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外科 > 傳統中醫對皮膚癌的記載

傳統中醫對皮膚癌的記載

來源:爵士範    閱讀: 2.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皮膚癌是發生於身體暴露部位的惡性腫瘤的統稱,一般分爲原位癌(即表皮內瘤)、鱗狀細胞癌、基底細抱癌三種。皮膚癌是世界各地常見的腫瘤,以澳大利亞的發病率最高(佔全部癌瘤數的50%),其次爲新西蘭、南非、美圄南部均較高。白色人種發病率比有色人種顯著增高。我國沿海和高山地區多見,有資料統計,我國皮膚癌的年發病率爲2.37/10萬人口。

傳統中醫對皮膚癌的記載

傳統醫學對皮膚癌的認識可追溯到公元610年隋朝的巢元方所編著的《諸病源候論》,書中詳盡地記載了反花瘡的臨牀表現,與皮膚鱗狀細胞癌類似。《外科真詮》中記載的乳疳的臨牀表現與皮膚原位癌中的柏哲氏病類似。一千餘年來,傳統醫學對皮膚癌的治療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特別是內服與外治相結合,療效穩定,不良反應少;在減輕痛苦,延長生存期,提高生命質量方面有較大的優勢。

皮膚癌在傳統醫學中稱謂不一,在中國傳統醫學中,中醫學稱爲“反花瘡”“石疔”“石疽”“乳疳”等。

中醫學對皮膚癌的認識淵遠流長,自公元6世紀成書的《諸病源候論》記載本病以後,歷代醫家從不同的側面對本病的認識和治法作了許多探索和補充,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辨治體系。綜合諸醫家的論述,本病雖然徵候多樣複雜,但究其病因不出內外工因,內爲臟腑功能失調,外爲六淫之邪入侵。至其爲病,則無非氣血壅滯,營衛節稽留之所致。其病理機制,一爲正虛。年老體弱,陰陽失調,氣血不足,肌膚失養;二爲氣滯血瘀。鬱怒憂思,肝氣鬱結,氣血瘀滯,阻於肌膚;三爲溼濁。飲食厚味,醇酒炙博,壅塞睥胃,運化失司,溼濁內生;四爲外邪入侵。風、毒、燥、熱、寒、暑等外邪入侵。內外之邪交結久羈留戀,內耗陰血,奪精灼液,以致肝血枯燥,難榮於外,肺氣失養,皮毛不澗,終致皮生惡瘡。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