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男士護理 > 妝容 > 2011年美容圈3個大事件!

2011年美容圈3個大事件!

來源:爵士範    閱讀: 2.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2011年美容圈3個大事件!

2011年即將過去,作爲奮鬥在美容圈的人們,在辭舊迎新的這一刻,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下2011年美容圈裏的3個大事件吧。

大事件一:化妝品中的“塑化劑”

今年,臺灣食品藥品管理部門一名普通檢測員意外發現食品中的“染塑”現象,纔將這一危害健康的致命殺手曝光於天下。此後這股風波逐漸波及到化妝品界,帶來堪比金融海嘯般的衝擊。指甲油、香水、口紅等化妝品中使用塑化劑的現象被披露,一度使人們對購買美容產品心有餘悸,

“塑化劑”作爲一種有毒的工業添加劑,用於化妝品裏,可使原本低劣的質地看起來順滑粘稠,成本至少便宜30%,同時它還可以它藏身香精中混入香水裏,而應用最廣泛的要數在便宜指甲油中充當增加其稠密指數的乳化劑。如此物“美”價廉,自然成爲無德商人的首選

“塑化劑”事件就像是一針“清醒劑”,希望沉迷於成本控制的食品化妝品企業由此能夠迴歸營銷管理的根本,也喚醒消費者應有的正確消費意識。

1. 不必談“塑”色變

對於生活用品中鄰苯二甲酸酯的使用大家不必過於恐慌。在大多被涉及的物品中,其弊端與優勢比起來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只有不正規廠家購買的化妝品,爲了降低成本,盲目追求利益,才並未嚴格按照規定添加或使用鄰苯二甲酸酯,對人體造成危害。

2. “三無產品”拒之門外

所以在選購時,千萬不要貪圖便宜而選擇“三無產品”或是“地攤貨”,路邊平價的指甲油慎選,購買精華油、卸妝油等產品時,最好儘量挑選並非塑膠瓶身包裝的產品,因爲它們屬於油性,活性高,若以塑膠瓶包裝,較易溶出塑化劑。

大事件二:國際大牌護膚品深陷“質檢門”

今年溫州市工商局的一紙“汞超標”禁令,猶如在化妝品界投入了一枚驚天炸彈,再一次將 蘭蔻 、 希思黎 等大牌護膚品推上風口浪尖。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質檢門”風頭剛過,質檢產品爲“水貨”的消息又不脛而走。儘管這些品牌紛紛站出來聲明澄清、以表清白,傷不起的消費者卻仍持懷疑態度。

化妝品“違禁”事件逐年發生,每一年因其使用規範、成分安全等問題,質檢局總會羅列出大批“黑名單”,矛頭直指國際明星品牌。看着這些品牌事後出示的批准認可書喊冤叫屈,我們不禁納悶,這到底是品牌公關演的一出苦肉計,還是針對進口化妝品展開的國內市場保衛戰,誰來給老百姓一個交代。

轟轟烈烈的的蘭蔻“質檢門”在品牌的“聲明”中漸漸走向尾聲,但消費者心裏的陰影和酸楚誰去平撫,違禁化妝品年年有,下架停產從未見。既然沒有人爲消費者的“臉”買單,我們只有武裝知識,爲自己的“面子”負責。

1. 學會分辨化妝品成分表

即便不是專業的美容工作者,基本的化妝品成分還是應該掌握。例如美白類成分首指果酸,鞣花酸和熊果苷;而金牌保溼產品不可缺少透明質酸,玻尿酸或是甘油;抗衰老就全權依靠輔酶Q10,膠原蛋白和多酚了。

2. 修煉火眼金睛讓“水貨”無處躲

所謂的正品其實就是俗稱商場貨的“三有商品”。一有產品批號;二有衛生和生產許可證;三有註明相關資料的中文標籤。而對於級別高的化妝品達人,也可以靠去專櫃對比質感和氣味來分辨真假,更加保險可靠。

大事件三:進口化妝品集體漲價

今年一則進口化妝品牌集體漲價的新聞,讓所有化妝品消費者都痛心疾首惴惴難安。此次漲價涉及許多一線品牌,漲幅在5%-10%之間。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所謂的小幅度上漲,積少成多後消費者還承受的起嗎?我們的錢包恐怕以後再也鼓不起來了!

化妝品的價格受衆多因素影響,適當調整也算是正常。如果說大衆護膚品的漲價是成本壓力的推動,那麼天價的高端化妝品上漲,就有更多的曖昧的因素了。不管怎樣,這水漲船高的趨勢再繼續下去,會不會終有一天變成駱駝身上的最後一根稻草壓垮消費者呢?

通脹是全球性的,化妝品行業也很難獨善其身,然而相比上漲緩慢的工資水平,我們的錢包明顯消瘦的驚人。不要再故作姿態了,高物價時代,需要的是精明的小女人!

1. 拒絕BA的謊言

每個消費者都或多或少受到過BA的忽悠,爲許多無用功買單。學會分辨BA的謊言是購買化妝品的第一課。這種謊言你一定聽過,“整套產品買纔有效果”“我們的產品純天然製造”“這款彩妝對肌膚有益特別適合你”NO!收起這些猶如唐三藏念緊箍咒一樣的嘮叨吧!

2. 國貨是枚安心丸

通貨膨脹的時候我們不得不感慨國貨精品存在的重要性,在外來和尚好唸經的原則打壓之下,國貨總是無用武之地。眼下我們被價格驅使,才留意起其穩定的價格,良好的效用,安全的保障和隨處可買的便利是多麼貼心。

護膚
髮型
香氛
健康
整形
妝容
減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