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內科 > 心理學下的自殺行爲

心理學下的自殺行爲

來源:爵士範    閱讀: 2.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Shneidman認爲,自殺是一種有意識的自我毀滅行爲。WHO認爲自殺是一個多因素障礙,是由生物、遺傳、心理、社會和環境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研究表明,自殺與各種類型的心境障礙有關。心境障礙是個體的心理活動或精神活動與不良的社會環境相沖突而導致異常行爲的心理狀態。其實,自殺本身不是病,也不是一種疾病的必然表現。精神病患者的自傷,已經不是一種純粹意義上的自殺行爲。因爲精神病患者已失去了對自己行爲的有意識的控制,其行爲是一種病態意識行爲,主體自身沒有主觀感知和客觀預想。有學者認爲,自殺經歷這樣的心理歷程:挫折感→虛無感→對現實泛化性曲解與反感→對人社會的報復心理→絕望→自殺強迫意念→自殺。

心理學下的自殺行爲

心理動力學觀點認爲,自殺是由一個人經歷強大的心理刺激時激發的內部衝突所導致的。這種不僅可以使人倒退道更原始的自我狀態,也可以使人對他人或社會的敵意進行抑制,致使他對別人或社會的攻擊轉爲內向投射,產生自殺。健康、正常的人在中樞神經系統高級神經活動調解下,情緒、情感與意志等心理活動相互聯繫、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使其精神活動的強度、緊張度、快感度和複雜度與外界相適應,不斷髮展、走向成熟。社會個體的性格、氣質、家庭背景、教育經歷等各異,從而其心理健康水平不一。在負性生活事件的作用下,不同個體表現出不同的心理反應,心理的暫時失衡與復歸平衡,主要需要個體自身的調節。對常人來說一點微不足道的小事,對意志薄弱、情感脆弱、孤僻自閉者都會導致嚴重的心理挫折,情緒失控,對現實曲解,無限度放大不良情緒,甚至直接導致絕望而出現自殺意念和行爲。這裏,如果心境障礙能夠得到社會支持或第三人的幫助,則完全可以走出困境,即使一部分出現病態心境障礙的人,也可以在專業治療機構和家庭的幫助下,重塑心理認知,恢復健康。

從多起大學生自殺案例可以看出,心境障礙一直伴隨這些大學生自殺前的一段日子。也許在較早的時間裏,就出現了這種不良心理,但長期以來,無論學校、家庭和社會甚至包括大學生自身都沒有對此予以關注和重視。儘管大學生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天之驕子,但事實上,教育視野中的生命意識教育缺失和象牙塔內大學生自身知識體系的不完備等都是產生心理問題的主因。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