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外科 > 冬季清晨 心梗發病的猖狂時段

冬季清晨 心梗發病的猖狂時段

來源:爵士範    閱讀: 1.7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冬季清晨 心梗發病的猖狂時段

在最近國家公佈的各類醫保都必須覆蓋的6種最嚴重的疾病中,急性心肌梗死緊隨腫瘤之後,名列第二。“脫貧致富三五年,一場大病回從前”,正是對急性心肌梗死的真實寫照。

仔細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病規律可以看到兩個顯著特點:一是一年之中冬季多,二是一天之中早晨多。其實一百多年前,學者們已經觀察到心肌梗死的季節性和時辰性規律了。上世紀80年代,世界衛生組織開展的全球性“莫尼卡”研究,在北京74萬自然人羣的檢測中也發現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病與氣溫呈明顯的逆相關,即氣溫越低,發病率越高。

近來北京安貞醫院對一組連續兩年共58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發現,其中男性428例,女性152例,冬季(11月至次年2月)發病226例,佔全年39%。其中在60歲以上的老年組中,春、夏、秋三季8個月的月平均發病爲23例,而冬季4個月的月平均發病爲33例,冬季比其他三季的月平均發病人數增高43%。研究還發現,急性心梗發病還與時辰有關,尤其在60歲以上老年組中更明顯,早上5至6時,發病率最低;7至8時是5至6時的2倍;8至9時是5至6時的3.1倍,與美國學者報告的約40%的急性心肌梗死發生在上午這個“魔鬼時段”基本一致。

天人合一造成這種季節和時辰規律簡單地說,上述是“天人合一”在人體生理活動中的反映。天氣寒冷,氣溫下降,使人體交感神經興奮,小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心率加快;並使血中纖維蛋白原增加,纖溶活性下降,血液處於高凝低溶狀態,同時激活血小板使血小板聚集性增高,血液黏度增加,易於形成動脈血栓。在清晨,由於生物鐘效應,隨着太陽升起,大腦思維開始活躍,交感神經張力增高,血中腎上腺素、兒茶酚胺及皮質激素濃度升高,體內生理代謝增強,綜合一系列變化,使心腦局部血管狹窄及缺血加重,並促使不穩定的粥樣硬化斑塊損傷或破裂,造成動脈血栓形成,使血管堵塞。#p#副標題#e#

面對心梗一兩預防勝過一磅治療老年人因生理機能下降,代償能力減退,加上原有病變,使冷天及清晨的不利影響如雪上加霜,表現得更加明顯。

那麼,怎麼預防呢?就整個人羣心血管病、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發病率不斷上升而言,這個預防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十分複雜,“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必須從小抓起,從教育抓起,持之以恆,幾十年才能見效。因爲動脈粥樣硬化是“起源於少年,根植於青年,發展在中年,發病在老年”的慢性病理過程,等到“瓜熟蒂落”時才抓,爲時已晚。據國際經驗,最重要的是控制以下9種危險因素:血脂異常、吸菸、糖尿病、高血壓、腹型肥胖、缺乏運動、缺少蔬菜水果、緊張心理和酗酒。但對於冬季清晨發病率猛增40%的“額外高峯”來說,則是完全可以有效預防的,可以用“一兩預防勝過一磅治療”的簡單易行的方法來預防冬天早晨的發病高峯,收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想想每一例的急性心肌梗死都使病人受罪,親人流淚,甚至家庭破碎,還帶上幾萬的花費,這樣看來,“預防爲主”是怎麼強調都不會過分了。

“冬季高峯”預防關鍵是三個“補”

一是補營養中醫自古以來就強調入冬要“秋補”、“冬補”,就是未雨綢繆。營養好,體質好,就不怕冷。補法中以燉補爲佳,不用煎、炒、烹炸,用的油鹽少,燉補時間長,有利於營養消化吸收,而且燉補可以加入適當藥材,以增強療效,在精心配製中使“食療、藥療、心療”和“營養、美味、文化”有機融合成有中國特色的補品。其中蘿蔔羊肉湯就是冬補絕配,羊肉脂肪少,蛋白質比例比豬、牛、雞、兔高,有最佳的“蛋白質熱動力效應”,吃後周身暖和,身體不怕冷。

二是補熱量。這是指做好頭、手、足保暖,防止熱量散發。冬天在室外,身體熱量有40%是由頭部散發,老人外出,要準備好帽子、圍巾、口罩,最好穿兩雙襪子,因爲寒由腳下生。足部受寒會立即反射到咽喉部及內臟小血管收縮,使抵抗力下降。動物實驗雞的研究表明:雞的體溫高,不易患感冒,但把雞的雙足泡在冰水中10分鐘,雞很快染上感冒,冬天常用熱水泡手泡腳,可擴張咽喉及內臟血管,改善微循環,提高抵抗力。

三是補水分。充足的水分可防止血液濃縮和黏稠,改善外周循環,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很關鍵。研究表明:充足的水分能防高寒地帶手足凍傷,防夏天的高溫中暑,能預防多種疾病。一天喝8杯左右的水,每天保持尿量約1500毫升,尿色淡黃。簡單的方法是看晨尿,深黃色則表示缺水。#p#副標題#e#

“清晨高峯”預防關鍵是三個“一”

一是醒來一杯水。經過一夜睡眠,通過呼吸、不易性出汗、排尿等會失去約500毫升水,清晨醒來,血液處於濃縮狀態,應立即補水。

二是晨起一次藥。人清醒後,交感神經會很快興奮起來,要及時服當天的第一次藥,以阻斷交感神經興奮。空腹服藥,15分鐘內就會起作用。

三是記住一句話。記住什麼話呢?就是“老人要過慢生活”。起居、飲食、活動、上下樓、做事……一切都要慢一些,千萬彆着急。起牀要“三個半分鐘”,白天要“三個半小時”。“三個半分鐘”是指:醒來後不要馬上起牀,而是要在牀上躺半分鐘;然後慢慢起來坐半分鐘;再將兩條腿下垂在牀沿邊等半分鐘,然後再站起來走動。“三個半小時”是指:每天早上起來活動半小時;中午睡上半小時;晚上步行半小時。

金庸先生特別提倡慢生活,說他自己“性子很緩慢,不着急,做什麼都是徐徐緩緩,最後也都做好了”,結果是著作等身。一位國外政要,一次聽彙報,勃然大怒,15分鐘後胸痛倒地,5個小時死於急性心肌梗死。

總之,只要未雨綢繆,居安思危,播種健康,珍愛生命,就可以大大減少冬晨“魔鬼時段”的危害,做到生活方式文明,生命之樹常青!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