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傳統養老模式陷入困局 服務與需求嚴重脫節

傳統養老模式陷入困局 服務與需求嚴重脫節

來源:爵士範    閱讀: 2.6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傳統養老模式遭遇巨大困局,各界人士紛紛呼籲:我國社會化養老體系亟待健全和完善。

傳統養老模式陷入困局 服務與需求嚴重脫節

社會化養老困局何以破解?

背景

當前,我國已成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老齡化速度最快國家,老年人口、高齡老人增速加快,空巢老人增多,未富先老、區域不平衡、農村老齡人口比例高等問題日益凸顯。

10月23日,2011年老齡產業和福祉科技論壇暨第五屆海峽兩岸福祉科技交流大會在北京大學召開。來自國內外老齡產業相關學者、官員和企業界人士共同探討了當前中國老齡化所面臨的挑戰。中國社會化養老的問題再次引發各方關注。相關業內人士呼籲:我國社會化養老體系亟待健全和完善。

當前中國社會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居家養老、機構養老、社區養老等諸多養老模式皆很難滿足現實需求。

基於此,記者圍繞如何破解中國社會化養老困局,進行了深入採訪。

社會化養老成發展趨勢

隨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結構轉型,我國家庭結構漸趨小型化,傳統家庭養老功能日益弱化。有資料顯示,目前我國城鄉空巢家庭已超過50%,部分大中城市達70%;農村養老形勢也不容樂觀。目前我國農村留守老人約4000萬,佔農村老年人口37%,其中需要護理和照顧的失能、半失能老人佔相當大比重。

當前我國家庭養老面臨的主要難題在於高齡化、空巢化和病殘化。北京大學老年研究所相關專家表示,居家照料因缺乏“應急的生存風險控制機制”,只適宜於健康、有配偶、有家人、有保姆的老年人。

調查發現,高齡老人很難進行居家照料。因他們多處於失能和半失能狀態。據全國老齡辦報告,我國目前完全失能或部分失能老年人達2834萬,其中多數爲農村老年人。這部分人中,近1/5需要不同程度家庭護理,需要護理和照料的失能老人佔9.9%。

因此,老年人對社會化和專業化照料與護理服務需求日益增多。然而由於缺乏社會護理,一個失能老人最少影響兩個家庭。按此推算,有專家估計,中國現在至少有幾千萬家庭被失能老人護理問題所困擾。

民政部部長李立國曾公開表示,目前我國機構養老保障面較小,服務項目偏少;區域和城鄉發展不平衡,佈局不合理;養老服務專業人員缺乏,投入不足,監管存在薄弱環節。

此外,與計劃生育政策伴隨的“421”(即一對夫婦贍養四位老人、生育一個子女)家庭大量出現,也使贍養老人壓力加大。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穆光宗教授表示,“421”結構屬風險型家庭架構,養老更是如此。“隨着家庭結構小型化和空巢化發展,養老服務社會化成爲必然選擇。”

服務與現實需求嚴重脫節

儘管我國社會化養老已成趨勢,但服務與現實需求嚴重脫節。

以機構養老爲例,民政部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在機構養老的老年人僅佔1%左右,99%的老年人選擇在家養老。調查顯示,我國養老機構和護理人員嚴重不足,遠不能適應需要。國際標準爲平均每千名老人有養老牀位50張。而據民政部《2010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0年底,全國共有各類收養性社會服務機構10.1萬個、牀位349.6萬張,每千人口平均擁有社會服務機構牀位2.61張——如果按照60歲以上老年人口計算,每千名老年人擁有牀位19.6張,遠低於國際平均水平。

與此同時,專業護理人員也嚴重缺乏。資料顯示,目前我國從事養老服務事業的人員有30萬人,其中受過專業訓練的僅10萬人。遠遠難以滿足現實需求。

面對當前我國城鄉家庭養老功能日漸缺失現狀,一些地區嘗試發展社區養老,鼓勵民辦養老,取得一定效果,而不少地區社會化養老服務的相關職能和配套體系尚未建立,存在諸多發展障礙。

資料顯示,我國從建國伊始就開始進行“社會化養老”嘗試。起初制度覆蓋面僅限城鄉特困殘障人、農村“五保戶”和“榮譽軍人”等特殊人羣。改革開放後,我國逐步建立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而這一制度建設尚不成熟,且覆蓋面也亟待擴大。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丁寧寧研究員表示,目前我國制度化的養老保險實際覆蓋率不到50%。儘管2009年6月,我國開始在十分之一縣(市、區)實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力爭2020年前覆蓋全國。但農村老年人在經濟供養、健康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仍面臨困境。

專家表示,面對人口老齡化程度日益加劇的趨勢,我國當前在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方面明顯準備不足。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等多種社會化養老模式尚未形成有效互動和收益互補機制。

健全和完善體系是根本

事實上,服務機制和體系不健全正是社會化養老遭遇尷尬的主要原因。不少專家建議建立多層次專業人才培養體系,提高養老服務社會化水平。全國人大常委、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功成建議,將發展養老機構和培養專業人才同產業振興計劃和積極就業政策掛鉤,納入宏觀制度層面統籌考慮。

北京大學老年研究所常務副所長陳功教授表示,應大力推行居家爲主的養老模式,加快建設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建立健全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加強對失能老人和高齡老人生活照料和各項服務,統籌發展機構養老服務,加快發展老年人護理康復服務。

民政部部長李立國表示,應加快建設和完善社會養老保障制度體系,完善以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爲基礎,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基本住房、最低生活保障爲重點,以慈善事業、商業養老保險爲補充的養老社會保障制度體系。

《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主要目標有,“要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養老保障體系,初步實現全國老年人人人享有基本養老保障。”同時,“建立以居家爲基礎、社區爲依託、機構爲支撐的養老服務體系,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服務網絡基本健全,全國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牀位數達到30張。” (記者 王瑜)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拉呱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