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保健養生 > 秋季孕婦養胎全攻略 看完趕緊收藏

秋季孕婦養胎全攻略 看完趕緊收藏

來源:爵士範    閱讀: 1.8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秋天天氣乾燥,晝夜溫差較大,是個需要好好進補的季節。這時,準媽咪應該如何“吃出”好身體呢?秋日養胎的滋補原則有哪些?跟着小編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秋季孕婦養胎全攻略 看完趕緊收藏

孕婦秋季滋補原則

秋季滋補不忘均衡

孕期合理的營養及平衡的膳食對胎寶寶的發育有着很大影響,特別是在氣候乾燥、晝夜溫差大,人體的免疫系統和呼吸系統較弱的秋天。

在秋季,準媽咪進補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每種營養素的供給要充足,各種營養素之間的搭配比例要適宜。通常,孕期所需的營養素包括蛋白質、脂肪、熱量(主要由澱粉類食品供給)、維生素、物質以及微量元素,準媽咪可多攝入豆製品、奶製品、雞蛋、禽肉(牛肉、羊肉、豬肉、雞肉等)以及多種蔬菜和水果。

秋季滋補先調理脾胃

不少準媽咪在夏天裏經常吹空調,到了秋季,容易出現脾胃功能減弱的現象。因此,秋天想進補,要先調理好腸胃。準媽咪在秋季可先補食一些富有營養又易消化的食物,以調理脾胃功能。如山藥、花生、牛奶、小米粥、蜂蜜、饅頭等。

秋季滋補應溫和清淡

在秋季,人們習慣吃大魚大肉來進補,其實這樣的方法不適合準媽咪。專家提醒,準媽咪在秋季不宜吃狗肉、羊肉、龍眼和太補、太油膩的食物,因爲這些食物準媽咪多吃容易上火。準媽咪秋季宜吃銀耳、蓮藕、百合等溫性滋補品,這些食物不僅吃了有營養,還有安胎寧神的功效。

秋冬滋補宜選時令蔬菜

不少蔬菜都在秋季上市,準媽咪吃些新鮮的時令蔬菜,能起到很好的養生效果。這是因爲秋季氣候非常乾燥,而新鮮的蔬菜如蘿蔔、芋頭、包菜、白菜、芹菜等含有充足的水分和維生素,能趕走秋燥,讓準媽咪更舒適。

秋季孕婦養胎全攻略 看完趕緊收藏 第2張

秋季滋補需防燥潤肺

準媽咪在秋天容易出現乾咳、咽喉乾燥、聲音嘶啞、皮膚乾燥感等症狀,這時候進補需要做到防燥潤肺。準媽咪在秋季要多吃潤肺防燥的食物,防燥食物有梨、柑橘、葡萄、蜂蜜、芝麻、百合、山藥、胡桃、紅棗等。

其實我國古代就有對付秋燥的最佳方法,“朝朝鹽水,晚晚蜜糖。”這個良方準媽咪也適用,懷孕期間白天喝鹽水,晚上喝蜂蜜水,不僅防燥潤肺還能防止便祕。

秋季滋補藥膳不宜太過

不少人到了秋天,都喜歡通過藥膳來滋補人體。但對於準媽咪而言,中藥的藥性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不管是什麼樣的中藥,準媽咪吃了可能會對胎兒造成影響。而且中藥的滋補效果強,體虛的準媽咪特別要注意,不然虛不受補會造成陰虛火旺。想要進補中藥的準媽咪,一定要諮詢醫生,在專業的指導下正確地食用。

秋季滋補不宜寒涼

秋風起,蟹黃肥,金秋正是吃蟹等海鮮的好時節。但是,像螃蟹、甲魚這等寒涼的食物,孕婦卻不宜吃。因爲螃蟹、甲魚有活血化淤的功效,懷孕期間吃容易造成流產。

另外,秋季也是柿子上市的時節,不少人都會買柿子吃。柿子也是性寒之物,雖然有潤肺生津的功效,但是多吃容易造成大便乾燥。因此,準媽咪吃柿子一天不宜超過兩個,更不能空腹食用。

秋季滋補宜多喝湯

準媽咪在秋天可以多喝湯。在氣候乾燥的秋天裏,多喝湯水能滋陰潤燥,補中益氣,增加自身的免疫力。茶樹菇雞肉湯、蓮藕排骨湯、山藥燉瘦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準媽咪們不妨嚐嚐。

在秋夏交替的季節裏,作爲需要特殊照顧的孕媽媽們這時候更應該注意自己和寶寶的健康。

秋季孕婦養胎全攻略 看完趕緊收藏 第3張

秋季孕婦保健

心態保持平和

懷孕後準媽媽一定要經常做好自我的心理調節,準媽媽在懷孕的時候心情變化很大,所以家裏人對於準媽媽要多寬容照顧一點。要是有不良因素接觸史的準媽媽最好是第一時間到醫院進行諮詢,在醫生指導下做好必要的產前檢查。

避免刺激運動

在懷孕的時候做一些簡單的運動,最好穿一些比較寬鬆的衣服,同時還要注意要穿合腳的平底鞋,這樣纔不容易受傷。通常情況下,保健操、步行、慢跑等運動方式是非常適合準媽媽的。千萬要避免高強度過量運動,以免傷害到肚子裏面的寶寶。

減輕秋愁情緒

到了秋天,平時沒事的時候最好不要看感情纏綿、充滿失意情緒的小說和電視劇;也不要一直懷念過去,多想想美好的未來,積極去參加一些室外的活動。

秋季孕婦疾病預防

注意便祕情形

秋天氣候乾燥,準媽媽在吃的東西方面也要多加註意,不然就會導致便祕。準媽媽的飲食中油膩食物和肉類要適量,不要在秋天一直補補補,要適當增加新鮮水果和蔬菜的比例。

小心腹瀉問題

秋天各種水果就開始上市了,在吃水果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衛生,抵抗力相對比較差的準媽媽不注意就會導致拉肚子。要是拉肚子的話或許就會造成準媽媽宮縮甚至導致早產。

避免感冒發生

秋天天氣轉涼,準媽媽有很大的可能性會感冒、患上呼吸道疾病。感冒不僅僅是準媽媽,很多人都會在不經意之間感染。準媽媽用藥千萬要謹慎,原則上是能不用就不用,即便服用中藥也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