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猎奇 > 社会万象 > 漳州贝类中毒患者好转 贝类毒素不好分辨

漳州贝类中毒患者好转 贝类毒素不好分辨

来源:爵士范    阅读: 3.09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记者从漳州各大医院了解到,8日下午开始,漳浦、龙海、东山、诏安等地多人因食用淡菜后,出现头晕、呕吐、四肢麻木等症状,部分已被送往漳州市医院和解放军第175医院救治。

漳州贝类中毒患者好转 贝类毒素不好分辨

解放军第175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陈功雷告诉记者,昨天下午4点左右,他们科室收了2个食物中毒(淡菜)患者,临床症状体现为头晕,胸闷,口唇及四肢麻木等。到目前为止,陆陆续续来了三十多个中毒病人。其中,有9个住院,21个在输液观察。目前,19名中毒病人经过输液后好转,准备回家。另外9个住院病人,生命体征平稳,但症状还比较明显。

记者了解到,175医院收治的这些病人都是在食用贝壳食品(淡菜)之后出现症状。早期来医院的中毒病人主要来自漳浦佛昙,后来,还有一小部分病人来自东山、龙海、诏安等地。目前,还有十余个病人在漳州市医院、漳浦县医院等医院治疗,其中有一名病人病情较重,其余情况均平稳,部分人员已缓解出院。

陈功雷医师告诉记者,他很少见到这么多因为吃新鲜贝类中毒的患者。目前,针对这个疾病没有特效解毒药,治疗主要通过水化治疗、大量输液,促进毒素排泄。另外,就是加强补充维生素b。若病人出现呼吸、肾脏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则需要呼吸机支持治疗及血液净化等支持治疗。“贝类如果吃了含毒素的藻类,毒素一般集中在内脏部分,就是我们所见到的螺肉里黑色的部位。死掉的贝类会产生毒素,但它们一般会发臭。但活的贝类中含有毒素,可不好分辨,市民近期最好不要食用贝类食品。”

漳州贝类中毒患者好转 贝类毒素不好分辨 第2张

“再过一段时间,若要食用贝类食品,可以把买回来的贝类放在淡水里泡一阵子,让它们排出部分毒素再烹调,尽量不要吃贝类黑色的脏器部分。”陈功雷提醒市民,新鲜贝类就算有毒素,含量也不会太大,所以不要一次性吃太多贝类。万一在吃完贝类后出现嘴麻、头晕、胃肠不适等中毒症状,可以催吐应急,及时就医。(来源:东南网)

延伸阅读:贝类中毒表现症状有哪些

胃肠型潜伏期为10至12小时,会有恶心、呕吐、腹污和腹痛等征象,不过属于自限性。神经型也称为麻痹性贝类中毒,引起此类中毒者主要是石房蛤毒素所致。含这种毒素的贝类有扇贝、贻贝、蛤仔、东风螺、织纹螺和香螺等。

本型潜伏期比较短,通常为5min~4h。早期会有口唇、舌和手指等处的麻木感,继而颈部与四肢末端会麻痹,步态蹒跚,发音障碍,流涎,头痛,口渴,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患者如果24h后仍存活通常预示良好。

漳州贝类中毒患者好转 贝类毒素不好分辨 第3张

肝型引起肝型中毒者有蛤仔和巨牡蛎,含毒成分是贝毒素,有毒部分位于肝脏。潜伏期通常为12~42h,有的长达7d。开始发病时会有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倦怠、微热,有些像轻度感冒症状;有时四肢、躯干和齿龈等处呈现出血斑;重者可呕吐并且出现黄疸,甚至会发生急性黄色肝萎缩,此时可能会有意识障碍和昏迷等,甚至会发生死亡。预后不良大多有死亡发生。

皮炎型主要为泥螺和扇贝引起,因为其体内含有对光敏感物质,大量食入后经过日光暴晒,可能出现皮炎症状。潜伏期通常1~14d,多数在3天内发病,面部和四肢的暴露部位出现对称性红肿,病人有蚁走、灼热、发肿和麻木等感觉,后期会出现出血斑。如继续暴晒日光可发生水疱、血疱,破溃后可以致感染和糜烂,轻者1周后渐愈,重者可能迁延数月。

相关新闻:

福建漳浦36人疑因食用青蛤中毒 为何会青蛤中毒

龙海个别发生贝类中毒 食用贝类注意5点

社会万象
国际快讯
人间冷暖
奇闻趣事
世间印象
拉呱
历史名人
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