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28省明確高溫津貼標準 高溫易致三種病

28省明確高溫津貼標準 高溫易致三種病

來源:爵士範    閱讀: 1.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進入6月,不少地區迎來夏季高溫期,高溫津貼也進入發放時間。記者注意到,目前全國至少已有28個省份明確了津貼發放標準。而本月,全國範圍內也將開展用人單位遵守勞動用工和社會保險法律法規情況專項檢查,高溫津貼發放情況被列入其中。

28省明確高溫津貼標準 高溫易致三種病

28省份明確高溫津貼發放標準 部分地區上調

根據2012年修訂的《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規定,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35℃以上高溫天氣從事室外露天作業以及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應當向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

據中新網(微信公衆號:cns2012)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已經有28個省份明確了本地區的高溫津貼發放標準。而其中山東、陝西等地都是在去年上調了津貼標準。

例如,去年,山東省將從事室外作業和高溫作業人員的津貼從每人每月由120元漲至200元;非高溫作業人員每人每月80元漲至140元。這也是該省自2006年以來首次上調這一標準。陝西省的高溫津貼標準由原來的每人每天10元提高到25元。

另外,河北省也在去年制定了夏季高溫津貼試行標準。根據該標準,從事室外露天作業的勞動者每人每小時(含加班加點)1.5元;沒有防暑降溫設備或有防暑降溫設備但達不到降低工作場所溫度效果的室內勞動者每人每小時(含加班加點)1元。

從高溫津貼發放時間來看,各地也因氣候條件差異有所區別。如,北京、山西等北方地區的發放時間段爲6到8月,而海南省的發放時間長達7個月,爲4到10月。

河北省因南北跨度長,氣溫差別大等原因,實行夏季高溫津貼差別時長。其中,冬季取暖期標準不超過4個月(含4個月)的市、區、縣(市),每年從 5月21日至8月31日執行;冬季取暖期標準超過4個月(不含4個月)的市、區、縣(市),每年從6月11日至8月20日執行。

多地標準數年未變 專家呼籲建立科學調整機制

按照《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規定,高溫津貼標準由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並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狀況適時調整。

記者統計發現,在已經明確高溫津貼標準的省份中,部分地區的標準已經多年未漲。

例如,廣東目前的高溫津貼標準爲每人每月150元,這一標準從2007年開始至今都未調整;河南省的高溫津貼標準爲每人每工作日10元,這一標準也是2008年就已制定的。

而與其他省份不同,目前,天津高溫津貼已經實行動態調整,日標準按照上年度全市職工日平均工資12%發放。

“根據現在的物價水平,每個月一兩百元的高溫津貼標準還是少了些。”北京某駕校教練王師傅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王師傅說,因爲屬於室外高溫作業,6到8月期間,他每月可以領到200元高溫津貼。雖然這一水平已經高出了北京市規定的高溫津貼標準,但是王師傅認爲,相較於近年來的工資、物價上漲情況,補貼並不算高。推薦閱讀:印度持續高溫超160人死亡 高溫必吃這些食物

“高溫津貼是崗位津貼,是一種勞動補償,其調整還是應該與工資掛鉤。”人社部勞動科學研究所所長鄭東亮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分析稱。

鄭東亮表示,近些年已經有不少地區對津貼標準進行了調整,而未來地方政府有關部門要建立並完善一套科學合理的調整機制,並進行細化。

“怎麼調?調多少?這些問題都應當認真研究,高溫津貼不應是想起來就調,想不起來就不調。”鄭東亮說。

全國開展專項檢查 高溫津貼不能成“紙上權益”

近年來,人社部、中華全國總工會等部門都曾多次強調,用人單位要按規定發放高溫津貼,且防暑降溫飲料不得充抵高溫津貼。此外,不少地區也出臺了相應的監督、懲罰措施。

例如,《廣東省高溫天氣勞動保護辦法》中就明確,未向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的,由縣級以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補發;逾期未改正的,處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罰款。

即便如此,在一些地方或者一些單位,高溫津貼仍然不能及時發放。例如,近期就有媒體報道,有建築工地工人三年未收到過高溫津貼。

28省明確高溫津貼標準 高溫易致三種病 第2張

而記者在北京地區走訪發現,雖然不少像快遞員、環衛工這樣的室外高溫作業人員表示,近年來有收到高溫津貼,但很多人對於高溫津貼發放的具體標準並不清楚。

“我自己不知道北京市的高溫津貼到底是什麼標準,應該發多少?什麼時候發?這些不太瞭解。”海淀區一名環衛工這樣告訴記者。

對於部分地區高溫津貼落實不到位的問題,有專家表示,目前高溫天氣的勞動保護主要依靠勞動監察部門、工會組織監督,監督管理工作比較乏力,懲處方面的欠缺,使得用人單位違法成本較低。此外,勞動者在企業面前較爲弱勢,不敢更不會主張權利,都是高溫政策難落地的重要原因。

