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外科 > 艾滋病初期口腔病損症狀表現

艾滋病初期口腔病損症狀表現

來源:爵士範    閱讀: 3.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艾滋病初期口腔病損症狀

艾滋病初期口腔病損症狀表現

HIV引起緩慢漸進性感染,具有很長無症潛狀期,平均潛伏期7~10年,每年約4~10%發展爲艾滋病,12年內發病率65%,15年內95%,少數在感染後17年仍未發病;發病後病程平均爲1年半。在此期間,絕大多數患者本人及周圍的人並不知道其已染病,但是這些患者仍可以傳播艾滋病病毒。在不可能做HIV血清學普查的情況下,如何早期發現和診斷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防止該病傳播的重要環節。據國際研究和臨牀經驗,在艾滋病發病前1—4年內,大多數艾滋病患者都會單獨出現口腔症狀,表現爲各種典型的口腔病損。這是發現和診斷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主要指徵。鑑於艾滋病口腔表徵是診斷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關鍵症狀,已引起國際上的高度重視。世界衛生組織專門成立了艾滋病感染者口腔表徵協作中心,有關艾滋病口腔表徵的研究也已成爲熱點。

HIV原發感染通常在病毒複製開始階段(感染後2~4周,介於5天~3月)可引起非特異性的急性HIV感染綜合徵,表現似單核細胞增多症:發熱、盜汗、不適、肌痛、頭痛、關節痛、軀幹丘斑疹、腹瀉、淋巴結病(主要累及腋窩、枕部及頸部淋巴結,也可出現全身淋巴結腫大,可持續存在數月,甚至數年),可持續3~14天。它與EB病毒引起的單核細胞增多症主要鑑別是:突然發作、扁桃體基本正常、常見口腔潰瘍、皮疹及腹瀉,此外還可能出現無菌性腦膜炎、外周神經症、腦病、脾腫大等。原發急性感染的檢出主要靠檢查HIV抗體。隨後感染者進入長期無症狀潛伏期,此時病毒複製處於低水平狀態。在某些因素作用下病毒複製被激活,由於病毒大量增殖,損傷機體的淋巴細胞,從而逐步增強免疫缺陷,感染者呈現艾滋相關綜合徵,最後轉成艾滋病。

口腔念珠菌病

與HIV感染密切相關的口腔病變爲口腔念珠菌病。它發生於上齶及舌背,在紅色區域上有時可見白色斑點或斑塊;或者發生在口腔的其它部位,表現爲白色或黃色斑點或斑塊,斑塊可以擦去,並伴有出血。許多流行病學調查表明,口腔念珠菌病在HIV感染人羣中具有相當高的患病率,是HIV感染後免疫抑制的早期徵象。國外有關專家在非洲、美國和歐洲的研究表明,口腔念珠菌感染和毛狀白斑可作爲艾滋病的預測性指標。對HIV的確診率可達95%。

牙周炎

另據報道,HIV感染或艾滋病患者,19—29%有牙周炎。此外,長於上齶和牙根的卡波濟肉瘤大量出現於艾滋病危險人羣中。從流行病學資料顯示,所有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從嬰幼兒至成年人,均可發生口腔損害。通常發病最多的爲男性同性戀患者、異性戀者、靜脈注射毒品者等成年人人羣。

艾滋病患者早期症狀往往因爲口腔症狀而就診於口腔科。因此口腔科醫生,必須具備此方面的知識,以便及早發現和診斷,並採取必要的治療措施和手段,防止艾滋病的廣泛傳播。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