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外科 > 關於急性脊髓炎有哪些常識

關於急性脊髓炎有哪些常識

來源:爵士範    閱讀: 5.1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急性脊髓炎是指非特異性、侷限於數個節段的急性橫貫性脊髓炎。多爲感染後或疫苗接種後發病。臨牀特徵爲病變以下肢體癱瘓,各種感覺缺失和自主神經功能障礙。若病變迅速上升波及延髓,稱爲上升性脊髓炎;若脊髓內有兩個以上散在病竈,稱爲播散性脊髓炎。

關於急性脊髓炎有哪些常識

1 病因和發病機制

病因未明,可能大部分病例是因病毒感染或疫苗接種後引起自身免疫反應。脊髓血管缺血和病毒感染後抗病毒抗體所形成的免疫複合物在脊髓血管內沉積也可能是本病的發病原因。脊髓全長均可累及,以胸3~5節段最多見,可能與胸段脊髓血供較差有關。其次爲頸、腰段。骶段少見。肉眼觀察可見病變部位軟膜充血,脊髓腫脹,嚴重者質地變軟。切面可見白質與灰質分界不清,有點狀出血。顯微鏡下可見軟膜和脊髓血管擴張、充血、血管周圍以淋巴細胞和漿細胞爲主的浸潤和水腫,灰質內神經細胞腫脹,尼氏小體溶解,白質內髓鞘脫失和軸突變性,大量吞噬細胞和膠質細胞增生。

2 臨牀表現

任何年齡均可發病,以青壯年多見,無性別差異。病前1~2周多有上呼吸道感染、腹瀉等症狀,或有疫苗接種史。受涼、疲勞、外傷等常爲發病誘因。起病較急,多以雙下肢無力爲首發症狀,病變相應部位有背痛、胸部束帶感,多在2~3天發展至高峯。病變水平以下肢體癱瘓,感覺缺失和括約肌障礙。嚴重者常出現脊髓休克,即癱瘓肢體肌張力低,腱反射消失,病理徵引不出,尿瀦留等。一般休克期爲2~4周,如出現肺炎、尿路感染或褥瘡等併發症,則可延長至數月。損害平面以下也可有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如多汗或少汗,皮膚營養障礙等。若無併發症,3~4周進入恢復期,表現爲癱瘓肢體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病理徵出現,肌力常自遠端開始恢復,感覺障礙平面逐漸下降。

實驗室檢查除部分病例仇性期周圍血和腦脊液白細胞稍高外均無特殊改變,少數脊髓水腫嚴重者,脊髓腔可部分梗阻,蛋白含量明顯增高(可高達2g/L以上)。脊髓造影或磁共振成像可見病變部位脊髓增粗等改變。

3 治療要點

急性脊髓炎的治療原則爲:①急性期的藥物治療,減輕病情;②防治併發症;③加強功能訓練,促進康復。

3.1急性期 藥物治療以糖皮質激素爲主,可用地塞米松10~20mg靜脈滴注或氫化可的鬆100~200mg靜脈滴注,每日一次,7~10日爲一療程,以後改用潑尼鬆口服,40~60mg/d,病情有好轉者,一個月後劑量逐漸遞減,直致維持量,一般約爲2~3個月左右,維生素B1 100mg肌肉注射,維生素B12 500μg肌肉注射。每日一次,恢復期改用口服。爲預防感染可選用適當的抗生素。排尿障礙應行無菌導尿、持續引流或留置導尿管定期放尿,應無菌操作,預防尿路感染。爲防止墜積性肺炎和褥瘡的發生,應定期翻身,保持皮膚乾燥清潔。如已發生褥瘡,要積極治療,除局部處理外,應加強全身營養可促進褥瘡癒合。

3.2恢復期 急性期過後應積極進行康復醫療,加強肢體的功能鍛鍊,促進肌力恢復,尤其應注意糾正足下垂,防止肢體痙攣及關節攣縮。理療、鍼灸、按摩等均爲促進康復的治療措施。急性期採用被動運動(癱瘓肢體)等亦都有利康復。

4 主要護理措施

4.1嚴密觀察病情變化 密切觀察呼吸運動,呼吸速率、節律,肺部囉音。上升性脊髓炎症變位置較高,可引起肋間肌與腹肌功能低下,腸脹氣和膈上升,使呼吸與咳嗽活動受限,且長期臥牀,易導致肺部感染。如有呼吸困難,即給予吸氧,並報告醫生,可以得到及時處理。

4.2飲食護理 予以高營養且易消化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多飲水,以刺激腸蠕動增加,減輕便祕及腸脹氣。

4.3排尿功能障礙的護理 對於尿瀦留者應放置導尿管,注意保持尿道通暢,2~4小時放尿一次,以利訓練膀胱排尿功能。並注意無菌操作規程,定期更換導尿管及無菌接尿袋。保持會陰部清潔。活動鍛鍊時取坐位,以利於膀胱功能恢復,並注意尿顏色、量、性質。

4.4皮膚護理 長期臥牀病人每2~3小時翻身一次,保持皮膚衛生及牀單清潔、乾燥,加用氣墊牀,在受壓部位予以按摩,防止褥瘡形成。注意保暖,防止燙傷。

4.5藥物護理 大劑量使用激素時,注意有無消化道出血傾向,觀察大便顏色,必要時作大便隱血試驗。

5 健康教育

5.1加強營養,增強體質。

5.2加強肢體鍛鍊,促進肌力恢復。

5.3告誡家屬 患者鍛鍊時要加以保護,以防跌傷等意外。

5.4若無嚴重合並症,常在3~6個月可恢復到生活自理。如發生壓瘡、肺部及泌尿系感染則往往影響病情恢復,或留有不同程度的後遺症。部分病人可死於合併症。上升性脊髓炎患者往往於短期內死於呼吸循環衰竭。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