“除了要有相應的處罰制度外,也要讓工人瞭解自己的權益所在。”鄭東亮表示,高溫津貼的發放涉及行業範圍巨大,如果僅憑藉行政執法很難完全兼顧,讓職工瞭解自身權益,才能更好監督用人單位。

記者瞭解到,就在本月初,人社部下發了關於開展用人單位遵守勞動用工和社會保險法律法規情況專項檢查的通知,決定6月15日至7月29日期間,在全國組織開展專項檢查。

通知中,用人單位遵守高溫津貼規定情況被列入了檢查內容。此次檢查範圍爲各類用人單位,其中,建築市政、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設領域和勞動密集型加工製造、餐飲服務等行業企業及鋼鐵、煤炭企業是重點。

延伸閱讀:高溫易致哪些病

疾病在某種程度上和天氣有很大的關係,現在進入伏天時節,天氣悶熱,疾病會更加盛行。中醫提醒,高溫盛夏3類疾病最需要防!一起看看是哪三種疾病需要特別進行提防的吧!

一防“陰暑”

暑熱致病固然常見,而盛夏裏因貪涼致病的也不在少數。以中暑爲例,大多因環境氣溫過高致人體不能適應,這僅僅是中暑的一種,中醫學稱之爲陽暑。而另一種稱之爲“陰暑”的發病率正日益增多,但還沒有引起應有的注意。

明代大醫學家張景嶽在《景嶽全書》中這樣描述:“陰暑者,因暑熱而受寒也,凡人之畏暑貪涼,不避寒氣,則或於深堂大廈,或於風地樹蔭,或以乍熱乍寒之時,不近衣被,以致寒邪襲於肌表,而病爲發熱頭痛,無汗惡寒,身形拘急,肢體痠疼等。此以暑月受寒,故名陰暑,即傷寒也。”這裏講的傷寒,是指被寒邪所傷害之意。

在夏季裏經常有身熱頭痛、無汗怕冷、關節痠痛、大便稀薄的陰暑患者到醫院就診,這主要是過於貪涼受寒所致。陰暑患者有時也會發生高熱,來勢兇猛,此時人體的體溫調節功能發生障礙,清熱解毒藥或抗生素毫無用處,必須採用散寒化溼解表的方法,重者應及時到醫院救治。

所以夏天注意不過貪寒涼,避寒氣,以免發生陰暑。

二防“中風”

如今,中暑病例數相對下降,而夏天“中風”的發病率卻升高,甚至高於冬天。

有研究資料指出,高溫天人體的血流量比正常時高出3~4倍。如果老年人本來就動脈硬化,血管韌度減低,脆弱的血管經受不起快速血流的衝擊,一旦血管破裂,就會發生中風。既可以表現爲“腦中風”,也可以表現爲眼底動脈破裂的“眼中風”,或耳部毛細血管破裂突發性耳聾的“耳中風”。

有些老人由於味覺減退,已有脫水狀況,卻不覺得口渴,故大汗後沒有及時補充水分。由於水分補充不足,血容量不足和血黏度增高,從而產生腦梗。

所以夏季老人要堅持服藥,及時補水,及時調節居室溫度,以防中風。

三防“寒溼”

中醫把關節疼痛麻木稱爲“痹”,中醫認爲其由於“風寒溼三氣雜至,合而爲痹”。夏天,人們在室溫過低的場所工作,或頸肩被空調電扇猛吹受涼,以致頸肩部位受風寒溼邪侵襲,頸部肌肉僵直痠痛。或在陰寒潮溼的環境下逗留時間過長,寒溼之邪侵犯肩、肘、膝關節,引起肩、肘、膝關節病變。

有些年輕女性夏天喜穿“露臍衫”,又嗜食冷飲,就易出現大便溏薄、口膩、食慾減退等症狀,中醫稱之爲“寒溼困脾胃”,也是夏季常見的寒溼性疾病。

所以,夏季雖熱,但不要清涼溼潤太過,反成寒溼疾病。

由上所述,高溫盛夏,3類疾病最需要防,做好疾病預防,減少疾病,健康度盛夏。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拉呱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