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男士護理 > 健康 > 中醫分型辨治痛風的中藥經驗祕方

中醫分型辨治痛風的中藥經驗祕方

來源:爵士範    閱讀: 2.5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痛風是一種外科的骨傷症,患者伴有下肢關節突然紅腫熱痛,拒按、觸之局部灼熱、得涼則舒,伴發熱口渴、心煩不安、小便黃、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等症狀。痛風有何治療的祕方?來看看中醫分型辨治痛風的中藥經驗祕方。

中醫分型辨治痛風的中藥經驗祕方

臨牀運用中醫辨證論治治療痛風 35例,取得較好療效,現介紹如下,患者可在中醫師指導下辨證施用。

一、溼熱蘊結型:下肢關節突然紅腫熱痛,拒按、觸之局部灼熱、得涼則舒,伴發熱口渴、心煩不安、小便黃、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治則:清熱通絡,祛風除溼。方用白虎桂枝湯加二妙散:生石膏40克,桂枝6克,黃柏12克,蒼朮、防己、秦艽、知母、粳米、桑枝、芍藥各10克,甘草4 克。

二、瘀熱阻滯型:關節紅腫刺痛,,局部腫脹變形,屈伸不利,肌膚色紫暗,按之稍硬,肌膚乾燥,皮色暗黑,舌質紫暗,有瘀斑,苔薄黃,脈細澀或沉弦。治則:活血化瘀,健脾利溼。方用桃紅飲加味:桃仁20克,紅花、川芎、蒼朮、薏苡仁、白芥子、殭蠶、威靈仙各10克,丹蔘、當歸尾各15克,全蠍3克,烏梢蛇5克。

三、痰濁阻滯型:關節腫脹,甚則關節周圍漫腫,局部痠麻疼痛,伴有目眩,面浮、足腫、胸脘痞悶、舌胖發黯、苔白膩、脈緩或弦滑。治則:健脾除溼,祛溼通絡。方用苡仁湯加味:薏苡仁20克,桂枝、麻黃各6克,川芎、蒼朮、羌活、獨活、防風各10克,當歸15克,甘草4克。

四、肝腎虧虛型:病久屢發、關節疼痛、局部關節變形、肌膚麻木不仁、步履艱難,筋脈拘急,屈伸不利,頭暈耳鳴,顴紅口乾,舌紅少苔,脈弦或細數,治則:補益肝腎,祛風散寒除溼。方用獨活寄生湯加味:熟地、杜仲、牛膝、寄生、茯苓各15克,黨蔘30 克,白芍、獨活、防風、秦艽各10克,細辛 3克,桂枝、甘草各5克。

用法:每天1劑,水煎分3次服,10 天爲1個療程,3個療程後統計療效。

療效:治療35例,治癒21例(症狀消失、實驗室檢查正常);好轉12例(關節腫脹痛消減、疼痛緩解,實驗室檢查有改善);未愈 2例(症狀及實驗室檢查無改變)。

病案舉例:李某,51歲,男。3天前因食海鮮、飲酒右足跖趾關節,突發紅腫疼痛,腫痛夜間尤甚、煩躁,屈伸不利,小便黃少,大便乾燥,舌苔黃膩,查T:38.3t,跛行,右第一跖趾關節紅腫,輕觸劇痛,不能着地,脈洪數。實驗室檢查:白細胞增高、血尿酸760lLmoULo診斷急性痛風性關節炎,中醫辨證:風溼熱痹。治法:清熱通絡,祛風除溼。方用白虎湯加二妙散:生石膏40克,知母、蒼朮、麥冬、防己、秦艽、桑枝、粳米各10克,黃柏12 克,桂枝、金銀花各6克,甘草4克。3 劑,每日1劑,水煎分3次服,每日1劑, 3天后複診。發熱已退。腫痛明顯減輕,再守上方服5劑。7天后就診,腫痛消失,能行走,複查白細胞、血尿酸正常,繼以健脾除溼之法調理10天,囑忌食海鮮類飲食、不酗酒,隨訪1年未復發。

體會:方用石膏甘寒清熱爲主;知母清熱養陰、降肺氣;桂枝芍藥疏風通絡、酸寒養陰、以防過躁;甘草粳米調合營衛、養胃和中、使清熱而不傷正氣;蒼朮、黃柏防己清化溼熱健脾、瀉火解毒;秦艽、桑枝祛溼通絡,關節拘攣;忍冬藤瀉火解毒止痛效果較顯;芍藥甘草既可酸甘化陰,又可緩急止痛;甘草桂枝平甘化陽。通經溫絡。本病在治療上注意急性期、緩解期的區別,以及積極預防,避免血尿酸升高,痛風發病與高蛋白、高脂肪飲食,密切相關,健康教育應大力宣傳,合理營養搭配是十分重要的,防止病從口人。

護膚
髮型
香氛
健康
整形
妝容
減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