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外科 > 哪些新方法可治療冠心病

哪些新方法可治療冠心病

來源:爵士範    閱讀: 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冠心病是目前導致人類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發病率在發達國家較高,達10%~15%。近年來,我國亦呈明顯增長趨勢。70年代以來,由於動態心電圖、經皮內腔冠脈造影形成術(PTCA)及冠脈搭橋等診治技術的發展,使冠心病的臨牀症狀和預後明顯改善,但術後血管再狹窄率高達30%~50%,目前尚無更有效的治療方法。最近幾年,發現細胞生長因子有促進冠脈側枝循環作用,有望成爲治療冠心病的新途徑。現在研究較多的是內皮生長因子(VEGF)和成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FGF)。

哪些新方法可治療冠心病

VEGF是由兩個肽鏈組成的二聚體糖蛋白,具有促進內皮細胞有絲分裂和血管新生的作用,在細胞缺血缺氧時參與血管再生及側枝循環的形成。此外,它有增加血管通透性和舒張冠狀動脈的功能。

FGF促進細胞分裂,共有7種類型,其中以鹼性成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bFGF)作用最強,研究最多。bFGF是由146個氨基酸組成的糖蛋白,在心、腦、腎等多數器官中存在,並參與組織分化和修復。經研究表明,bFGF有促進血管形成、促進血管內皮增殖和內皮細胞遷移和促進蛋白酶的釋放和內皮細胞形成管腔的作用。

VFGF和bFGF均能促進冠脈側枝循環形成,給犬或豬的心肌梗死模型注入bFGF,有明顯促進血管形成的作用,心肌梗死症狀改善。若聯用肝素則效果更佳。除局部注射外,還設想用基因手段,將帶有bFGF基因載體傳至局部目標細胞,使目標細胞產生bFGF而作用於機體,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目前已進行bFGF治療冠心病的臨牀試驗。據報道,20例患冠心病、冠脈病變的患者,於常規冠脈搭橋術中,在內乳動脈和左冠狀動脈降支吻合後,將bFGF注入吻合口附近心肌內,12周後,經股動脈行血管造影顯示、注射部位及遠端供血區有明顯造影劑濃集,延伸至血管周圍3~4釐米,可見冠脈周圍心肌生長的手細血管網,所有患者心絞痛症狀消失或減輕,心肌缺血明顯改善。跟蹤觀察5年,未見不良反應,說明bFGF治療冠心病是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PTCA術後再狹窄是目前無法解決的問題,其病理機制主要是動脈內膜增生與血管收縮重塑,放置支架對防止血管收縮重塑有幫助,但對動脈內膜增生無效,而且還會加重內膜增生,而VEGF可抑制血管內膜增厚。1995年用大鼠實驗,損傷其頸動脈,然後局部給予VEGF100微克,2周後頸動脈內膜未見增厚,連續觀察兩年亦未見內膜增厚,這對於防止冠心病搭橋術後血管再狹窄有幫助。VEGF對心臟缺血再灌注損傷有保護作用。VEGF具有修復和改善受損內皮細胞功能,用VEGF溶液灌注離體大鼠心臟,發現心輸出量和冠脈血流量均較對照組明顯改善,而冠脈血管阻力和肌酸激酶明顯下降。VEGF這種保護作用與一氧化氮釋放有關,因VEGF這種保護作用能被一氧化氮激合酶抑制劑減弱,說明合成和釋放一氧化氮減少,因而VEGF療效下降。VEGF這種保護作用還與其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中產生的細胞凋亡有關。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