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運動後下肢疼痛麻木 很有可能是下肢血管病

運動後下肢疼痛麻木 很有可能是下肢血管病

來源:爵士範    閱讀: 8.2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莫偉指出,下肢血管堵塞、血管狹窄、血管硬化、血管斑塊等都可能導致以上症狀。

五分之一老人有血管病變

運動後下肢疼痛麻木 很有可能是下肢血管病

血管病變,尤其是血管硬化是一個由器官老化導致的疾病,人體隨着年齡的增長,出現血管病變的機率也逐漸增高。據國外數據統計,大於55歲的人羣中,約有五分之一有血管硬化或狹窄閉塞情況,所以老人們需要積極預防。

莫偉說,下肢血管病有一定的發展過程,開始時沒有症狀或是輕微症狀,此時做檢查可能並沒有異常,隨着病情發展、加重,患者逐漸出現間歇性跛行症狀,即走一段時間就腿痛、腳痠、感覺很累,休息後減緩。再進一步發展,可能就會出現靜息痛,即靜止狀態下感覺下肢疼痛,尤其是晚間疼痛明顯。

到下肢血管病變的後期,下肢遠端,即腳趾部位可能會出現潰瘍、壞疽、變黑、如燒焦一般,程度較輕者,可能表現出下肢的暗紅等,此時患者通常都非常痛苦,不僅疼痛難忍,而且無法站立行走,嚴重影響生活。晚期患者即使接受治療,也可能要將壞疽部位截肢。

運動後下肢疼痛麻木 很有可能是下肢血管病 第2張

莫偉提醒,患有糖尿病、高脂血症及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以及吸菸都會增加下肢血管病變的機率,尤其是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變的發病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4倍,而且一旦發生病變,截肢的風險比其他患者高5~10倍。所以有以上高危風險因素的人羣要格外注意預防,控制好血糖、血脂、血壓等基礎病,及早戒菸,同時要加強下肢運動鍛鍊。

自查下肢血管病變方法

由於下肢血管病變的症狀較爲典型,也提示心臟、大腦等其他部位的血管健康狀況,所以一旦出現下肢血管病變,很可能其他部位也已出現相應病變。老人在家可以做一些小測試,檢查一下下肢血管的健康狀況。

方法1:摸足脈

人的足背正中最高點,輕輕摸,能感受到脈動。平時能摸到這個部位的脈搏,證明我們的動脈血一直通到了足背部,說明下肢血管通暢。但如果走一段距離之後,再摸,摸不到這個脈搏,可能已發生了不同程度的動脈血管狹窄。

運動後下肢疼痛麻木 很有可能是下肢血管病 第3張

方法2:看顏色

平躺在牀上,把雙腳擡高至45度左右,保持60秒,然後觀察自己的兩條腿。如果有一條腿蒼白,提示肢體供血不足。恢復正常坐姿,正常人大腿皮膚顏色10秒內會恢復正常,如果恢復時間超過45秒,就提示這條腿已經處於缺血狀態。

方法3:摸溫度

感受兩條腿的溫度,可與其他人對比,如自己的腿溫度明顯較低,則可能已出現下肢血管病變。也有較爲明顯的患者,兩條腿溫度不一致,那麼較低溫度側的下肢可能已出現血管病變。

莫偉指出,以上方法只能作爲參考,若懷疑的話,不妨去醫院做下無創ABI檢測(踝肱指數),這是一項無創檢測,可作爲下肢血管健康狀況的依據。一般ABI指數正常大於1.0,低於0.9已有下肢缺血,低於0.4說明下肢血管嚴重缺血,這時通常會有靜息痛。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拉呱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