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中醫 > 中醫拔罐養生常見穴位和須知

中醫拔罐養生常見穴位和須知

來源:爵士範    閱讀: 1.6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醫拔罐養生常見穴位和須知

我們都知道拔罐是我國最古老的治病方式,而在平時通過拔罐的方式也能幫助我們養生,那麼拔罐常見穴位有哪些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下面爲大家介紹中醫拔罐養生常見穴位和須知,供大家瞭解。

中醫拔罐養生的常用穴位

涌泉

涌泉穴是足少陰經第一個穴位,位於人體最下部足掌心處,體內溼毒之邪容易蘊集於此,不易排出,日積月累,阻塞經氣,或隨經氣傳至體內其它部位,造成許多疾病。涌泉穴拔罐可以排出體內的溼毒濁氣,疏通足少陰腎經之經氣。腎氣旺盛,人體精力充沛,則齒固發黑,耳聰目明,延緩衰老。

背俞穴

人體五臟六腑之背俞穴均分佈在足太陽膀胱經第一側線上,在此條線上拔罐,可暢通五臟六腑之經氣,調理五臟六腑生理功能,促進全身氣血運行,是保健拔罐療法的常用穴位。醫學發現在背俞穴上拔罐,可通過對脊神經根的治療,反射性地刺激中樞神經,調節神經系統的功能活動,從而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

三陰交

三陰交爲肝、腎、脾三條陰經交會之穴。肝藏血,脾統血,腎藏精,精血同源。腎爲先天之本,脾爲後天之本,先天之精有賴於後天的滋養,後天之精有賴於先天的促動。經常進行三陰交拔罐可調理肝、脾、腎三陰經之穴氣,使先天之精旺盛,後天之精充足,從而達到健康長壽。

神闕

神闕即是人體肚臍,它是人體保健及治療的重要穴位之一。胎兒通過臍帶從母體中獲取營養,所以被稱之爲“生命之根蒂”。它是人體神氣出入之門戶,歸屬於任脈,爲經氣之海,五臟六腑之本。經常在神闕穴拔罐可起到健脾強腎,和胃理氣,行氣利水,散結通滯,活血調經的作用

百會

百會別名三陽五會,頭爲諸陽之會,拔此穴或常按摩對腦血管病的預防和治療有明顯功效。其提升作用顯著,對臟器下垂有特效。本穴位拔罐時常需要理髮,否則密封效果不好,影響療效。

中醫拔罐的注意事項

1、拔罐可使皮膚局部出現小水泡、小水珠、出血點、瘀血、瘙癢等現象,均屬正常治療反應。一般陽證、熱證多呈現鮮紅色瘀斑;陰證、寒證多呈現紫紅色或淡紅色瘀斑;寒證、溼證多呈現水泡、水珠;虛證多呈現潮紅或淡紅。若局部沒有瘀斑,或雖有潮紅,但起罐後立即消失,說明病邪尚輕、病情不重或病已接近痊癒。

2、拔罐時應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夏季避免風扇直吹,冬季做好室內保暖,避免感受風寒。

3、注意清潔消毒。施術者雙手、受術者拔罐部位均應清潔乾淨或做常規消毒,拔罐用具必須常規消毒。

4、一般拔罐後3小時之內不宜洗澡。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