言。..。..這些現實的高考作文,正是高考作文的生命所在、魅力所在。

當然,任何一個地方的高考作文不可能“包羅萬象”,其遺漏或“瑕疵”是難免的,但高考作文能夠系統性的考察一名學生的思想、思維以及創造能力和智慧,是毋庸質疑的,就其重要性而言,短期內以高考作文考量考生文學水平、文字能力的方式不會改變。高考作文是教育和高考“探”向社會的一個“窗口”,有對聯說: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在應試教育的整體現狀之下,可以在“框子裏”最大限度讓學生展開聯想的,也就只有作文了。而如何命題一個高質量的作文考題,一定程度上代表教育的水平和改革的方向。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拉呱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